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 18:55  新浪财经

    16. 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在北京成立,中国民办教育试水破冰。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北京经贸职业学校,前身为“中华社会大学”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久闭的大学之门重新开启,在年轻人中又掀起了高考热,太多人期待进入大学课堂了。可当时高考这座“独木桥”的确是太窄,大批优秀青年如果没有通过高考,还能不能实现大学梦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位老人开始琢磨了,他们一位是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聂真,另一位是老教育家范若愚,他们俩是多年好友,两位教育家在一块探讨碰撞出了火花:开一所民办大学,实现更多人的大学梦!这个想法终于在1982年4月29日成真了,中国当代教育史的一件大事――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中华社会大学挂牌成立。这件事还成了当天《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

  当时中华社会大学的校址在安定门外,胜古西庄109号,大概是现在的北三环安贞桥附近。校园是两个不大的院子,教室只有几排低矮破旧的小平房。虽然中华社会大学创办时相当轰动,但毕竟是白手起家。在最初的两年,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1000元开办费是从人民大学借的,学校领导和十几名教师都不拿工资,只有班主任能领到每月25块钱的午餐费和交通补贴。学校呢,只有教室,没有办公用房,老师们开会也只能开“露天会”。

  别看是民办大学,入学条件还挺高,高考成绩达到“专科线”才能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绝对不会开多交学费、赞助费的后门。当时大学生们可是包分配的,进了大学就意味着锁进就业的保险箱,不过这所民办的中华社会大学并不包分配,那如何保证学生找到工作?贴近社会的实用性教育。

  在普通大学生还出于象牙塔的净土时,中华社会大学的学生就树立了“想生存,别无选择,唯有竞争”意识。这种氛围让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由于中华社会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表现出色,不少事业单位、工厂主动登门来招聘。

  有几位老社大的毕业生,您一定知道,著名电视剧《渴望》,摄影师名叫于晓萍,毕业于中华社会大学的摄影专业,1988、1989他连续两年在中国美术馆和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举办个人摄影展,曾获得“依尔福”艺术摄影展特等奖。当年知名演员傅彪就读的是社大艺术表演专业,还有中国第一个“个体户演员”闫青也是表演班同学。此外,中医中药、食品专业也很热门。京城特色餐馆:“厉家菜”的老板厉莉,就是中华社会大学食品营养专业的毕业生。

  如今民办大学遍地开花,作为中国民办大学的“带头大哥”,中华社会大学已经走过了27个春秋,在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百花齐放。

 

   17. 1985年,国际通信巨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中国逐渐成为世界通信巨头的重要市场。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1985年,国际通信巨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其业务在华不断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通信巨头的重要市场。  

  现在手机在咱们的生活中几乎跟钱包和家门钥匙的地位一样重要,手机的个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薄,功能却越来越多了。但十几年前,手机还是稀罕物,是极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国内也没有一家生产手机的企业,于是全球两大电信制造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北京。

  1985年,诺基亚从芬兰来到了中国,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诺基亚开始为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启动了强劲推动引擎。更关键的是,诺基亚大量新产品问世,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老百姓的通信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手机领域,诺基亚的第一,是面向中国用户推出第一款支持中文短信输入的手机。记得吗,最早咱们编辑的短信息都是拼音,因为以前各个品牌的手机都是清一色英文输入法,诺基亚率先开发了手机中文编写系统,这直接掀起了电信短信业务的巨浪。

  诺基亚在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上,书写了很多行业第一。1994年诺基亚为北京电信提供了中国内地首个GSM网络、2003年诺基亚、北京移动还有斯博公司联手推出中国首个彩铃业务。如今,中国已经成为诺基亚全球最大市场,而在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中,诺基亚也是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

    在中国用户移动通信方式的变革中,诺基亚始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18. 1987年,北京第一条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煤气罐载着人们的记忆走进了“博物馆”,成为北京老照片。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在我们的节目里,曾经给您讲过老百姓用上煤气罐的来龙去脉。要说这煤气罐,在50年代是老百姓的福音,因为只要你轻轻一拧,立马就可以开火做饭,不知道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多少方便。甚至可以说,煤气罐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骑着自行车,后座上挂着一个一米多高、几十公斤重的液化气瓶,晃晃悠悠到液化气站换瓶气,这是当时城市里一道常见的风景。

