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1日 16:54  新浪财经
图文: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吴晓波:大家下午好,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参加这样的论坛,并且用研究企业成败的主题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在中国的商业界讲到成功大家总是津津乐道,有很多偶像和领袖的故事,传奇和神话。但是我们谈到失败的时候,往往讳莫如深,往往不是一个吉利的话题。但是在商业里面成功和失败同时都在发生,对于所有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避免了失败,失败像影子一样永远追随在他们的身后。

  今天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关于中国式的企业失败。我分四个主题和大家讲,第一我们研究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第二看看当前中国的商业环境当中,有哪六个特点。第三我们看一下中国式企业失败的五个类型。最后有六句格言和大家做分享。

  我们先看一下数据的对照。今天我们演讲的时间点很有意义,我们纪念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要迎来共和国建国60年这样的时间点。从1949年以后,中国成为日渐强大的大国。60年以来以1978年分两段,1952年中国搞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中国在和平当中持续发展的国家,但是在亚洲地区来看,它和其他的国家相比我们经济成长的速度低于全亚洲地区。只有到1978年以后,这里看到的数据是1978—2003年的数据,我们成为前全亚洲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03—08年中国经济仍然在高速的成长。在亚洲地区有两个国家的对比非常的有意思,就是中国和日本。

  中国基本上在30年的时间,一个国家从世界经济的三流国家变成了一个一流国家。很多专家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中美对决的年代。同时我们看到了中国是全球企业失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数据来自于中国社科院的统计数据。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40%的企业创业阶段就宣告破产,80%的企业在十年内消亡,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就是7—8年,所以中国是一个企业失败率非常高的地区。我们相比看到日本的企业平均寿命有12.5年,是我们的四倍,美国的平均寿命是8.2年,是我们的两倍。

  这样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时代,同时高频度失败的现象同时发生让我们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中国企业为什么如此速败,机遇和陷井的边界在哪里,企业家素质如何提升?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讨论两个话题,第一就是当一个地区和植物和动物非常容易夭折的时候,我们要研究两个,第一个就是我们说这个地方的土壤和气侯环境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第二就是研究物种本身生命基因是不是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会研究内因和外因。

  我们首先看外因,中国的商业环境大概有6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我们现在所处在的时期基本上是处于一个体制转型期,中国从1978年由一个完全的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国家做转型。到今天我们也不能说我们处在的就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这个时候我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的时期,经过了1992年以后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国家。体制不断的转型时期当中,中国的改革从1978年以后呈现了一个特点,就是从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改革就是一个没有蓝图的改革。

  第二个特点是中国到今天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冒险就有冒险的代价。我接触过很多从欧美来中国考察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他们到了中国以后就有一个很大的感慨。说没有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像中国人这么勇于创业,我们去大学演讲,如果举起十个手向你提问,有九个问你是我要创业,我干这个能不能干。那么多人愿意创业,中国又是充满了商业机会的,这30年在中国企业家身上留下了他们创业的性格。比如很多人喜欢唱闽南歌叫做《爱拼才会赢》,大家唱的不标准,但是唱的热泪盈眶。很多人喜欢里面的歌词,所以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带给了我们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冒险就需要有一群人付出冒险的代价。

  30年来有很多中国的企业诞生了很多战略的理念。比如90年代中期多元化的经营,90年代后期要进入500强的梦想,200年以后所谓的资本经营。这些理念带来了企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很多神话,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多的风险性。

  第三个特点也是具有综合特色,就是各个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强势干预。这样的特点造成什么结果呢?造成的结果是两个,第一地方政府成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中国8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苏南模式,很多西方学者研究了以后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很多我们的政府就像一个公司,像一个无限责任公司。一方面像他这样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带来了企业的高速发展。我记得我93年的时候去广东顺德,当地有中国第二大的家电企业叫做科隆。我去科隆采访的时候,他们镇长说我们当时支持科隆,科隆搞厂区规划的时候,我们没有土地,镇长把地图摊开指着上面的一个小山包,对当时的总经理说我明天就把这个山包炸了给你做厂房。当时我们是一个中央新闻记者的采访团,听了很感动,回去以后经济日报一位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可怕的顺德人”。文章说如果全中国的地方政府都像顺德荣归镇镇长的话敢于炸个山头为科隆做厂房,中国经济怎么可能不发展呢?如果将来这个企业要是属于某个个人,我们就会有很多基层干部想我们当时为什么要炸山头给你,我们当年的付出怎么得到回报?所以各级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强势干预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大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第四个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一个身份歧视。同样做棉纺厂,国有企业一种税收,私营一种税收,外资企业一种税收。一直到今天中国推出铁矿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有那么多的钢铁厂,只有112家有资格直接可以从国外进口铁矿石的。而他进来的铁矿石以一倍的价格卖给国内的私营中小企业。这样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身份歧视造成了同样一个行业里面,不同的所有制身份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这些包括行业的准入、税收的政策、金融政策、进出口贸易、资本购并和垄断开工。这成为了企业失败的一个很特殊的因素。我们知道从2004年以后,中国很多进入到垄断行业的企业,包括到航空业、金融业、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航运业等等,很多民营企业的失败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歧视的原因。

