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 18:53  新浪财经

  从今年春节之后,我就受命北京电视台开始做第四届“北京影响力”大型评选活动,这是北京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出的重头戏,将持续到10月31日,并于当晚举办“大城北京”颁奖典礼。

  如果说全副担子是100斤,到今天已经卸掉了70斤,目前活动四分之三的环节都已经圆满完成,我也终于稍有余裕。因为前段时间的负重前行,所以一直没有和大家做较多的沟通,这篇博文一来希望把这段的工作呈现给网友,二来也希望与大家有所交流。

  “影响力”活动一直以来有一个宗旨就是“寻找、发现”,而今年恰逢60周年国庆,所以我们特别增设了一个重要的互动环节——盘点60年来感动北京百姓的60个精彩瞬间,寻找、发现那些曾经改变过我们的生活、历经岁月洗礼后仍然无比清晰的人和事。这个环节的反响很好,很多企业和群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素材,目前已经录制成系列片在BTV财经频道王牌节目“首都经济报道”中陆续播出。

  当我们细细品读这60个瞬间时,会发现,它们不仅对北京百姓影响很大,甚至对全国百姓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就是在这不经意的点点滴滴中发生了改变。这些感受可能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所以特在此与大家共享这些珍贵的回忆,并邀请大家密切关注影响力活动最精彩的收笔——10月3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大型颁奖晚会“大城北京”!

  1. 1955年9月,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北京市百货大楼开业,它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我手中这张照片,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地方——王府井百货大楼。但是,请注意,这是1955年9月25号开业那天的大楼。

  刚解放那会儿,王府井大街上鞋店、帽庄、西服庄、杂货店、绸缎庄、钟表店、药店、油盐酱醋店、茶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就是缺少一家面向大众的,集万种商品于一身的大型综合百货大店。   

  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为了方便市民购物,咱们北京市决定在王府井大街上修建一座自己设计的大型商场。1954年5月,百货大楼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国家前后共投资500万。

  有一位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开业时的情景:早上8点多,大楼周围已经有好几千人在那儿候着;10点钟,商场东南两侧的9处货场大门同时打开,等候多时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入了货场。甚至还有人说,那场面比现在歌星开演唱会还热闹。

  据说,开业当天,百货大楼客流量达到16.4万人次,日销售额30.9万元。此后,大楼客流量一直居高不下,原来设想的每天对外营业8小时,每周末关门休息一天的计划根本无法实行。

  后来,大楼陆续补充了近600名职工,营业时间也增加到了10个小时,周末闭店时间还要延长2个小时。

  作为新中国第一店,他们的经营理念是“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从针头线脑、铅笔橡皮之类的小商品,到毛料裘皮、相机首饰之类的高档商品一应俱全,当时人们对百货大楼的印象就是“只要有生产的,就没有大楼不卖的”。

  讲一个小故事:找纽扣。有位大妈说,1984年她爱人出差给她买回件衣服,结果衣服刚洗了一水,扣子就少了一颗。要命的是这扣子还是特别少见的那种三眼纽花扣,她跑了十几家裁缝店、好几个百货商店,都没的卖。最后还是她爱人在百货大楼的纽扣柜台找到了一颗一模一样的扣子。到现在她还记得那一颗扣子是3分钱。这位大妈最后得出结论:要说货品种类齐全,还得数百货大楼。

  走过了近半个世纪风雨历程的百货大楼,张秉贵式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诚实可信的经营理念,在人们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深印记。

  “当时的大楼气派极了,‘新中国第一店’真是当之无愧!” 一位当年的工作人员回忆说,正因为当时百货大楼是王府井大街上最高最大的楼,尽管挂着“王府井百货商店”的招牌,但人们还是习惯叫它“百货大楼”,到了20世纪80年代,干脆正式改名“王府井百货大楼”。

  2. 1956年10月17日,北京的第一辆无轨电车首次试车成功,预示着有轨电车即将被无轨电车取代。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建国初期,有轨电车是城市主要交通工具,虽然别名叫做“当当车”的有轨电车,名字很好听,但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只能沿着轨道运行。如何让首都公交进入现代化?北京决定发展无轨电车。1956年10月17日凌晨零点20分,一辆无轨汽车缓缓从西四出发,顺利到达阜成门。1957年2月27号下午,北京第一辆无轨电车开始在阜成门到北池子北口这段路上运行,人们发现公共汽车可以脱离轨道,自由行驶在公路上了。无轨电车都是用国产机件装配起来的。车厢里漆成乳黄颜色,明净的玻璃窗上挂着绿色的窗帘,车内设有二十八个弹簧座位,总共可以容纳八十多人。