  煤气罐最要命的缺点,是生产气体本身的工艺都比较复杂,消耗的能源也很多。以北京焦化厂为例,生产人工煤气要消耗煤炭,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对北京的环境污染比较大。相比之下直接产自地下的天然气称得上是洁净、环保的燃料。为了保护北京的环境,2006年北京焦化厂关闭,这个曾经为北京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厂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这是后话。

  天然气的使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早有记载:《汉书•地理志》上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而古波斯人把天然气称为“永不熄灭的火炬”。不过北京地区并不出产天然气,所有天然气都得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进入到千家万户。1987年,华北油田通向北京的第一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建成。这年年底,北京市首次成功将天然气送到用户灶前,北大中关园地区1032户居民有幸最先受益。

  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天然气在北京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被点燃,喷薄而出的火焰让无数人随之欢呼雀跃……主火炬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火焰高度达8米的奥运主火炬,每小时需要烧掉6000立方米的天然气。在火炬燃烧器的控制下,火苗还能随风飘动。同时,还可抗10级风力,防每小时80毫米的暴雨。

  从奥运的大火炬,到百姓家中的小火苗,看着淡蓝色的火焰冉冉升起,相信会有很多人激动不已。方便、洁净、更大热能的天然气不仅给北京百姓一日三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甚至还让有些市民用上了更方便的天然气热水器,可以说,自从天然气进京,北京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巨变。2008年,全市有392万4千户家庭用户使上了天然气,相比1988年6万1千户,增长了63倍。

 

  19.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这是首家进入中国大陆的西式快餐。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话说1987年11月12日,天下着大雪,天气特别冷,但前门大街上的一座小楼里,那气氛可是火热到爆棚。小楼只有三层,里面灯火通明,一群衣着鲜艳的女孩们跳着舞,小楼外排的队伍和长龙一样。这就是北京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开业的场面。洋快餐开张,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赶来尝鲜。那时候,肯德基供应的食品有原味鸡、鸡汁土豆泥、菜丝沙拉和面包,美式烹饪、手抓式吃法,给食客们带来了一种全鲜感受。

  肯德基进京是什么渊源呢?1986年,肯德基的母公司——百事在中国成功设立灌装厂;为继续打开中国市场,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快餐店选在老北京味道浓重的地段前门大街口,开了这家洋快餐。

  肯德基,这在当时可是件极新鲜吃法。年轻工薪族、学生们都会把到肯德基用餐的经理和跟肯德基上校的照片,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情侣们喜欢在肯德基里约会。甚至前门肯德基开业之后,还出现过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就是每个星期天,都有人在肯德基的三楼举行婚礼。这在当时绝对是流行、时髦。

  如今肯德基在北京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应该是使人们接受了“快餐”这个概念,后来,生活中才慢慢有了麦当劳、永和豆浆、面爱面等各类快餐,人们在紧张忙碌中,有了更丰富、更便捷的选择。而随快餐一起而来的,标准化管理,连锁经营模式也启发了国内餐饮行业,咱们的老字号全聚德、东来顺,这些百年老字号,也都慢慢形成连锁经营,并效仿肯德基进京的模式,走进了美国,走到全世界的餐桌。

 

  20. 1988年,第一家婚庆公司紫房子正式注册,如今的婚礼形式也越来越个性化,婚庆行业越来越红火。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今天的故事,我们从这个“喜”字讲起,现在有情人终成眷属都要请亲戚朋友热闹热闹,请婚庆公司办一场模像样地婚礼,可是您知道北京第一家婚庆公司是谁?从什么时候开始悄然出现了专为老百姓办喜事的婚庆公司吗?今天咱们一块回忆一下,北京市民“办喜事”的故事,追根溯源北京的婚庆市场。

  记得我小时候那会儿,亲戚朋友、老街坊结婚,就是家人、邻居吃顿饭,大家一起哄就算是热闹了,现在年轻人办婚礼都请婚庆公司,那这婚庆公司何时开始兴起的呢?1988年,北京的王府井附近,具体的位置应该是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大楼的后身,东边,老纺织大院里,成立了紫房子婚庆公司,当时是纺织部在改革开放后办的一个三产,它不光是北京第一家正是注册的婚庆公司,也是全国头一家。在我印象中,紫房子是座枣红色的二层小楼、阳光一照就是紫色,透明玻璃窗,跟周围其他建筑相比确实比较乍眼,绝对有办婚礼的喜气劲儿。