  第五个原因,一直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创业性企业家没有完成他们的职业化改造。我们现在有几代企业家,有的人说有两代,有的人说有三代。在我看来30年来我们只有一代企业家。这里有两张照片。一张是丁磊的照片,一张是鲁冠球的照片。鲁冠球到今年7月份是他创业40年,他们算是几代企业家。如果从年龄来看,丁磊的年龄和鲁冠球儿子的年龄是一样的,从创业角度来讲,丁磊创业了11年,鲁冠球创业了40年。但是他们是几代人呢?在我看来他们是一代人,他们都属于创业型的企业家。在他们的身上有三个特点非常的明显,第一他们都出生于无产阶级,他们创业的时候没有钱。第二他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商业训练。第三个他们所处在的仍然是一个转型的商业社会。虽然他们的年龄是两代们,但是从企业家的创业属性来讲,他们仍然是一代人,这一代人仍然没有完成他们的职业化改造。

  第六个特点也是具有中国性特征的。在中国的传媒对于公司新闻的过度关注。我写过两本大败局,研究了19个公司的失败案例。这是为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我用各种经济学的要素和管理学的要素进行归纳。最后你做出来的统计发现得出一个让你意外的结论,就是在所有的加权系数里面,舆论围攻对于一个企业导致致命性失败的要素是最多的。30年来出现了很多企业家善于利用媒体,放大自己,把新闻媒体当作广告纸对付的企业家。正是这些明星的企业家,不知道媒体对你进行褒扬的同时,也对你产生巨大的后坐力。所以我们看到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有很多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因为舆论的围攻,当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舆论向饿狼一样扑上去进行围攻,导致企业进行失败。

  这六个原因使得中国的商业环境成为了全世界非常奇特的,充满了动荡性的商业环境,我们这里有巨大的商业机会,有巨大的冒险空间,同时也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

  我们接下来看内因。我们从企业家的素质来看导致这些企业失败他们的因素有哪些。我归结为五个类型。分别是激进主义、核心缺失、战略迷失、政商关系和宏观盲视。我们看激进主义,激进主义是中国企业失败最显著的特点。这告诉了我们中国的现代企业家群体基本上处于一个青春期。一个人处在青春期的时候热情万丈,容易头脑过热,非常容易激进。激进主义认为罗马是可以一天建成的,游戏规则是为别人而设计的,但凡拿我们生命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这样的激进主义我们在1990年代以后到今天看到很多企业的失败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90年代当初史玉柱巨人集团的案例我们看到,一群年轻人一夜之间宣布要同时推出30种保健品,请全国人民作证,铺天盖地的轰市场。所以企业倒下去的时候,史玉柱说我是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为什么?第一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第二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第三巨人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第四没有把主业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

  激进主义与当代企业家的素质缺陷有什么关系?我们做一个分析。我们第一可以看到激进主义和他的学历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研究过19个案例,他们的身份都不一样,有本科大学生,经销商,还有教授、发明家、博士、军医、作家,甚至还有哈佛总裁班的学员,但是他们犯的错误非常的相似。第二激进主义者体现的特征是重于进攻,疏于防守。中国企业家都是善于进攻的军人,但是他们在财务安全、人才储备、市场巩固等方面缺乏能力。第三靠直觉而不是靠思考决策机制。第四从来不计算失败的成本。这些失败的成本包括生命、包括财务、包括他们的生命。第五中国企业家的成就动机非常高,欲望很大,我们的成就动机非常大。

  第二个原因是核心能力的缺失。中国很多企业我们研究发现,最后你发觉一个企业规模非常大,可能有10万亿,可能有500亿的销售额。但是他的核心能力是空缺的。最可怕的核心能力空缺就是他技术能力的空缺,以及面向国内市场的创新不足。中国的企业家处在全球最大的一个消费品市场,但是我们企业家其实很少好好研究中国的消费者。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家电行业,中国家电行业是过去30年里面中国重要的明星产业,中国1978年搞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制造业就是以进口替代为主,主要的标志就是启动了吃穿用的计划,家电行业崛起。但是从80年代进口替代的战略,到90年代我们的生产规模到了一定的规模,我们通过民族品牌战略和价格战把跨国公司打垮,90年代中前期中国所有的家电品牌排在前十位都是我们的本土品牌。90年代中下期以后,中国的很多家电公司说自己开发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但是这些所有关于科技的承诺和宣誓都是一种广告的手段,我们继续打价格战。2001年以后中国开始出口导向型,大量的家电不做品牌,不做技术,开始不做营销,而转投给沃尔玛做代购,靠价格的优势和成本的优势,靠大量的出口。2004年以后,家电行业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现在来看这些购并的结果很多是失败的。到今天我们看到了中国家电业有一个名字叫做山寨,我们开始靠恶意的模仿充斥我们的家电产业。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的山寨革命,我们从这条轨迹中国家电企业核心能力缺失的特征。后面有一张照片,这是中国家电史非常耻辱性的时刻,一台彩电靠金卖,一个产品卖出去是卖它的白菜价。为什么会出现对于核心技术的一个缺失呢?有这些原因,这些毛病也是中国家电业那么多年来发展的迷区。对于规模和成本的过度依赖,对于渠道能力的过度自信,对于广告成果的过度迷信,对于市场培育和产业成长的短视和多元化经营的幻想。