  试运行效果不错,北京市决定,在更大的范围开通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1959年3月10日清晨,5路无轨电车出现,由前门经西单、新街口一直到西直门,另外由前门经东单、北新桥到东直门的24路公共汽车也开通了。一夜之间,在北京内城有轨电车不见了踪影。

  从1924年12月17日在前门举行开车典礼算起,到最后一段线路停驶,有轨电车前后经历了40年4个月零20天,完成了它神圣的历史使命。如今前门大街上两辆有轨电车再次开通,这回“当当车”卷土重来可不是为了方便,而是作为游览景点给北京人留点念想,找寻一些曾经的记忆。

  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地铁、城铁,滚滚车轮间,转动的是北京公交事业的蒸蒸日上。

  3. 1958年,苏联展览馆更名为北京展览馆。直到今天,北京展览馆还是北京著名的展览展示中心。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1954年,一座气势雄伟的建筑拔地而起,大气雅致中还透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这在北京可说是独一份的建筑。它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苏联展览馆。当时为什么要盖一座苏联展览馆呢?和那会儿的历史背景有关。

  1952年,咱们的政务院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同志访问苏联,苏方提出希望在中国展示苏联的建设成就,包括经济、文化、科技、建筑艺术等,换句话说就是,让咱们既能学习苏联的工业,又能观看苏联的芭蕾,欣赏苏联的绘画,品味苏联的饭菜。

  中央不久就做出决定,在北京、上海建设苏联展览馆,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由苏联派建筑专家来我国帮助设计和施工。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建造这座展览馆。当时,中央财政部投资了2700万元,各省市出人出力,一万多名建筑工人和六千多名解放军战士日夜奋战,苦干了一年。

  1954年,包括莫斯科餐厅、影剧院在内的一组建筑群在西直门外落成。北京从此有了第一座大型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展览馆,中央大厅正面大门上镶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苏联展览馆”五个镏金大字。据说,因为建筑时使用了大量黄金等贵重材料,整个建筑显得格外璀璨夺目。

  展览馆建成后,“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在这里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仪式并剪彩,展览内容甚至包括了一台计算机的雏形,使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大增,大大鼓舞了人们建设新中国的士气,人们也头一次认识到展览展示所能显示出的强大影响力。

  1958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苏联展览馆更名为北京展览馆。直到今天,北京展览馆还是北京著名的展览展示中心。

  4. 1958年初冬,北京东郊热电厂诞生,煤炉子给百姓留下苦涩的记忆一去不复返了。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灰”,您猜我说的是什么?是咱们老北京拿煤炉子做饭的情景。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那还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大家伙住的都是平房,冬天取暖、平时做饭,靠的都是一个煤炉子。每次做饭,得提前半小时把炉子挑开,换煤球、清煤渣,稍不留神,炉子就灭了。光这些事已经把做饭的心情给弄没了,煤炉子给多少百姓留下了苦涩的记忆。

  “民以食为天”,上世纪50年代,北京利用首钢焦炉煤气为气源,开始试验人工煤气,试点就选在古城地区。据当年参与工程的工程师介绍,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用的调压器什么的,设计都算不上先进,工艺上也比较粗糙,完全是工人凭着认真细致的调试,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管道的每一个接口他们都要用刷肥皂水的办法检查是否漏气。

  在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下,1958年,北京市第一条长度为5.2公里的地下煤气管道开始铺设。当年年底,古城18栋楼的522户居民成为首都第一批使用上人工煤气的居民用户。在人工煤气试点成功后,北京开始了兴建大型“气源”。北京焦化厂一期工程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工程”,在1959年11月18日建成投产。

  当时的焦化厂任务繁重,他们必须时刻保证机关和居民的供气,最高峰时期,全市有5000多个宾馆、餐厅、饭店及50多家工业用户都在同时使用人工煤气。焦化厂的李师傅回忆说,一年春节自己正在值班时,一位来厂慰问的领导问道,过年市民要吃什么?李师傅毫不犹豫地说“吃饺子”。结果这位领导马上说错了,要吃鸡、吃鱼,最主要的是要有‘气’。”

