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IBM中国首席代表佘端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 17:32  新浪财经
图文:IBM中国首席代表佘端志
  2009年10月12日-13日,“2009APEC经济体高官论坛暨全球经济成长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图为IBM中国首席代表佘端志。(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0月12日-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2009APEC经济体高官论坛暨全球经济成长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IBM中国首席代表佘端志。

  佘端志:谢谢姜博士对我的美言。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我们这场主题是叫做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商业社会,结合这个主题,我想谈一下我们最近IBM在外面大力宣传的一个概念叫智慧的地球,目前中国的媒体、产业界以及在政府里面也是比较热门的话题。

  因为这个是关于信息技术我们认为是非常大的趋势,甚至是一场革命,它如何影响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包括电子商务,以及它提出来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对中国来讲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机遇。我想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最近的一些体会。

  首先来讲,为什么说我们需要智慧的地球。或者地球为什么需要变得更智慧?我们都承认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因为全球化的关系,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越来越平。纽约时报有一个专栏作者他专门写了一本书是《地球是扁的,是平的》。我们继续往前推,地球也需要变得越来越智慧。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知道我们目前全世界的电网,一方面我们是缺电,能源短缺,但是另一方面,全球电网的效率比较低下,导致40—70%的电力被浪费掉了。另外,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在石油业,虽然我们的石油也是越来越短缺,油价越来越攀升,但实际上我们的油井只能采出20—30%的石油,实际上产能都没有开发出来。还有我们交通堵塞造成的浪费更是惊人。

  我们有个例子,在美国,每年因为堵车造成的损失达到780亿美元,浪费掉了42亿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这都是因为系统或者说社会各方面的设计是和建设不太科学,不够智能造成的。

  还有目前我们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很大程度是因为风险没有被追踪,没有被实时的监控,造成了最后的不可收拾。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刚才讲地球变得更小了、更平了,下一步就需要变得更加的智慧和智能。怎么样做到这一点?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技术现在已经发生很大的变革,使地球智慧化变为可能。

  智慧的地球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或者元素。

  第一,感应的探测的这种设备无处不在,相对来讲会构成我们叫物联网,物体把它数字化以后,可以构成一个物联网。这个实际上我认为中国政府也就看到这个趋势,在国家信息化的规划和政策里面一直提了三化,第一个就是数字化,我们叫物联化或者物联网无处不在,实际上对应的相当于我们的数字化,把事物先数字化了。

  第二步,把物联网和现在用的互联网全面的整合,这样实现互联互通。这个相当于我们国家讲的网络化,传统上讲的网络化指的是互联网,现在更进一步把物联网和互联网联合起来,互联互通以后,最后才是我们智慧地球的最关键的一步。

  这就是整个智慧地球的基本元素。一个是物联网,或者叫物联化,物体了把它数字化,可以感知。第二个把物联网跟互联网加起来,全面的整合。第三个,我们引入计算和数字分析处理能够,达到智能化。这些东西在以前,比如说十年之前,刚提电子商务的时候,应该不是很现实,可是今天因为有技术,这些都可以做到。

  这里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在交通、油田、食品、医疗、电网、物流、金融等等,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一些很多地方,很多政府和企业都已经在应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在尝试改变它现有的运行模式。

  下面,我想简单讲一下这个智慧地球是怎么提出来的。因为我们在跟一些媒体和政府部门交流的时候,它们也问我IBM怎么提出这个理念,为什么这么命名。

  如果大家对IBM有所了解,可能会知道IBM公司一向不只是卖产品或者是研发技术,实际上它有很长的历史,就是比较站在行业的高度,有战略性,有眼光的理念经常提出来。比如我们在95年的时候IBM就提出来国内的电子商务,不只是指商务,包括政府,包括所有机构,你的业务或者流程或者生意都包括了。后来我们提出了网络计算,又提出随需应变,后来又提出了全球整合型企业,以及后来的云计算。每一个计算都是代表对这个行业,对技术的一种展望和洞察力,以及它对自己公司的使命方向的一种预测。我们每年都开很多的会议,各个部门都提出你们对下一代技术或者市场产品有什么展望。

  在08年初的时候,我们就进行这种调研和分析,就是下一步如果说再有什么技术突破或者轰动的事情,或者方向的话,应该是什么。最后,我们不同的团队提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想。最后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赢出来了,有点像中标一样,CEO或者董事会认为这个最能代表行业的方向以及IBM自己的使命,所以我们就用了这个概念。

