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东琪: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3日 10:02  新浪财经
陈东琪: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2009年7月23日,由《福布斯》中文版携手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渝中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福布斯中国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在重庆市渝中区召开。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新浪财经 梁斌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7月23日,由《福布斯》中文版携手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渝中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福布斯中国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在重庆市渝中区召开。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陈东琪:国务院在今年2月3号文件中指出,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的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当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是西部重要的增长极,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这是3号文件的定位。中央在3号文件当中对重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目标,到2012年重庆按照3号文件讲的,重庆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地区的较高水平。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GDP生产总值能耗比07年下降20%,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达到二类。这是2012年的目标。到2020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为了实现这两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的目标,3号文件向重庆市提出了五个加快推进和五个着力,四个坚持和五项战略。

  为了贯彻落实3号文件,抓住新起点上的改革和发展机遇,我对重庆的未来发展提出五点想法。

  第一点,要加快发展步伐,实现持续性好的快速增长。我们知道今年全国经济有望达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8%左右的目标,刚刚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的指标,虽然一季度只有6.1%,但是二季度明显的加速增长,二季度达到7.9%,应当说是一季度结束了从2007年三季度开始的这一轮的经济的下调。大概这一轮的下调时间非常短,只有六个季度,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每一次下调的时间都会有三年或者更长时间,比如上一次我们调了6年。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经济,特别是东南沿海两个三角,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中央国务院在去年10月份以来积极的,采取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妥当措施,调整了经济政策取向。第一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原来的稳健的财政调为积极,货币政策又从紧调为适度宽松,到现在来讲不到10个月的时间,这个政策具体的操作应当说是非常宽松的。这次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和98年那一次不一样,那一是次积极财政加稳健货币,这次两个都放松了,所以这个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个内容和98年明显有大的变化。

  第二个这次提出来一揽子的经济促进计划,虽然4万亿,每一年2万亿,实际上不止。这也是98年那次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所不能比的。第三点这次是对产业发展明确提出了调整振兴十大产业的发展规划,而且对新能源,对生物产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划,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产业的振兴来实现推动,实现保增长,保就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第四个我们看到这次的政策当中,包括价格、财税在内的改革,当然也包括金融方面,我们觉得最近不到8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的措施应当说是与以往比起来是最多的,刚才黄市长讲到金融GDP,我想我们去年10月以来全国层面的发展是在加快的。所以这一连串的政策实施到现在,现在是7月份,还不到10个月的时间,效果非常显著,总理在年初讲的要实现在全球促使经济率先回升,我认为这个目标能够达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讲,今年要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我看也能达到,提出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我看也有把握实现。因为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虽然一季度只有6.1%,二季度只有7.9%,但是他是结束了下降的趋势,而且二季度比一季度向上的加速度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今年下半年两个季度面对的是去年比较低的基数,去年三季度是4.9%,四季度是6.8%,而明年我想在今年的货币供应量、信贷和最近的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的步伐加快,以及公共投资之后的私人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同时流动性加快带来了各类市场的活跃,我想明年的经济会延续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加速的这样一个情景。

  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见底以后在二、三、四季度有可能实现逐步加速增长,率先走出低谷,进入全面复苏。这对中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重庆从2002年的2.422%降到2.138%,六年当中重庆减少了0.23个百分点,占全国的人口。这主要是重庆市的总人口规模有所缩小,五年当中共减少291万人,说明我们的劳动力和人口的外迁的速度是在加快,当然也说明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的下降带来自然增长的下降。而重庆的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02年的1.6%,提升到08年1.7%,这说明重庆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快于全国的增长,但是重庆的人均GDP在全国排位从02年的18位,下移到08年的19位。尽管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从02年的75%提升到08年的79.4%,尽管还是有提升,但是08年还是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20点左右,这样看要达到中央要求重庆人均GDP,在2012年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任务是非常艰巨,因为别的地方也在加快发展。所以重庆我认为更应当强调加快发展,我们要讲科学发展,但是发展还是有一个主次,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更应当强调重视平稳的、持续的较快增长,对后发地区来说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一切也无从谈起。所以中央国务院要求重庆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虽然是一个短期的一个目标要求,但是我想也是利于我们长期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第二点建议,要实现科学发展、绿化发展。重庆具有四大一少的特点,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这几个特点集于一身。重庆实现加快发展要讲科学,但是我认为和别的省份相比,和别的直辖市相比更应该注意几点。第一是要解决更为突出的二元结构矛盾,因为我们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接近3000万的人口,必须更加注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城乡一体化当中发展,我想这是为什么中央把重庆选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改革试验区,因为它既是一个直辖市是一个大城市同时它又有很大的农村特点,这个二元结构在重庆来讲非常明显,也可能重庆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我们看重庆大概就能看出全国的这样一个二元结构的特点。加快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此3号文件要求重庆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要求重庆更为重视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第二是要解决不平衡的产业发展结构,到08年重庆的三、四产业结构基本上和全国平均水平一致,一产全国和重庆都是11.3%,三产全国40.1%,重庆41%,重庆服务比重略高于全国,并不是因为重庆服务业比全国发达,而是因为重庆的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偏低,要做到以工促农,如果工业化水平不强,促农就没有基础和力量。所以我认为重庆今后还是要牢牢抓住加快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要坚持工业和服务业两条腿走。

