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召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 16:42  新浪财经

  坚定信心  抓住机遇  突破创新

  ——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召开

  9月3日上午,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第二专场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创新部主任李伏安、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马雁、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专家卢波、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丰习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了精彩演讲。同时,皮尔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周缘昕就“应用生物特征减少经济损失”话题也再会上作了精彩报告。

  与此同时,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代表、国内各商业银行总行和地方分行相关部门高管和代表、知名电子支付企业高管和代表等近400人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就“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相关话题行了深入探讨,充分探讨了在全球经济体制面临严峻考验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的整体战略,在强调金融创新的同时应把握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

  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格局,这一金融危机的到来给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反面经验教训。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银行应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切实转变经营理念、业务结构和体制机制,同时也要积极开拓业务新领域。众所周知,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它能够给金融体制、金融调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同时,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新的风险,使金融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金融系统呈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这不仅仅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产业整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充分印证了我国现有经济体制的强大生命力,我们一方面要深化体制改革,突破创新;另一方面更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加强管控,从而在新的经济浪潮到来时实现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

  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经济稳定是我国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求稳的基础上金融创新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现状,我国的金融创新必然要采取分阶段创新的策略。随着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分业经营的出现,风险管理体系必将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道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更紧迫的任务则是如何做好过渡时期的风险监管安排。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与管理技术,本着“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采取逐步的、分阶段的策略,构筑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深化体制改革,寻求突破创新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要在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进行彻底的革新,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金融创新进行立法,从而为我国金融产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纵观金融产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创新会制造出新的风险,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创新的同时又要规避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加强风险监控,而过度的风险控制又会导致收益的降低,因此在这两者之间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增多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带来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对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我们必须首先进行制度创新,同时加强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从而积极应对更为复杂的金融风险局面。

  在全球金融产业格局多变的今天,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足以为我国金融创新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肯定,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的召开则恰为我国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提供了一次缓步思考的机会,为推动整体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