  今天,京城的千家万户早已被天然气管道联系在一起,煤气罐载着人们的记忆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博物馆”,成为北京的老照片。

  5. 1960年9月,密云水库建成。其总蓄水量达4317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我今天给您讲的,没错,就是水的故事。咱们每天一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可您知道么,咱们北京市民喝的每三杯水当中,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

  这密云水库可以说是京华的水源头,建密云水库在当年可是件大事。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调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工程设计人才,工程建成后的蓄水量有43.75亿立方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库。整个工程要求一年拦洪,两年建成,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用水需要。

  随着兴建密云水库的号角吹响,来自京、津、冀三个省市,28个区县的20多万名干部和民工形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共同投入到这项工程。谁知道,工程一开始,就遇到了难以预想的麻烦。8月初,连降大雨,坝前水位猛涨,险情不断发生。白河主坝下埋设的廊道被迫泄洪。高速、高压泄洪,让廊道轰轰作响,不断颤抖,廊道壁体随时可能被震裂。

  大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库内水位继续升高,情况越来越危险。十万军民在滂沱大雨中执行任务,70高龄的水利专家日夜坚守在工地一线,周总理每晚必打长途电话来听取密云水库防洪抢险的情况汇报,做出重要指示,从全国紧急调运重要物资,支持密云拦洪抢险。经过几万名工人、战士,几千名干部几十个昼夜奋战,水库工地最后终于战胜了洪水,工程未受重大损失,得以继续施工,为两年完工奠定了基础。

  1960年9月,密云水库建成。密云水库的建成,从此结束了潮白河洪涝的历史。其总蓄水量达4317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是北京民用、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6. 1961年2月,北京工人体育馆落成。承担了当时北京多项大型活动和国际体育赛事,成为最早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上的体育馆。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今天,提到体育场馆,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鸟巢,水立方,体育场馆见证了多少健儿的辉煌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但您知道最早登上邮票的体育馆是哪个吗?它就是为了备战26届世乒赛修建的工人体育馆。

  说起这座体育馆,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容国团。就在1959年的3月,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是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件事情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并促使中央决心举办26届世乒赛。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我们要办一届世界级的锦标赛,更在于这是激励民族精神的最好时机。所以尽管当时咱们国家正处在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国家还是决定拨专款修建一座大型体育场馆。

  国家体委层层选拔,把全国的乒乓高手集中到一起训练,到1960年底集训了108人,号称一百单八将。吃的东西只有三样:稀饭、馒头、罐头。

  1961年4月4日,第26届世乒赛开幕了。新落成的体育场建筑平面为圆形,能容纳15000名观众,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面积40200平方米,用专业术语讲,屋盖采用了轮辐式双层悬索结构,跨度达到94米,是我国悬索结构大跨度建筑的经典之作。

  开幕那天,北京工人体育馆座无虚席,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等国家领导人和国际乒联的官员们出席了开幕式,来自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优秀选手们进行了精彩的比赛。  

  随后,在这座体育馆里,“东方猛虎”庄则栋所向披靡、徐寅生石破天惊、荣国团关键时刻险胜星夜、邱钟惠苦斗五局力克高基安……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庄则栋、丘钟惠分别获得男、女单打世界冠军。中国结束了五十年代日本称霸乒乓球坛的地位,斯韦思林杯首次刻上中国二字,见证中国乒乓球走向巅峰全过程的,正是这座体育场馆。

  值得一提的是,乒乓球赛结束后,全国掀起了向乒乓健儿学习的热潮,全国人民几乎人手一块乒乓球拍;工厂、学校,大人,小孩,人人打起了乒乓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乒乓球成为咱们的国球。

  7. 1969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在北京,说起要赶时间去什么地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坐地铁”。北京这几年建设地铁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夸张地说,地铁延伸到哪儿,就改变着那一处居民的生活面貌。而且,作为国内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地铁曾经是很多外地人来北京一定要亲身体验的“景点”之一,甚至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虽然现在看起来地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您可能不知道,最早的北京地铁绝对是个“奢侈品”。