  不过它叫‘紫房子”,并不是因为这座紫色小楼,这要追溯到解放前的1934年。刚刚咱们说了,1988年,那是它到工商注册的时间,其实紫房子是个老字号,1934年9月一位24岁的小伙子,名叫郁炽昌,在北京创立紫房子新婚用品服务社。郁炽昌呢,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服务社的名称取自“万紫千红总是春”,借“紫气东升”之意暗喻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这么着,就叫紫房子。

  郁炽昌借鉴西式简洁的婚礼,把旧式婚礼程序繁琐、花费昂贵的风格给改了,将迎亲队伍改成小乐队,将三叩九拜改成鞠躬礼,提倡新人穿新式礼服,婚礼花费大大降低。这样一来,办文明实惠的新式婚礼成了“紫房子”的招牌。据资料,京剧名家叶盛兰、袁世海等结婚时使用“紫房子”提供的礼服,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先生结婚时也用的“紫房子”的婚庆用品。有了名人政要的捧场,紫房子经营的红火。1945年,“紫房子”的新址店面占地几百平方米,在一楼“礼服部”之外又在二楼增设照相部,配有英文翻译。

   不过上世纪50年代 “公私合营”的历史大潮冲击了 “紫房子”,紫房子分成了北京照相馆和中国照相馆。直到1988年紫房子又回来了,1990年郁炽昌被聘为高级顾问,紫房子恢复了老字号招牌。

  打那之后的八年,紫房子婚庆一直在京城一枝独秀。为了讲紫房子的故事,我四处打听,终于在经典时光婚庆公司,找到了这个当年老紫房子办婚庆时用的烛台。这是他们自己设计找工厂打的。还有一些老照片,这位男士,徐利民老师,是当年老紫房子的司仪,他说,90年人们到紫房子办婚庆,有骑车来的,有坐公交来的,坐小车的不多。他们中西结合的婚礼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庄重高雅、喜庆热烈”,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服务项目有乐队,有歌舞演出、有专业司仪,有跑前跑后张罗事的。新人们先在位于二层的礼堂办仪式,整个流程40分钟,然后再下到地下一层的餐厅吃饭,每桌有鱼有肉八十元,一场婚礼下来包括照相、录像,平均花费是三、四千元,这在可当时算是大手笔了,人们都把在紫房子办婚礼看作时尚人士,说起来别人都特羡慕。

  在90年代初期,紫房子的婚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新人名字两边的两个牡丹花图案,业务特别忙的时候,徐利民老师一天最多主持7对,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一拨接一拨。这牡丹花条幅不用换,就把新人的名字换换就行了,牡丹花的背景用了好几年,之后又被拱形气球门的装饰替代了。

  直到1995年其他婚庆公司陆续出现,而老紫房子随着改制问题,十几位司仪都各自自立门户,成立了新的婚庆公司。但不管怎么变,目前咱们北京人办婚礼中西合璧的庆典形式都是由紫房子开创的。

  

  21. 1988年,被称作“大哥大”的模拟手机出现在北京。因使用成本高,它一度被视作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说起这个“大哥大”,我是非常有感触的。很多人都说“大哥大”是手机出现之前的划时代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手机的前身,其实学名应该叫做手持式移动电话。我记得好像是1988年的时候,这种第一代模拟式移动电话头一次进入了北京人的生活,当时我也买了一部。据我所知,北京首期移动电话向社会放号试运行,总容量只有2000户,手机号码是“900”开头。因此那个年代拥有一部“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是一个奢侈品,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很多人拿着“大哥大”接打电话都特意在人多的地方,然后大声喊“喂,喂,我听不清楚,你再说一遍!”于是可以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我知道“大哥大”在刚刚上市的时候最多曾卖到每部3万元,一块电池单价也有7千元,不仅如此,入网费还要三五千,这样算下来,那个年代用上一部“大哥大”至少需要4万块,而且资费也还挺高的,每分钟一元钱,这全套下来花的钱,都能在北京好地界儿买一房子了。