  第三我们看战略问题,中国企业失败很大的原因就是战乱的迷失。中国的企业家是全世界企业家群体里面特别喜欢谈战略的一群人。我曾经研究了两个案例,他们是9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战略大师,当过中国的首富。第二个企业倒闭的时候,他企业的规模是1200亿人民币。他们在战略有非常大的远见,他们是商业理论天才的先觉者,他们是自沉整合的大胆探索者,他们是产业报国的热烈执行者,他们是个人道德的严格恪守者。但是他们最终他们掉进了战略的陷井,这些陷井包括做大的陷井,包括多地化实验的失败,包括多元化经营的失败,包括负债经营,包括乌托邦主义的牺牲者。

  我们第四个看政商关系。在全亚洲地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但是在中国政商关系有一个特别的意义,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国家,一直到今天为止,国有资本仍然是非常强大的商业力量。

  第五个中国企业失败的情况就是宏观的盲视,我们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很多企业的失败是有一个周期性的,往往一些年份出现企业集体式倒闭、集体式破产的景象。这些景象和什么有关呢?是和中国经济的宏观周期有很大的关系。今年我们看到了第三轮的开始,2009年如果有一个企业在行业里面规模一样大,如果他们的战略决策不一样,如果有的人走对了路,有的人走错了路,你们看到2013年的时候他们的规模又拉的非常大。其实个人的财富和企业的规模、行业的差距,基本上每到4—5年就有一次重新的洗牌,这个特点在中国的企业史上非常的清晰。

  前面三次我们看到1998年的时候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倒了一大批的企业,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和家电企业出现了雪崩式的倒闭。到了2004年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些民营企业,包括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有1.2万土地的互联网企业,这家企业倒闭的时候只卖到了两块钱。最近2008年我们看到,2008年开始我们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陷入到了危机当中,包括像邱继宝、黄光裕等等,这时候中国两个民营资本最强大的地区,广东地区和浙江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倒闭浪潮。这是最近一轮企业的倒闭,这个对宏观盲视的分析对于我们企业家来讲是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启示。就是你在平时埋头种地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会抬头看天,一定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周期律里面,经济发展有它的春夏秋冬。第二我们做企业的时候,要把企业放在三个周期中进行综合的考虑,他们是企业的生命周期、行业周期和宏观周期。第三企业家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行业,当你了解了这些周期以后,就要学会利用景气的周期,反向操作,弯道超越。今天我们所处在的时间点是一个通货膨胀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时期。从今天到未来的4—5年,其实是中国企业重新利益分配的时间点。对于这些宏观周期的了解对于企业的投资和决策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六句话。我们研究了很多企业失败最后得到个结论,其实一直到今天为止,中国很多企业失败,无论是大的企业、中的企业,小的企业,我们研究到今天发现一个感慨,我们很少看见有高级的失败。即便是1200亿的企业失败,一直到很小的街道小厂的企业失败,他们很多的失败原因就归结于两点。第一就是常识,很多企业的失败是违背了商业的基本规律。我经常开玩笑,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太高他不适合办企业,如果一个人读到博士也难办企业,一个人是智商很高的博士他办企业成功率太低。为什么,因为他太聪明。

  2004年王石在一本书说万科从1984年创业,20年来犯了很多的错误,在管理学找到的所有错误他基本上都犯过。从多元化、团队磨合,财务安全等等都犯过。他说万科为什么能够活到今天呢?万科就是当灾难要毁灭万科的时候,万科突然醒过来了。所以他说所有的成功都是为了避免失败。

  第二句话就是中国家电行业的企业家张瑞敏,他1990年的时候讲了八个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很多中国做企业共同的心声。

  第三句话是德鲁克讲的只有鞋子是真实的。这句话他去世前最后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记者问他对于做企业来讲什么是真实?德鲁克说只有鞋子是真实的。一个企业家你就像很多鞋匠,你有很多数据评价你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真实的就是你能不能做出好鞋子,这双鞋子是不是适合买你那双鞋子的那双脚,产品本质最真实的。

  第四句话就是日本人大前研一说的,他前后100次来到中国,他说中国人有点儿焦虑,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机会太多,很少有人愿意专注某个行业,并在该行业做出成绩。一个企业要长久,只有专业才是赚钱的途径。

  第五句话就是巴非特讲的一句话,他说在贪婪时恐惧,在恐惧时贪婪。一个企业家你的职业生涯就是不断冒险和不断贪婪的过程,同时你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第六句话就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冯仑先生讲的,冯仑先生说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这些格言和大家做分享。我们今天用简短的时间和大家分析了中国企业失败的一个客观的商业环境和中国企业家在素质上导致失败的五种因素,希望对于大家做企业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