  那么在08年11月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我们开展全球商业领袖论坛的时候,IBM首席执行官首次公布了这个理念和策略。在中国我们是今年二月份公布的。这个跟美国政府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为什么现在中国引起这么大的注意,很大原因是美国新总统,奥巴马行政当局在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振兴美国经济这个过程中,他们找不同的公司和这种专家来咨询说高科技或者说信息技术怎么样帮助美国摆脱金融危机,在他当选之后,IBM这个团队都跟奥巴马总统这个班子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之后,12月份的时候IBM跟美国一个叫信息技术创新基金这么一个智囊共同做一份研究报告,主题就是研究信息技术如何能够帮助美国摆脱金融危机,包括在创造就业方面,在未来竞争力方面量化的研究报告。

  后来奥巴马总统看到之后,深受启发,他就跟美国一个CEO,全球高科技公司CEO组成的一个机构开了圆桌会议,我们的首席执行官再次跟奥巴马总统阐述了这个理念,后来就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认可,他就制定了美国经济刺激计划里面有一部分专门谈到了利用智慧地球这个理念在美国三大行业投资7800多亿美金,这里面包括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和宽带方面。这个就是我们这个理念在美国得到了美国总统的支持的过程。因为我知道国内特别是在四万亿投资下去,短期的经济增长已经可以得到保证,经济起稳回升,接近8%的增长几乎是没有问题的背景下,下一步政府和一些研究机构也在研究我们该下一步怎么样进行投资,来使经济增长更加可持续,不仅仅只是为了当前的急迫的需求,而且能更加长远化,保持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看到奥巴马总统采用的智慧地球这个理念的一些参考价值。实际上不只是中国,不只是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国很多国家,我们指的欧洲、加拿大、美国等等都看到了高科技对IT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未来创新保持竞争力的重大意义,这里面有一些数字我就不讲了,主要是根本经济振兴计划里面相对应的。

  下面讲一下关于智慧地球对中国来讲是什么样的意义。因为中国我们庞大城市化的进程方兴未艾,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中国十三亿人口里面,实际上城市化也就五亿、六亿,实际上今后二三十年内每年都会有一千多万人移入城市生活,城市化会持续进行。这么多人进了城市,大家可以想象对基础设施,对我们的服务能力,包括银行、电信、交通、健康、医疗、上学、教育所有这些基础设施会造成怎么样的压力,我们该建设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产业,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全球其他地方,像欧美和日本,几乎它们发达社会已经比较成熟,他们的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只有中国在全球成为最大的亮点。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建设一个智慧的中国有很大的机遇。比如交通方面,运用智慧地球这个技术和理念,我们可以实行自动收费,票务管理运行实施监控,我们在挪威有很好的案例,不单帮助减少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实际上也使车主感到更方便,因为全是自动化的管理。比如说在医疗方面,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在广东、在北京西城区和北大人民医院合作,电子病例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一体化方面,远程医疗方面都有很多的应用案例。比如在公共安全,在公共服务方面,都是有很多是可以做的,而且已经有很多的国家政府,包括我们中国自己的地方政府也在实施。

  我想下一步简单说另外一点,这个理念跟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提法也是相吻合的。因为中国政府十七大提出中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和产业。刚才讲的这些行业里面,其实如果加入了智慧的智能的元素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新型的工业化,走一条新的不同的成长之路。

  实际上物联网或者智慧地球,最近我们看媒体上已经有很多的讨论了,从温总理视察无锡中科院一个工程技术中心里面说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感知中国网,以及李克强副总理在东北视察时智慧地球已经由理念变成事实等等,我们IBM公司也被多次邀请跟不同的部门做交流和讲解,说明我们中国已经非常了解这个趋势。今天早上我们在顺义我们做的展览主题也叫做智慧地球,我自己接待了国务院前秘书长,以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先生,他对一些问题也非常感兴趣。

  最后,我们提的这个智慧地球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或生态产业链,IBM公司,惠普公司,我们需要大家协作,来共同打造。这方面来讲,我们希望跟中国的政府、企业和研究界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国家其实也在提倡科学发展,怎么样让我们的发展更加科学,更加可持续,更加的智能智慧。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国内的产品,形成了创新能力,这方面IBM还是愿意更多跟国内的交流,开展更多的合作。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