  当时买一部“大哥大”可不像现在买手机这么容易,手续非常复杂。大哥大在当时是国家控制购买的商品,能搞到“大哥大”批文的是“高级倒儿爷”。需要持“特需单”才能到营业厅预约购买、入网。这个“特需单”是要有单位的的介绍信,还要有移动公司的领导签字,即使拿着这个“特需单”去提交了预约申请,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少则也要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当时就是等了半年才得到通知。我还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大哥大”刚在北京上市的时候,市场行情特别紧俏,于是北京当时某区的区长就费了好大劲儿拖了个人情,弄到一个批文,找人送到营业厅时就叮嘱服务人员说:“这可是区长的事,要好好给办啊!”当时那服务小姐头都没抬,在身边那么厚一摞单子的底下抽出来两张,放到这人面前说:“你看吧,这两张是市长的。”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钱花了不少,可当时的手机信号还特别差。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黄宏和宋丹丹演的那个小品,好像叫《回家》,黄宏把两人回家买年货的钱花了,买了一个“大哥大”,接电话时信号不好,都恨不得躺在地上接,说“这移动电话得移动着接”。还真是这样,拿着大哥大从天安门能通电话,到了西单就没信号了。

  但是,“大哥大”对咱们最大的意义也就在这,我们接打电话真的能够“移动”了。我这里所谓的“移动”是说,我们原来接打电话都是固定电话,电话线有多长,也就最多能走多远,有了“大哥大”之后就不一样了,用起来确实方便多了,我们可以拿着它走在街上打电话,这是从前我们想也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说,“大哥大”的出现,引领了中国移动通讯业务的起步。

  后来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业的飞速发展,“大哥大”逐渐被手机取代,到2001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了模拟移动电话网,于是“大哥大”就成了历史。我们现在的手机身形娇小,携带更加方便,信号也好,资费也越来越便宜。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从开始打电话,到后来可以发短信,到现在可以上网,尤其如今3G时代的手机功能更加强大。而且现在基本普及了,可以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手机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移动电话互用最多的国家。

  小小手机的更新换代演绎出了我们普通人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由咱们北京市民积极参与评选出的建国60年60件经济大事中,这“大哥大”能入选,不仅因为它能勾起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一些怀念,更重要的是,从两三万元的炫富奢侈品,到如今几乎人手一部的生活必需品;从通话费每分钟1元,到现在准单向收费的实现,让我们看到的是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事业腾飞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轨迹发生着脱胎换骨的改变。

 

  22. 1988年北京第一家专业财务软件公司用友问世,仅11年后,用友上市后市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一说起财务软件,听着好像很高深,但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大家都知道,财务工作琐碎而精细。要想把每天的账都算明白了,每个月都要专门做一次“盘点”,这工程量可是大了,速度慢,又费人力,还不准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咱们的煤气费、水费,都得经过统一计费,再分别收费。您想想,北京城这么多户居民,这算账就得算多长时间。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问世,财务软件顺势而生。1988年北京第一家专业财务软件公司——用友问世,创始人王文京雄心勃勃地计划10年内实现年营业额3000万元。谁知仅仅11年后,用友成为国内最大财务软件服务商,上市后市值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

  这次王文京凭的是另一个法宝——ERP。其实说白了,它就好比企业的“大管家”。企业里最重要的人、财、物,ERP都能帮您管起来,不仅让负责人能轻松摸清“家底”,还能为公司的生产、销售、客户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全面的参考和计划。

  尤其对于一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的大型企业来说是,安装这个系统会格外实用。负责人足不出户,只要动动电脑就能了解到各个网点的销售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

  如今,用友公司拥有了强大的企业管理软件研发体系,庞大的支持、实施、培训服务网络,在全亚洲都数一数二。2008年,用友的营业收入有17.26亿元,净利润达到了4.68亿,同比增长20.7%,成为咱们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军人物。

 

  23. 1989年,三里屯初现“酒吧”,成为点亮北京夜色的第一盏灯。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在北京,夜光下最让人沉醉的地方非三里屯酒吧街莫属了。在三里屯,很容易找到北京的“不夜”,这是所有人给三里屯下的最贴切的定义。

  三里屯曾是北京郊区的一个村庄,因为从东直门出发到那儿正好是三里地,所以得名三里屯。八十年代三里屯曾以汽配店和服装市场闻名。1989年,三里屯南街第一家酒吧“捷捷”出现,这也是北京第一家酒吧,到了1995年,三里屯北街开了家名为“云胜酒屋”的小店,搞了个小吧台,摆放了几张桌子,供人们闲暇时喝喝咖啡、品品酒、吃块西式糕点,没想到外国人蜂拥而至,这间小酒吧一下子火了,它也成了三里屯酒吧街的星星之火点亮了整条街。1998年三里屯酒吧街经营达到高峰,80多家酒吧发展成北起三里屯东三街,南至工体北路,260米的休闲街。