  整个地铁一期工程的修建虽然“规格”很高,但一直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完成的。1965年7月1日上午,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典礼举行,虽然请到了彭真、朱德、邓小平、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并由年近八旬的朱德元帅亲自破土奠基,但当时这一消息被明确指示不登报,只作为内参保留。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默默地施工了四年零三个月之后,1969年10月1日,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古城站驶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试车成功。一期工程从北京火车站至石景山苹果园,全长24公里,设有17座车站和一座地面车辆段。虽然比原计划晚了一年多,但总算赶在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完成了。

  在那个特殊年代,地铁作为战备工程,通车后只小范围接受参观性质的乘客,想乘坐或参观地铁还需要持单位统一领取的“参观券”。直到1971年1月15日,地铁才开始面向普通市民售票,票价一角钱。

  时光荏苒,将近半个世纪已悄然走过,北京地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地铁不仅大大延展了路线,还设计出若干极具中国风情的车站,来来往往的国内外游客可以随意乘坐地铁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还通过这些车站领略到了北京的文化。

  8. 1974年10月,北京第一座立交桥复兴门桥建成,标志着我国城市公路桥梁设计跃上一个新台阶。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蔡国庆曾唱过一曲《北京的桥》,说是“北京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城市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不一样的桥——它们不像传统的桥架在水面上,而是横跨在马路的上空,有的还分成好几层,从各个方向飞驰而来的车辆被清晰地分流开,又沿着桥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交桥”。

  今天的立交桥已经遍布北京各处,没人觉得新鲜了。但在北京第一座立交桥建成时,在市民当中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专程去看这一新生事物,大爷大妈们一大早就赶到桥上就当晨练了,小孩子们也在放学后兴冲冲扎堆去看。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感想:

  1974年,复兴门立体交叉桥,一种从没有见过的陆地桥,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特意跑去一睹它的丰姿,啊,壮丽,雄伟!这座桥有两层桥面,上层桥面东来西往的车辆任意奔驰,下层桥面南去北走的车辆畅通无阻,四条匝道把上下两层桥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张错落的交通网。

  在桥上凭栏下望,忽然意识到:旧日的桥的概念好像该修正了。眼前这桥,不就同水、同河脱离关系了吗?

  这位学生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复兴门立交桥是北京市区第一座立交桥,建成于1974年10月,“苜蓿叶”形互通式的结构美观而实用,将东西长安街与西二环路两条交通动脉连接打通,对路段交通状况的改善作用非常明显。

  复兴门桥建成后,由于没有别的立交桥,很多百姓都不叫它“复兴门桥”,而是亲切地直呼为“大桥”。附近居民晚上出门遛弯儿,也爱去“大桥”。直到1979年兴建了三层互通式的建国门立交桥,1980年建成了当时最大的西直门桥,复兴门桥才不再被叫成“大桥”。

  2005年前后,第一批修建的立交桥陆续进入大修期,已经服役30多年的复兴门桥是重点维护的一座。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检测和维护,复兴门桥又重新焕发出青春,以更安全、更美丽的姿态继续为首都市民服务。

  9. 1979年,皮尔•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中国内地第一场内部时装秀,成为中国时尚业的启蒙者。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提起皮尔•卡丹,现年30岁以上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服装“洋品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皮尔•卡丹都是人们心目中“洋派”和“身份”的象征。

  1979年,来自法国的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中国内地第一场“内部时装秀”。虽然只是一场仅限内部人士参与的小范围活动,也给北京服装界也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当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人们还沉浸在一片灰黑蓝中,衣服别说款式,连男女都分不出来,而皮尔•卡丹已经是获得过法国服装界的最高奖项——金顶针奖的知名设计师了,他那些五颜六色、想象大胆的衣服对中国人的刺激可想而知。

  1980年,皮尔•卡丹再接再厉,又举办了中国第一场公开的时装表演。这些“奇装异服”好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开了花,老百姓疑问连连:“衣服还能这样穿?”“这合适吗?”人们的反应既惊奇,又惶恐,还带着点儿抑制不住的向往。就连表演的模特穿上这些陌生的衣服也不太自在,一个模特穿了一件胸前有飘带露着胳膊的长裙,展示时,她害羞地把那条飘带缠在胳膊上,转身退场时才悄悄解开。

  出现这样的反映一点都不奇怪。别说普通百姓,就是负责接待皮尔•卡丹的中国服装协会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也不知所措。那还是在1978年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到“服装设计师”这个身份就蒙了,不知道该请什么级别的官员对应迎接,看对方以往的出访规格还不低,左右为难只好去请示领导。领导琢磨半天说:“不就是个裁缝嘛,还要红地毯迎接?”