  这不同于其他三个直辖市,这是重庆的一个特色。三是要加强调整改善工业结构本身,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工业化的升级。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对他的改造任务比其他直辖市的任务要重,但是从长远来看重庆又不得不发展现代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这次高新技术产生也是危机之后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很重要的产业。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四是要更加注意绿色发展,由于重庆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上游,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既要考虑自身的快速增长和自身发展,又要考虑不影响下游地区的健康绿色发展。因此重庆在两个目标阶段当中都专门明确了减排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了第五个战略,就是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并要求重庆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森林城市,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也是一个战略安排。这个要求很高,对重庆是一个挑战,但是我想也要看到这也是机遇,因为在需求不足的经济发展当中,本身需求的创造,包括节能、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创造新需求,带来新增长。

  第三个建议是大力发挥人力资本对重庆未来快速发展更大的贡献作用。重庆最近几年来的人口增长在减弱,自然增长率只有千分之3点8,在全国排位第十,低于全国增长5.08的速度,但是我发现重庆人口的平均年龄较低,劳动年龄人口相对规模较大,而且存在着动态扩大趋势。中央要求重庆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加快培养和引进多层次的高素质和全国型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模式的创新来推动重庆经济的发展。

  第四个建议,创新开放思维,拓宽开放方式,走出一条扩大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与东南沿海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思维观念上都受到一定的约束,重庆目前也受这个约束。从02-08年重庆的进出口贸易从17.9亿增加到96.2亿,占全国比重从0.29%提高到0.38%,但是人口GDP占全国比重相比这个比重要低很多。这说明重庆开放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放是发展的重要元素和动力,不开放就会落后,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重庆要快速发展应该在开放上做更多的文章,所以3号文件要求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以重庆北部新区和保税港区建设为龙头和平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国际贸易大通道。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各国各地的开放空间限制被缩小,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平台和方式实现对外开放。对重庆来说更应该注意处理好外向和内向的关系,这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过度的外向危险也很大,我们应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向度,但是首先需要调整改善外向度的结构,要降低过渡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抽象型外向度的,但是如果我们是由技术造成的,而不是由资源创造,是由服务外包方式创造,而不是由一般资源创造,那么这种外向度不但不应当降低,而且应当提高。我个人认为重庆有条件大力发展服务出口,包括服务外包,我个人认为从全国角度来讲今后促进服务外包跟服务业的发展,应该也要像促进工业这样一些发展采取的政策措施一样,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服务和其他人力资本创造的产品的外向度。我认为发展外向度,对重庆来讲十分重要。

  第五点建议,利用欧美金融危机,国内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步伐加快的新形势,重庆面临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极好机遇,刚才很高兴听到了黄市长关于金融GDP的这样一个设想,打造金融中心,要构建金融发展体系和网络服务平台,要建立大金融、中金融,小金融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民间金融,这一点在东西部,我想重庆经是责任重大,要发展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包括必要的金融衍生品。尽管这次金融危机大家对金融衍生品谈虎色变,但是我个人认为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发展应该说是严重不足的,这也是中国的金融效率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个人认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在中国要在法制和相关制度建设条件下加快发展,重庆有条件,有这个必要。

  五是要发展多种金融业态,包括多种行业的金融,土地金融。六是要努力吸引全国全球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集团来重庆落户,形成金融竞争和金融配套产业发展体系,我们老是讲两个三角的工业和其他的制造企业的产业配套,我想金融中心要在重庆来打造金融本身的行业配套服务体系是很重要。七是要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通过扩大金融人力资本促进重庆的金融中心快速发展。全球在欧美金融危机以后,金融的蛋糕不会缩小,而只是欧美的比重可能会降低,增长速度会下降,而对中国来说,对重庆来说在全球的金融蛋糕当中,我们贡献份额应当是增加的,增长速度和相对规模都应该是上升的。我们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比人们的预期要快,人民币国际结算范围在扩大,将为我国金融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创造重要的历史上所有的条件。这个是全球金融产业布局和全球金融配置的很重要的一个迹象和趋势。从单一的欧美中心向欧、美、亚三级金融中心转变,我国正在利用这次欧美金融危机的机遇加快发展,以人民币为核心金融工具的金融体系,我想这对重庆发展金融GDP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我非常呼吁黄市长刚才的讲话。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我国目前,我国前三年年均GDP增长99.9%,实现了非常典型的持续时间很长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这样一个长期增长趋势,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未来的中长期增长会不会出现下降趋势呢?如果看下一个三十年,下一个四十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前的这一段,GDP年均增长速度略有减速可能是必然的,我们也应当为此做好准备。一是因为我们的基数比较高了,新增一个百分点要有更大的增量规模,二是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增大,三是在国际市场上获取的新增出口空间在变小,四是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过这一轮以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要比前三年更小一些,五是质量型增长替代数量型增长必然要有一定的减速,但是我们不能以英国、美国、德国做参照,更不能以亚洲四小龙做参照,因为他们的人口规模小,我们的人口劳动力规模很大,我们是7.8亿的劳动力产业大军,需求开发空间和生产力提升的潜力,都是世界经济史上从未有的。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大宗消费品,服务的需求拓展将对扩大内需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完成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开发力还有很大的空间,从目前看我国二、三产的比重加在一起还只有88.7%,还有近40%是一产。在非农产业当中,三产就业比重和产值的比重分别占到40%和33.2%,我们还不能达到欧美非农产业95%左右这样的一个目标,但是进到80%左右还是可以预期的,从城市化角度看我们去年只有45.68%,我预计到到2020年达到60%,都是可能的。就是未来12年我国还有20%左右的空间,未来30年,特别是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几年,作为后发经济体,重庆的未来前景,我认为更是值得期待。由于时间我就谈这五点想法,谢谢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