  要说这条街能火,地处使馆区的地段优势是其一。1996年之前,三里屯顾客中95%是外国人,另外演艺人士、明星也是频繁出入,2000年以后,随着市民和外地游客也逐渐接受酒吧文化,三里屯酒吧街的顾客变得多元化,如今酒吧街改造成了一个综合娱乐地,不少开发商看中其黄金价值,三里屯地区将被打造成一个综合娱乐元素。

  根据我的观察,三里屯酒吧街南街、北街氛围差异挺大,北街热闹,动感十足的酒吧多。每次从北街经过那时一片灯光绚烂,流行音乐从屋子里不断淌出;而南街相对冷清,是喜欢安静的人会在某个角落翻阅杂志。三里屯有北京最闲散的午后,有北京最沉醉的夜晚,也有北京最喧嚣的心情。

 

  24. 1990年,北京首次举办车展。20年后的今天,汽车已然进入寻常百姓家。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1983年7月,“全国第一届乘用车改装车展览会”在一个露天空场召开,这次的展会只有卡车和客车,没有轿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车展只有业界参与,普通人的关注度并不高,它根本没有走进百姓的视线。

    1958年第一辆国产东风牌轿车问世,当时中国汽车的年产销量数字只停留在万位。上世纪80年代初,逐渐有汽车整车进口到国内、也陆续开办了一些汽车合资企业。80年代中后期,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以开发中国市场、推销国外产品为主的汽车展览。直到1990年,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车展在北京开幕了。

  1990年6月3日,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创办的首届“北京国际汽车与工艺装备展览会”在国展举行,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当时400家企业到场,展车有240辆,其中绝大部分是特种工程车和大客车,这次国外厂商带来23辆展车,包括1辆摩托车。10万名观众到场参观,也算是规模空前,阵容强大了!有媒体评价说:“第一届北京国际车展参展的国内展车中,只有合资的桑塔纳轿车和北京吉普切诺基还看得过去。”

  那时候,人们就是看个新鲜,估计很难相信短短20年后,城市道路会被如此密集的车流覆盖,私家车已然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汽车产业表现出强大的吸纳力和包容力,汽车市场 “井喷”效应令汽车的年产销量跃升到325万辆和322万辆。自主品牌开始展现出强劲的爆发力,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之后的几届车展,英国汽车极品劳斯莱斯、宾利亮相北京,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也成了北京车展不请自来的常客,全球首发车也有不少选择在北京车展上一现芳容。有的厂商由于拿不到合适的展位和面积,甚至自己另行开办分会场,您肯定还记得,老国展一遇上车展,北三环就堵得水泄不通。2008年(第十届)名车云集、美女车模竞相争艳北京车展搬到顺义的新国展,展位面积达到创记录的16万平方米,比首届车展翻了八倍,观众流量达70万。

  车展是汽车工业的缩影,回顾北京车展发展历程的同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车展外,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明年的车展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据说规模更大,展位已经被预定得差不多了,估计现场肯定更炫,更壮观。在这儿,我也别乱猜了,明年咱们北京车展见!

 

  25. 1992年,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同仁堂成立了集团公司,从此百年老字号焕发出新生机。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同仁堂亦庄生产基地

  说起买中药,全世界的华人,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咱北京的老字号“同仁堂”,它已经有340年的历史了,能坚持这么久,真应了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300多年前起,北京人抓药就认同仁堂,原因很简单,在那儿“不会卖假药”,虽然价格贵了点儿,但吃了管用,买着放心。

  但是为什么同一种药,同仁堂要比别家卖得贵呢?这个我得给您解释解释。比如说人参,这么著名的珍贵药材,一般药店都是金贵着用,一定是整支入药,须须末末都不放过;可同仁堂用人参的时候,偏偏把人参的“芦头”,也就是人参头儿最粗的那截给去掉了。您得说了,这不是糟践东西么?可您知道么?这芦头与人参中段的药性相反,如果不去掉芦头反而会影响药效,所以同仁堂宁可浪费这部分人参。这么一来,成本自然就比别家高一些,但药效会更好,归根到底,还是病人得了实惠。

  再给您讲一个例子,叫“远志去芯”。“远志”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根,大概有三两根牙签那么粗,是用于安神的;但在它里面有一根细芯,也就跟头发丝差不多,是属烦热,恰好和安神的功能相克。但因为这根芯太细了,国家药典中都没有要求去掉,可“同仁堂”却制定了更高的标准,给所有的远志去芯,以达到最佳疗效。于是,同仁堂的工人师傅们先把远志闷湿,再一根根用手把芯剔干净。您说这么做出来的药,能不放心么?就算贵一点,也是物有所值!