  可就是这个“裁缝”,成为了中国时尚界的第一位老师,甚至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审美。他亲自挑选出了中国第一批模特,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模特队,还把这些姑娘带到了法国进行表演。他在中国开办公司,出售服装,几乎中国的各大商场都销售过或者还在销售“皮尔•卡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它如此眼熟的原因。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80年代盛行的喇叭裤、蛤蟆镜、大鬓角,这些风靡一时的装扮都不能排除卡丹最早的启蒙作用,正是他刺激中国人恢复了对美的追求,对时尚的接受。

  经过仅仅30年,中国人对时尚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已经知道并不是只有“皮尔•卡丹”才是洋品牌,还认识了CHANEL、LV、DIOR、GUUCI等真正的顶级“洋品牌”。但是这毫不妨碍中国时尚界对皮尔•卡丹先生的敬意。

  2006年10月14日,84岁的皮尔•卡丹带着他的2007年春夏服装来到了北京,在北京时尚新地标——世贸天阶举行2007春夏时装发布。也是在这一天,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为了感谢皮尔•卡丹对于中国时尚界作出的杰出贡献,特别颁给他“时尚大使奖”。

  10. 1979年5月14日,北京电视台正式试播。它伴随着一代代北京人成长。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1979年5月14日在新街口外大街14号,北京电视台开始正式试播。从北京电视台第一次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开始,就伴随着一代代北京人成长。建台初期工作人员不足50名,只有编辑部、技术部、台办室三个部门。

  在一个由洗手间改造的演播室里,北京电视台第一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吉天旭、丛薇是建台开播的第一代主持人。丛薇老师还曾清晰的回忆起这个她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她用小小的、挤挤的和汗流浃背这几个词形容了北京电视台的第一个演播室,而且这个用洗手间改造而成的演播室,楼上仍然卫生间,还经常往下滴水,每次做节目,大家先要在演播室内接个水盆才能开工。北京电视台的第一位男主播吉天旭还清楚地记得开播的第一天,演播室里又热又闷,相声大师侯宝林来参观时说:“太热了,以后再也不敢来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电视台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

  而今天矗立在CBD的北京电视台新址,我无数次地路过,从外观上看,大楼漂亮但不张扬,可走进里面却很现代,一些都是那么井井有条,开放式新闻演播室、多功能演播剧场,具备制作播出15套自办节目和HDTV高清电视的能力。我看到,电视台里工作人员们都是匆忙的脚步,忙碌中透露着北京电视台的朝气与责任感。

  30年前,北京电视台的出现,使人们多了一种获取新闻的方式,多了一种享受娱乐的方式,《四世同堂》、《渴望》等一批优秀电视剧都是通过北京电视台走进了千家万户;30年后,北京台正以全新的面貌、众多主持人熟悉亲切的声音,给您讲述新的精彩。

  11. 1979年7月,我国第一张激光照排系统报纸样张在北大诞生,汉字印刷术“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印刷业仍延续着铅与火的时代,一般图书从发稿到出书要在出版社压上一年左右,当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输出问题。如果这个项目研制成功,图书的出版时间将减少为一个月甚至更短,这无疑是中国印刷业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通过一个科研项目发明一项技术,再用它来改造一个行业,王选最终决定跨越二代机和三代机,直接进入第四代激光照排机的研究。

  1975年9月,王选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了“人”字的第一撇。这是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而王选所率领的北大科研组也因此得到了国家拨给的100多万元经费。对此,许多人表示非常不满,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助教凭空想象出来的数字游戏。甚至觉得投资100多万元对于国家来讲简直是巨大的浪费。当时,外界对于王选的质疑声非常多,当王选心中却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把激光照排机研制出来。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就闯进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英国蒙纳公司。

  这可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蒙纳公司在1976年就发明了第四代激光照排机,并很快成为商品,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生产西文激光照排机的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两家生产排版印刷设备的厂家之一。它的出现也成了王选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形式后,王选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站在市场的前沿,与国际产品争高低。一定要在1979年中国举办展览会之前,输出一张报版样张。

