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技传薪火 创新铸百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7日 15:58  人民网

  1

  翻开大庆油田发展史,每一页都记载着科技创新的足迹。支撑科技大庆的是日益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

  2

  解读大庆油田科技进步史,每一页都诠释着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与执着探索。支撑科技大庆的是那些“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科技工作者

  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技大庆任重而道远。大庆油田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必须打好高科技新会战,占领世界油田开发的制高点 大庆,一块外国人眼中贫油的土地;而今,开发建设了50年大庆油田,依然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

  动力来自哪里?奇迹何以创造?

  大庆油田的回答是:科技传薪火,创新铸百年。

  50年来,几代大庆石油人传承科技的火炬,高举创新的旗帜。他们以“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精神,一次次挑战科技极限,一次次勇闯世界难关。

  科技发现了大庆油田,科技发展了大庆油田。

  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把“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同“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成果,共同誉为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

  2007年12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庆油田领取了我国工业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这是对大庆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最高肯定,是颁给几代石油科技人的最高荣誉。

  翻开大庆油田发展史,每一页都记载着科技创新的足迹。支撑科技大庆的是日益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

  可以说,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科技进步史。

  50年来,大庆油田始终把科技进步放在企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在长期的开发实践中,形成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储备一代”的科技创新体系,始终坚持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共取得科研成果8254项,其中国家级98项,省部级607项,获得国家专利2357项,不仅对我国石油工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世界石油科技领域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人们依稀记得,2003年春天,在大庆油田科技大会上,奖励技术创新突出贡献获得者赵国忠、任延广每人一辆小轿车,在油田引起强烈反响。而今天,重奖科技人员早已不是稀奇事了。

  课题制、重大贡献制重奖制、员工重大贡献命名制、创新成果及推广效益回报的全过程激励机制以及技术专家与学术带头人评聘制等一系列激励办法,使人力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得到优化,激活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

  大庆始终把目光瞄准了采收率。“所有技术攻关,只要能提高采收率,我们都要开展。”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总地质师隋新光说。

  因为,大庆石油人深知采收率的重要。有研究表明,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如果采收率提高5%,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如果能在室内研究中找到一种采收率提高10%的方法,其效应等于放了一颗原子弹……

  能将采收率提高到50%的聚合物驱油技术,整整花费了大庆油田30年的时间。聚驱技术1964年投入研制,20世纪70年代进行室内试验,80年代完成矿场试验,90年代进行工业化试验,1996年才投入工业化应用。“一般来说,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成熟,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现在我们要将它缩短到5年。”隋新光说:“2012年,我们要让一部分做了先导试验的项目进入工业化应用;泡沫驱、微生物驱油是2012年才能成熟的储备技术,现在正在研发。”

  目前,大庆油田水驱技术、聚驱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已经系列化、配套化、集成化,走在了国内外同行的前列。

  解读大庆油田科技进步史,每一页都诠释着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与执着探索。支撑科技大庆的是那些“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科技工作者

  资源有限,科技无限。

  大庆油田能够持续稳产高产,靠的就是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几代油田人手舞科技“利剑”,敢为天下先,不断攻克技术“瓶颈”,破解技术难题。

  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经过一系列艰苦探索,对当时国际普遍认可的“均衡”开采论和“温和注水”开采论提出质疑。他们潜心研究,不仅要熟知底层厚度,油层几许,埋藏多深,以及油水如何运动,如何分布,还要把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送往实验室加以测定。无数个日日夜夜,油田科技工作者们深入施工现场,逐井取样化验,分析数据。夏夜,蚊虫成群,一巴掌打在身上,满身是血点;冬季,帐篷里结满了冰,冻得人们筛糠般打冷战……

  第一个稳产高产的10年,就是油田广大科研人员用1000多万个数据支撑起来的。王启民提出的“六分四清”和“分层调整”理论,为大庆油田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原油产量跃上了5000万吨台阶。

  经过一次采油靠地层自身压力把油“顶”出来以及二次采油向地下注水把油“挤”出来两个开采阶段后,大庆油田开始储备研究三次采油技术,靠化学剂把油“洗”出来。

  然而,国际专家在对大庆油田进行一番勘查后认为,大庆油田根本不适合三元复合驱技术,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你们还是把表面活性剂驱彻底忘掉吧!”

  这句话,如同一团阴云萦绕在大庆人的心头,却丝毫没有阻挡他们探索的脚步。

  1990年,三次采油硕士研究生杨振宇毕业后,一头扎进图书馆,苦苦寻找适合大庆油田的活性剂配方。“攻破”8万多个试验点,当0.1毫米厚度的试验记录纸堆成了几米高时,他终于找到了适合大庆油田的活性剂。

  正当人们为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前景欣喜振奋时,另一道巨大的难关再次摆在面前。

  试验所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均是价格昂贵的进口货,巨额的成本让三元复合驱技术一度陷入低谷。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不但能做到,还能做得更好。我们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制和生产表面活性剂!”这个勇挑重担的小伙子,就是1994年毕业的精细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伍晓林。

  一次,在做实验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异现象,实验结果与常规的规律不一样,分子结构不一样,在理论上也解释不清楚,同事认为是样品配错了,劝他不用管了。但伍晓林却认为,错有错的道理,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最终,这次“意外”促成了主导产品——组分单一活性剂的诞生。

  3500多次实验,2100多次修改后,伍晓林终于破解了“密码”,创立了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合成路线。

  国字号表面活性剂用于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仅一个区块就比进口驱油剂节约1.47亿元。杨振宇,伍晓林,这对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双子星”,携手创造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当年研制、当年工业化生产并投入应用的国内外三次采油的奇迹。

  他们是大庆油田科技创新的年轻队伍中的代表。至今,像王德民院士、新时期铁人王启民这样的科技领军人物依然战斗在科研一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技大庆任重而道远。大庆油田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必须打好高科技新会战,占领世界油田开发的制高点

  众所周知,大庆油田在创造出持续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的世界奇迹之后,主力油层采收率已经达到惊人的50%以上,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勘探开发面临世界级难题。

  于是,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大庆油田还能采多久?大庆油田会成为第二个巴库吗?

  2008年,经过一番论证之后,大庆油田再出惊人手笔:到2010年油气当量稳产到4200万吨以上,到2020年稳产到4000万吨以上;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用科技换资源”的高科技新会战全面打响。

  科技攻关的每一个进步,都将带动油田开发向新的高地挺进。

  ——正在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主导试验区应用的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将使油田综合采收率提高至69.66%。

  ——被誉为四次采油技术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已超前储备,将使采收率在三次采油之后进一步提高,有望成为油田开发后期的主要接替技术。

  ——大庆油田勇于向低、深、难领域进军,进入新世纪,在长垣外围、海拉尔盆地、松北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了大发现,累计提交三级石油储量14.5亿吨。

  ——打破在砂砾岩中找气的认识局限,瞄准火山岩这一勘探禁区,破译了深层火山岩的“开启密码”,发现我国东部第一大气田庆深气田,圆了大庆人的找气梦。

  ——手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田开发技术,大庆油田人叩响了异国油田开发的大门,在参与国内国际勘探开发、技术服务和石油贸易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这一切将无可争辩地证明,实现4000万吨持续稳产、创建百年油田,科技创新将为大庆油田再一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