  1992年,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同仁堂成立了集团公司,老字号焕发出新生机,但同仁堂做药的标准和品质并没改变:“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意思是不管工艺多繁琐、原料多昂贵,绝不会偷工减料。300多年来,同仁堂一直把这个标准坚持在同仁堂出产的每一付药剂里。

 

  26. 1992年9月,北京市二环路建成通车,它是我国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开车没有骑车快,坐车没有走路快”,“乘车难,出行难”,生活在北京的人发这样的牢骚特别真实!老人们说,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没这么多人,也没这么多车,大家出门,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坐公共汽车,虽然费点事儿,心里不起急,那时候没有这么大的交通压力。

  这些年来,城市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汽车进入了家庭,就拿咱们北京来说,成了全国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截至2007年7月底,全市机动车达222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48万辆,也就是说,大约5个家庭拥有一辆私人轿车。

  90年代初的北京,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车,但是交通拥堵已成为市政府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一组数据表明,经过50多年的建设,市区人口已达到610万人,城市化地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4,700人,已接近市区的环境容量。

    这么多的人,都集中在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区活动,上班的、办事的、开会的、观光的,车流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一地区,这一地区交通辐射能力很差,再加上住宅郊区化无序蔓延,大量的就业人口必须早晚拥挤在往返于城郊之间的交通中。

    二环路于1992年9月建成通车,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出现在这座城市。二环是围绕旧城建的,全长32.7公里,沿线建的桥多达20多座。

    这下子,堵车得到了缓解,出行的人们,尤其开车的人松了口气。很多细心的市民发现,二环路建成后,很多辅助的工程一直在进行中,以前很多方面的不便逐渐得到了改善,人们在出行时,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交通标识的设立,立交桥出入口的合理设置等等,总之啊,经过一系列的调整、科学的布局后,交通拥堵确实大有改善,有数据可以说明,经过改造后车速每小时可提高10公里,2001年二环路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已经保持在48公里/时。

  随后,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相继建成。他们就像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根本改善了城市的路网建设。

 

  27. 1993年,北京市最大的、也是我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影响力“与您同心活动”——社区主任走国企之参观污水处理厂

  说起污水处理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不知道您注意过我们每月的水费条没有,其中每吨水费里都有几角钱污水处理费,您是否曾经纳过闷,我用水,为什么收污水处理费呢?这里面的故事,我可得给您讲讲。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需要用大量的水,必然呢,也会排掉大量的水。我们喝的水,历经很多道工序,排水的处理过程就更加麻烦。从水费上说,欧盟一些国家,用户真正为用水所付的钱只占一个较小的比例,总水费中的大部分钱付在了污水排放上。几年来,我们一直使用“污水处理费”这样的提法,而发达国家则更准确地称之为“排水费”。可见这排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回顾咱们国家排水行业的发展,它的时间起点几乎与供水相同,只不过,当人们吃水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排水自然不太会被重视。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一直处在初级水平。1984年,排水行业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在北京高碑店建成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相当复杂,采用了很多高新技术,简单的说,污水处理就是把脏水变成干净的,成为再生水,然后再二次利用。

  再生水可以用它可以做灌溉啦、冲洗啦、道路保洁、城市喷泉啦等等,一切非生活用水都可以用它。通过分离过程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清洁燃料,产生的污泥可以成为再生资源被二次利用。更让您想不到的是,这污水还有冬暖夏凉的特性,用污水做空调的交换介质,比用空气作为交换介质的空调能节能约25%。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可以说随着污水处理水平的年年提高,城市的节约用水量越来越多。2008年北京的节水量已上升到19559万立方米。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守护好咱们的水资源,善待咱们的水资源,让北京成为一个真正的绿色城市。

 

  28. 1993年,全国取消了粮票和油票,伴随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我相信这个,您一定还记得。粮票。当年没有它,就吃不上饭,甚至有段时间,粮票几乎成了一种流通货币,可以用来交易商品。在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一斤全国通用粮票能值两毛钱,三、五十斤全国粮票就能换一个铝盆。