  1979年7月27日,我国第一张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终于在未名湖畔诞生了。兴奋的王选拿着他的科研成果几乎跑遍了所有的报社,但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终,在1987年《经济日报》成为了王选激光照排技术的第一家签约报纸。1989年王选的激光照排机定款数额直接突破一亿元大关,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所有来到中国的外国照排厂商全部退出了中国。

  记得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上,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会想起王选,就像你每天用电灯的时候就会想起爱迪生一样。

  12. 1980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在京挂牌,结束了中国民航没有配餐企业的历史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大家都知道,如今我们坐飞机都会吃到美味可口的飞机餐,但您也许不知道,专门提供航空餐饮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竟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而说起这家公司的创建历史,我们还要从现任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1978年的一次大陆之行谈起。

  1978年12月23日,三十岁的伍淑清第一次从香港来到内地。在开往广州的火车上,伍淑清从广播里听到了邓小平的声音,她记得很清楚。邓小平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而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伍淑清的脑海里。

  1979年,伍淑清带队到内地作具体考察,经过十多天的考察,她返回香港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伍沾德建议,到内地去投资发展。这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是做食品行业的,考虑也许可以把做食品的经验和中国航空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由此,当时民航局的沈图局长和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协商、谈判。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在合资航空食品公司具体报批当中,国务院甚至连续三次召集各有关部门,对合同上的21项条款逐一斟酌。有一次,甚至从头天晚上10点一直谈到第二天早晨6点。

  在谈判过程中,沈图把准备和香港一家食品公司合资搞航空食品的事情汇报给了邓小平。邓小平说:你要了解一下,你的合作伙伴懂不懂得做面包,做出来的面包掉不掉渣。不懂得做面包,做的面包掉渣,就不要谈了。话传到伍淑清那里,伍淑清当时就觉得邓小平考虑的问题非常务实,非常实事求是。

  经过数轮洽谈,双方最终决定合办航空食品公司,总投资约600万美元。在通过有关部门审批后,便有了中国的“001号”合资企业。经过了短短半年时间,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了装修厂房、购买设备、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1980年5月1日,伍淑清和中国民航合资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个公司的成立和运行,结束了中国民航没有航空配餐企业的历史。

  13. 1980年6月,建国饭店破土动工,古老北京城第一次出现星级饭店。建国饭店是北京的一座地标建筑。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市只有7家涉外饭店,床位数有5200张,但能达到接待标准的只有1000张,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外国客人下了飞机,不去酒店,而是先直奔景点游览,玩够了,晚上再去饭店等床位。更夸张的是,如果北京实在没有地方住,接待人员就把外国客人送往郊区或是天津,甚至再送上飞机住到南京、上海。更有甚者,

  还有一次美国方面表示,有17万美国人希望来中国旅游,有关部门一听,太好了,可再一想,哎呀,住宿问题没法解决,还是先来2万人吧。

  很快,游客住宿难的问题惊动了中南海,邓小平同志为此批示:“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小平同志算了一笔账:一个外国旅游者,如果在中国消费1000美元,中国一年接待1000万旅游者,就有100亿美元的收入,这可是笔不小的数目啊。

  于是,从1979年1月起,我国开始和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10多个家的公司进行会谈。最终,北京市旅游局与美国陈宣远集团敲定:各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建国饭店,其中外方占股49%,中方占51%;双方合作经营十年。10年后怎么办呢,规定,十年后,中方只需花一美元就可买下外方所有股权。这个条件显然对中方十分有利。1980年6月,建国饭店破土动工。古老的北京城第一次出现了星级饭店。如今涉外饭店、星级饭店时尚的外观、气派的大堂,都超过了当初的建国饭店。但建国饭店,在外国人看来,还是北京的一座地标建筑。

  14. 1980年,刘桂先夫妇创办了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饭馆,她作为第一代个体商户代表载入史册。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我手上的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北京第一家私人经营的“悦宾饭店”。而经营这家饭店的主人就是十几岁离开河北老家来北京谋生的刘桂仙夫妇。

