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卢中原:中国的问题不是消费太慢而是投资太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0日 11:18  新浪财经
卢中原:中国的问题不是消费太慢而是投资太快
  2009年10月20日,全球商报经济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论坛,图为国研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讲话。(来源:新浪财经 橘梗摄)

  2009年10月20日,由河南省政府、国研中心、全国工商联、全球商报联盟共同主办的“全球商报经济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论坛,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讲话。

  卢中原:

  我要澄清几个什么认识误区:

  第一,对中国经济消费不足,中国老百姓不消费,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消费增长太慢,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们不说以前,就说今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幅按照实际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因素,1—8月份累计高达16.9%。大家注意是实际增幅,而不是现价。中国的GDP本身是个实际增长的概念,1—2季度我们消费增幅仍然在16%以上,比GDP增幅高了9个点。这怎么能说明中国的消费增长慢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许多敏锐的观察者和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家,包括欧美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也得出了一些客观的判断。比如摩根士丹利的一位美国人,他写了一篇文章就说到中国老百姓根本不是不敢花钱的问题,中国的中产阶级现在正在大把、大把的花钱。他说中国现在增长的问题不是消费增长太慢,而是投资增长大大的快于消费。我认为这个分析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今年1—9月份,中国的汽车销售高达966万辆,是全世界汽车消费的第一位。中国现在的楼市在大幅度反弹,销量增幅高达35%以上。一个楼市、一个车市,两大耐用消费品有这么大幅度的反弹,怎么能说中国消费增长乏力,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中国消费不足呢?这是需要澄清的。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到很多的城市去,到处都堵车,一堵车两个小时,我一点都不生气、我非常高兴,我说这是城市再发展、有活力、有生机的表现,当地群众热烈的鼓掌。中国现在就是在发展,为什么要发展、要改造道路?老百姓要买车、买房子。车和房子互相推动,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这种由消费拉动的城市改造必然拉动投资。为什么说中国的消费不足呢?这是立不住的。我们从实际数字来看,这个数字也是大大的快于GDP的增幅,你还想要中国的老百姓消费增长多快?25%、30%、超过投资增幅、不可能的。因为老百姓的消费是根据个人现期收入和未来的收入预期决定的,他不可能超过自己家庭预算去盲目的购买消费。因此,目前的增幅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还要老百姓花钱?它的收入在这儿摆着,它的收入增幅决定消费增幅。因此,我希望我们的收入再增加得快一点,老百姓的消费也增加得快一点,这是现在的情况。

  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开支的增幅在全世界是最快的。这说明中国城乡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在升级,由过去吃、穿上的改善上升到吃、住、出、行的改善,买房子、买车都是十万元级、百万元级的耐用消费品,因为能拉动中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中长期经济发展来自结构变动和制度创新,正是因为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才拉动中国投资如此之旺盛,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中国投资旺盛,不看到消费升级,我们就对中国经济看走眼了。因此,我劝大家一定要看准中国,我们的消费潜力这么大,有无穷的商机。

  第二个误区,中国的这一轮投资过多的向基础设施投资,这一轮的拉动又是投资过重了,而且向基础设施倾斜太多。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有一些境外的分析还说,中国4万亿政策投资中,这4万亿其中只有1.18万亿是中央预算投资,剩下的两三万亿是拉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这4万亿不都是中央财政投资,一定要把这个说清楚。同时,这两年4万亿投资中大量的投入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住房。保障性住房在本质上不是投资,而是消费。因为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钱买子,只有政府投资,然后再低价租给他们,让他们变成住房消费。这种保障性住房在性质上不属于投资,而是居民的消费,它直接拉动了是居民的消费,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在分析这些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这些都放在了一起,基础设施投资我们算一算,根本到不了80%,保障性住房占了很大的比重。铁路、公路、机场占的比重并不高,还有很大部分投入到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建设,这是保障可持续发展,这和一般的基础设施没有什么区别化。比如我们建立水利工程,它是基础设施,但是它是造福子孙万代的。现在世界都在关注气候变化,关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向生态领域投资、建水利工程,这难道不是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还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是投向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这一点不要忘,这也是支持我们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进一步投资,这部分投资我认为越多越好。因此,我们简单地批评,用投资拉动中国经济是缺乏分析的。首先,投资结构不是这样。相当一部分不能把它算为投资,是低收入群体的直接住房消费,这里一定要清楚。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是投入了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和生态建设,这一点也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可循环,有低碳的倾向。一定要这样来分析中国的投资,这是从短期来看。