  随着改革开放,各类商品供应越来越充足,市民手中的票证变得名存实亡了。拿北京来说,1984年,北京市停用牛奶供应证。1987年,北京市停用了侨汇券。1991年,北京市停用糖票,1992年,肉票、蛋票、肥皂票、居民购货证等也都停用了。从1993年4月1日起,全国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到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今天,粮票带着几代人的记忆体现着它另一种价值。失去了使用价值,却显示出了收藏价值。全国各地都成立了收集粮票协会,民间还不定期出版《中华粮刊》、《粮票》等集藏刊物,辽宁省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元,如今不在流通的粮票,却是旧货市场和收藏市场的宠儿。

 

  29. 1993年,国务院批复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号称为“中国的华尔街”北京金融街应运而生。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说到金融街您一定很熟悉,可您知道为什么要把金融街规划在西二环吗?这里面的故事就要从元朝讲起了。在元大都的西北角,有个地方叫金城坊,从元朝、明朝一直到清代初期这金城坊里就遍布银号、金坊,可以算是繁华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民国元年,设在这里的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随后众多银行也就先后到那里去扎堆了。

  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机构总部,北京金融街应运而生。而今天的金融街那块儿地方,恰恰就是原来的金城坊,可以说这个区域,在功能上延续了历史。如今,金融街成为对中国金融业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这里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这些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几乎所有关于中国金融的重大决策都在这里酝酿、讨论和最终形成。

  金融街区域内企业管理的资产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集中程度全国第一。金融街里的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16.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60%,金融街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每天的资金流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凭借着金融决策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总部集中的优势,今天的金融街以畅通发达的通讯系统,汇集并传递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经济和金融信息,金融街就是中国的华尔街。

 

  30. 1993年,都市高档百货店燕莎友谊商城成立,标志着人们的购物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如今,当人们驾车行驶在东三环,带有“燕莎”字样的路标就会不时映入眼帘。“燕莎桥”、“燕莎商圈”这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而它都源于一座大型百货商场:燕莎购物中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满足国外宾客和部分先富起来的消费群体需要,燕莎友谊商城成立,并且确定了都市高档百货店的定位。在当时,开高档百货店,是个创举。

  1993年,市场供应已经相当充足,不少商业企业突然感觉到了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新燕莎集团看准了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开发了燕莎商城这个项目,锁定外宾和高收入人群,从此北京有了商场中的五星级购物中心。后来外国人或外地人来北京,燕莎成了必到之处,燕莎让消费者第一次感受到被世界顶级品牌包围感觉。燕莎开店有句特别的服务承诺,“购物是享受,享受到燕莎”,这个承诺标志着国内零售企业,开始从计划经济经营观向市场营销观过渡,也标志着人们的购物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31. 1993年,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组建,燕京用20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啤酒业100年的发展历程。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二)

  咱们北京人一到夏天,少不了要喝点啤酒痛快痛快,饭桌上摆的自然少不了一个品牌,燕京。就像燕京人常说的,“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燕京啤酒是咱们北京土生土长的品牌。它的前身“顺义啤酒厂”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当时它是顺义县政府下属的年产1万吨的小啤酒厂)。上世纪90年代,国外资本开始进军国内啤酒行业。大概在1992年前后,北京有8家啤酒厂,其中7家都被外资控股。是合资还是自己发展?燕京啤酒的掌门人李福成也考虑了引进资本,但后来的谈判让倔强的他改变了念头。

  就在1993年,李福成辗转找到一家国际大公司,想和对方谈谈引进外资的事。对方一来就说,这儿有一个表你们先填一下。李福成一看,表格共有95项,涉及生产、技术、财务、市场、品牌等问题事无巨细,都给列全了,的确是内行中的内行。

  李福成看完心里一动,这不是分明要“左一口右一口地吃掉我们么”,于是他横下一颗心,制定了合作原则:合资不失控股权;不合资不失市场机遇。李福成在班子会议坚定不移地表态:“我们一定要振奋民族精神,发展民族工业,争创民族品牌,为我们中国的啤酒行业创出一个我们自己的品牌!”最终燕京不但没有变卖股份,反而从跨国公司手中并购了它们在中国的好几家合资公司。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燕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二十年风雨,2008年啤酒产销量422万千升,销售收入112.19亿元、实现利税23.43亿元、利润6.42亿元。燕京用20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啤酒业100年的发展历程。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