  1980年2月,一家侥幸经营了20多年的夫妻客店成了《人民日报》的报道对象,当时的报道这样写到:人们需要这样的“夫妻客店”。

  也就是这样一则短消息,让刘桂仙格外心动。于是,她经人指点去东城区工商局办执照。一进门,刘桂仙刚说明来意,工商局的人就告诉刘桂仙说:“没有营业执照不能开店,办个体营业执照又没有政策,也没有任何指示。”于是,刘桂仙天天去工商局,最后终于感动了副局长靳云平,同意选择刘桂仙家的饭馆作为试点。

  一时间,刘桂仙开店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听到有人要开个体饭馆,一个记者冒充炊事员找到刘桂仙丈夫郭培基套近乎。郭培基以为是同行也就没有了顾虑,说出“开店碰到没粮没油没政策”的苦衷。不久,记者写的新闻被广播出来,这可把听到广播的刘桂仙给吓坏了。在屋里是坐立不安,生怕自己会捅出什么篓子,可谁成想,没过多久,刘桂仙竟意外的收到了一个粮本。原来啊,这则新闻广播后,工商局的干部说服了东城区粮食局,并给刘桂仙拿到了粮食批条。

  一场虚惊过后,刘桂仙夫妇将饭馆定在“十一”开张,夫妇俩决定在9月30日中午先试营业,《北京晚报》的一个记者不知从哪儿打听来的消息,把夫妇俩的小饭馆就要开张的消息写了一篇两百字的文章,标题是《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开张》。这条消息立刻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群众。当晚,许多人慕名来到饭店。这天晚上忙的满头大汗的刘桂仙没有成想,自己的饭馆竟在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饭店开业后,“个体第一家”的名号引来了很多食客,但也遭到很多敌视和风言风语。公安局也私下调查起了刘桂仙夫妇。因为不堪忍受种种压力,刘桂仙最终关掉了饭店。本以为开饭馆的这段小插曲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就在那年春节的前几天,自己的家里竟然来了两个尊贵的客人。1981年春节,姚依林、陈慕华到刘桂仙家拜年,告诉她不用害怕,有国家支持。而姚依林看了餐馆的菜单后,更建议刘桂仙别光做热菜,弄一些可以下酒的凉菜,这样既可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又可以多赚钱。

  两位领导人走后,刘桂仙当即就放了半个小时的鞭炮。半年后,夫妻俩用赚到的钱在距悦宾饭店200米的地方买了房,开了“悦仙”饭店。20多年后,刘桂仙坐上了“奥迪”,创建了洪喜木业公司,还在京郊盖了座仿古的四合院,刘桂仙的名字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个体户代表载入史册。

  15. 1980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丰台设立了装瓶厂,这是世界500强企业进军中国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北京百姓60年60个感动瞬间(一)

  可口可乐,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饮料,今天我给您讲讲40年前,它到北京初来乍到的故事。1977年,长期在海外工作的佟志广回国,进入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工作。一个盯准中国市场的美国商人马丁找到了他,诚恳地表达了可口可乐迫切希望进入中国的想法。

  佟志广非常疑惑,因为当时他自己就很不习惯这种怪味饮料,不就是水加上点儿糖嘛,可卖得又不是糖水的价格,另外可口可乐里还有种说不出来的中药味,远远不如北冰洋汽水喝着舒服痛快。可口可乐能在中国成功落户吗?佟志广很是怀疑,不过让他最终决定将可口可乐引入中国,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份非常权威的报告,说外国人只认可口可乐饮料。随着改革开放,来中国、来北京的外国人是越来越多,就算是出于给外国朋友提供些服务,引进可口可乐也很有必要。

  就这么着,1979年可口可乐正式进入中国,外国人在中国喝上了他们喜欢的饮料。这事啊,在国内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但在国际社会上却产生了轰动影响,因为西方国家从小小的可乐罐里,接收到一个重要信号——中国真的开放了。1980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丰台的五里店设立了装瓶厂,这一风靡世界的饮料就算在中国安家了。这是世界500强企业进军中国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40年前,可口可乐进京,仅仅是把中国、把北京当成了世界性旅游胜地,40年后的今天,可口可乐成了百姓最喜爱的饮料之一,不知道是这种怪味饮料改变了我们的胃口,还是我们的口味更加包容了。但也许真的有一天,就像佟志广老先生说的那样,某个中国人也把美国人的胃口改造过来,专喝中国的醋。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