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大庆特色的表活剂正式问世。通过几年的系统攻关,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经过检测,总体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用于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仅一个区块就比进口驱油剂节约1.47亿元。
但是,对于习惯了超越自我的大庆科技人员来说,不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直至完美,已经成为他们蕴藏于内心深处的精神特质。
面对已取得的成功,科研人员没有停止超越的步伐。目前使用的多为强碱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这一技术仅适用于一类条件较好的油层,对于地质条件差的二类、三类油层,该技术效果并不好。而且,试验结果显示,强碱表活剂对地层有伤害,对举升工艺和污水处理亦有影响。伍晓林又带领他的团队投入到弱碱化研究上来。
当时,国内外专家几乎都认为,烷基苯磺酸盐不可以弱碱化。他们的理由是:美国的产品只有强碱的,没有弱碱的。这时,伍晓林再一次没有服从权威。
“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能有?这是什么逻辑?!”伍晓林现在回忆起往事,还有些愤愤不平。
2002年,第一批小试产品出来了,投入工业性矿场试验,效果不理想。原料成为制约三元复合驱的“瓶颈”。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项目组经过了无数次的分析研究,终于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妙手偶得之”。一次,在做实验的时候,他的同事忽然发现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异现象:实验结果与常规的情况不一样,用以往的理论也解释不清,以致科研人员认为是样品配错了。
但伍晓林却敏感地意识到,“错自有错的道理”,一定要搞清楚才行。
“一个小的‘不合逻辑’的细节,往往蕴藏着一个重大的创新和发明。理解了错误,也就实现了超越,超越了权威,超越了前人,也超越了自己。”伍晓林对记者说。
正如伍晓林所料,正是这次“意外”发现促成了主导产品——组分单一新型弱碱化表活剂产品的诞生,突破了这一被人称为“禁区”的项目。
“这实际就是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就是要敢于突破禁区。”驱油剂研制项目组组长张国印对记者说。
作为大庆油田表活剂研制的技术骨干,张国印还高兴地告诉记者,大庆无碱表活剂研制已经进入试验阶段。
短短几年的时间,从表活剂国产化的开工试研制到最终的工作化生产,中间不知道凝聚了科研人员的多少心血与汗水,他们一次次的超越权威,一次次的超越前人。在三元复合驱核心技术上原来处于世界落后水平的大庆,现在却成了世界的领跑者,这让许多外国专家不愿相信。
“在重量级的SPE(世界石油工程学会)年会上设立了大庆专场,让大庆的科技人员介绍表活剂研究,许多国家的专家都来听我们的报告。这着实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伍晓林自豪地说。
宜将剩勇追穷寇,超越自己,才能走向未来
三元复合驱技术研发的成功,为大庆油田带来了世界声誉,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悉,“十一五”期间,三元复合驱技术作为油田开发主导技术全面推广后,5年内仅主剂一项就可为油田节约开采成本30亿元。
但是,超越无极限!
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存一代”的构想,大庆人没有满足在三元复合驱上的成功,开始瞄准“三采”技术的未来,在致力于开发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发工作。
“产品可以买,核心技术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如果靠大规模引进,关系到国家石油安全的三采核心技术势必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在大庆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是类似于这样的表达。
微生物采油,是当今世界采油技术的前沿领域。据悉,美国一直在进行各种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并在世纪之初制定了一套研究计划。英国、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开始进行研究。
美国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油层渗透率低于50毫达西时就不适用微生物技术进行采油。而大庆油田的油层渗透率却低于25毫达西。
“很明显,按照权威理论,在大庆,是不适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微生物采油实验室主任李蔚博士说。
这一次,勇于超越的大庆人再一次没有迷信权威,盲从前人。结果,也再一次证明,权威是可以超越的,前人是可以超越的。
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3年,做了大量的实验,在此基础上突破了该项技术瓶颈。近一两年有大的突破 有可能使用生物表活剂替代化学表活剂,从而实现三元复合驱的弱碱化甚至无碱化。
在微生物采油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被分门别类的瓶瓶罐罐,被分别标记着“嗜蜡菌”、 “嗜胶菌”等标记,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无穷的微生物世界,而不是一个油田的研究室。
大庆人从事微生物采油,起初更多地是为了节省成本。由于弱碱化原有原料来源不足,所以他们想借助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出新的表活剂来进行弱碱化。但后来的结果超出了大庆人的预料。尤其是在筛选出以原油为碳源的菌种后,更是改变了以往以糖类、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碳源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由于微生物作用于原油后能够代谢出有机酸,从而能够提高大庆原油的酸值。所以将微生物技术与三元复合驱技术结合起来应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能够在原有三元复合驱的基础上将采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
“采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后,大庆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将有望达到70%-75%。”采收率二室主任工程师侯兆伟说。
侯兆伟,一个“解决了微生物采油机理从定性化到定量化跨越的世界级难题”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过去微生物采油界一般认为,原油经过微生物降解后,“长链烃生成短链烃”,现在他们发现,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是一个生物氧化降解过程,这就需要只对降解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在机理研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为防止微生物将原油降解成其它产物,科技人员还对微生物进行特定功能的训化,让其能够“选择性地只降解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组分”。
目前,大庆已经成功开展了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基本可以做到控制微生物只降解原油中的重质组分。
“想让微生物吃什么,它们就吃什么。这个突破在世界也是领先的。”伍晓林说这句话时,显得非常地兴奋。
伍晓林对未来的天真设计是: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将地底下剩余30%的原油以天然气的形式开采出来。当然,他也坦承,这还只是一个设想,即便实现,也是在几十年之后,需要许多人的努力。但是,看得出,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大庆的科技人员来说,他们始终相信这样的价值观——资源有限,科技无限!
而化有限为无限的,正是勇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己”的“三超”精神!(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