  我们再看中长期,中国的投资为什么会比较快?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没有完成,我们的工业产值、第二产业的产值占50%,但是我们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中第一产业,农业中的就业仍然高达4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的就业比重当中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处于工业化要迅速完成的阶段,大概到本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们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

  同志们、朋友们,海外的乡亲们:

  你们好好看看中国,到那个时候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是你们长期生活在二三百年已经完成的后工业国家,怎么能用那样的国家来判断中国呢,怎么能用那个国家的低投资率判断中国呢?东亚的日本、韩国的投资率仍然大大高于西方国家,他们已完成了工业化,投资率仍高于西方,而我们工业化没有完成,我们投资率高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一个。

  再有,我们的城市化也在加速阶段,城市化只有46%—47%,是2001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现在才赶上八年前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我们离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应该达到70%以上,我们还差20多个百分点。大家知道巴西的城市化程度达到了85%,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跟人家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的农民到城市来就业,到非农产业就业,这个过程必然带来大量的投资。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到2030年都不会结束。因此,我们投资率高不是我们想压下来就能压下来的,它就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

  所以,中国想转到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上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过这个阶段,如果想用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我们要把这两个历史完成了再说。因此,我们说这是第二个对中国认识的误区要澄清。结论是什么呢?中国的投资率不要盲目的批评它,这个投资率高了、增长速度快了,如果它的结构是合理的,投向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民生改善,这样的投资越高越好,而不是越低越好,否则我们就失去了重大的内需来源。

  第三,中国的出口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经济增长过渡依赖出口,并且有人说主要是海外,说这一轮世界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是中国的出口导致的。中国的出口过度,老百姓不消费,靠中国的过度出口支持了美国的低物价,主要因为美国、中国两个大国来调整自己的结构,中国老百姓多消费、少出口,美国的老百姓要多储蓄、少消费,然后世界经济就平衡了。这个说法是似是而非的、很不准确。我告诉大家几个数字,2005、2006、2007这三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以上。这三年我们的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拉动2.2%-2.7%。10%以上的两位数增长减去两个多百分点,剩下的8—9个点,是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当年的贡献4个点左右,这就是当年中国增长10%以上的结构。由此我们进一步证明,中国的消费并不低,老百姓消费并不少、增长并不慢。

  2001、2002、2003这几年净出口对当年GDP的拉动一个百分点都不到,只在0.1—0.7之间。2001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遭遇冲击的第三年,我们经济达到了8.3%的增长速度。当时的净出口贡献是负0.1,就是没有贡献。当年的8.3是谁拉动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这样看起来,中国这么多年来,我们的高速增长不是出口为主拉动的,不是外需为主拉动的,而是我们两大内需拉动的,而且这两大内需在2005、2007还是相对平衡的,甚至消费大于投资,这个是要做数据的分析,部分分析人士人云亦云是说明不了问题的。找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还有人说你讲的这个说服不了我,因为中国的出口不仅仅表现在出口对GDP的拉动上,还表现在对投资的拉动上。因为国家独立出口,大量的出口拉动投资,因此,中国投资和出口贡献太大。这个说法我认为也是似是而非的,你光看到出口拉动了投资,为什么不看出口拉动消费呢?因为,我们中国出口当中一半以下是一般贸易,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意味着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主要是中西部的农民到这个加工贸易里来,加工贸易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了大量农民的收入问题。因此,我们才有大量农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增加。为什么不算这个账呢?我一说这个,反驳我的人点点头,你说这个还是有道理的。

  再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高达37%,最重要的是看当年的经济贡献率,现在就两个多点。因此,未来外需对我们影响再严重,我们也能靠自己的内需把它补上。因为,我们内需潜力非常之大,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城乡居民的消费在升级,凭这些我们的内需潜力和动力是足够的,我们不怕外需少了,少了不就两个多点的贡献吗,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稳定外需,不是不要外需了,我们要积极的扩大外需,努力的稳定外需,使我们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能够协调的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37%的出口依存度,简单的说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没有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是因为它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用不着在本国生产再出口。所以,你算国民净收入要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远远大于GDP。而中国海外投资很少,大量的是靠国内出口拉动GDP。因此,我们出口占GDP的比重显得比较大。我们当然希望走出去投资,也需要有比较好的国际环境才行。而且,有我们的比较优势,还有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等等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我们现在还需要运用好这个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来发展我们的出口。但是我个人认为,出口对中国来说很重要,但是,实在没有了,我们靠两大内需也是可以弥补上的,请大家相信中国。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