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院长助理周雪林答记者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16:54  新浪财经
图文:院长助理周雪林答记者问
  2009中欧十五周年校庆杰出校友评选启动仪式7月9日在北京召开。图为院长助理周雪林答记者问。(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管理改变中国,教育启动未来—2009中欧十五周年校庆杰出校友评选启动仪式7月9日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独家网络直播此次启动仪式并全程参与网络投票评选。图为院长助理周雪林答记者问。

  媒体提问:八千名的校友有没有一个大的名单,我们看得到的,还是提名的人就在这上面?

  周雪林:你刚才拿到的媒体资料当中,这里只是校友代表,他并不是已经被提名的对象,这个跟大家说明一下。把校友代表名单列出来,给大家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中欧的校友大概是什么样的一类校友。他们都是各行各业当中我们认为比较典型的校友代表,所以我们列入媒体资料当中,并不是他们被提名的候选人。

  媒体提问:我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记者,去年是哈佛商学院一百周年庆典,中欧商学院15年已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已经非常难得,我们能够想象未来10年或者50年后,中欧商学院到时候是多大的规模,什么样的影响力,100年之后是什么样?顺便请教李总,您觉得母校15年,您觉得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比如说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我们知道国外的大学基金会都是规模庞大的,您觉得最好的礼物是给学校捐基金还是说你们在自己所属的企业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你们愿意给母校提出什么创意的礼物?

  朱晓明:前面的问题是我来回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奇迹,这是所有朋友们有这样的看法。中欧国际商学院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们享受到这样很好的机会和机遇。新闻界的朋友以及包括我们的校友都期望这个学校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有很好的发展,我当然不可能回答你一个具体的它的尺寸,这个规模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点,我可以满怀信心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好,所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一定会随之发展得更好。

  李海:感谢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也确实在中欧受到培训以后,对我们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仅我在中欧得到培训,我所在的企业几乎每年都派人到中欧来学习。至于你说给中欧的母校什么礼物呢?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你刚才提到的能有个基金会之类的,我倒建议中欧的院领导或者以某种形式是不是可以创建这么一个基金会,至于以后基金会能做到什么规模或者做哪些事情,最好有一个院方来倡议或者通过校友会来操作的方式。这个提议很好,应该有个基金会,这样对中国的管理学院,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才的长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工具,当然中欧学院本身已经培养很多学生了,但是如果有基金会的支持,可能会在财务层面和基金层面的操作可能会有更大的创举吧。谢谢!

  许定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周主任还有补充一下。

  周雪林:我补充一下,刚才李总讲的基金会,其实我们中欧已经有这样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的领导就是我们刚刚退休的刘吉院长担任,刚才记者问题提得非常好,一个商学院要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校友的回馈母校当然是非常重要,所以中欧很早就成立了这样的基金会,在前面的发展过程中,刚才朱院长也介绍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欧盟给了我们很多财务上的支持,但是在未来,如果我们要可持续的发展,还要靠我们自己,刚才讲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支持,我们的校友回馈母校,对学校来讲,未来是非常重要的。谢谢!

  许定波:我作为一个教授,希望利用这个机会,鼓励我们的校友们,我们学生们,要多支持我们,钱也是可以的,多捐一点,我们上课就不用上得那么辛苦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也补充一点。作为教授资源,这个情况我比较熟悉。2004年我参加中欧的时候,中欧的长期教授是20位,到现在为止,还不到六年,现在差不多是60位长期教授,我们还有几十位,近百位访问教授,长期教授是60位,教授规模发展得很快的。当然现在EMBA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MBA现在排名是第八位,前面还有七位,我们下面几年的目标把前面七位慢慢超过去。

  提问:有三个问题,这里介绍了校友代表,他们参不参与评选,还有四个评选项目里,选50位,各自是不是有比例的考量。第二个问题请教朱院长,因为难得见到他。我很好奇,经济危机到现在这么长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商学院也是受到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挺大的,很多学校在课程上,也做了一些改变或者变化。我想问一下中欧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周雪林:我来回答一下。我前面也介绍了,大家拿到媒体资料中,这些校友仅仅是我们的校友代表,所有的校友都有资格被提名,他们有没有被提名,取决于看有没有人提名他,这个我想所有的校友,包括在座的,刚才讲的马遇生先生,也是中欧第一届校友,包括他,他也是有资格被提名的,所有的中欧校友都有资格被提名。关于你讲的比例,现在初步的设想就是前面三个奖项是个人奖,我们大概最终可能要根据最终的提名情况,初步设想大概在20到30名最终确定的人,每个奖项当然根据这个总的数有适当的比例,基本上是平均的比例。刚才讲50个人是候选人,不等于终选人,终选人在20到30位,大家要根据提名情况。我们知道中欧很多校友真得很突出,也很优秀,到那时候可能会难以取舍,这个难题交给评审委员会,交给我们领导最后来定夺。

  朱晓明:好多人都在说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商学院会有一些机会,因为有些总经理就选择在这个时候补课,充电是最好的时候了。我想商学院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就是你怎么去看待商学院的市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最近一年当中的MBA、EMBA的招生情况,我作为院长很满意的。好多报考者还是满怀信心,希望能够在中欧取得这样的求学机会。我们学校对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做了很多的教学培训方面的应对工作,这主要就是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上海的陆家嘴论坛的副主任单位,可能你们在北京也会听说这是上海最大的金融论坛,我们是它的组委会副主任单位,我们举行了两次的陆家嘴论坛,很多教授贡献了我们的作用,我们市委书记、市长对中欧学院给予很大的希望,希望能够在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当中成为上海的智库。我们不断推出很多论坛、课程,我们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是配合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研究机构,我们请来了吴晓灵行长担任我们研究院的院长。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20次以上的金融沙龙,请国内外的金融高官、高管来做演讲,我们不久将出版《演绎精彩》两本书,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和校友来分享。对金融课程,我们管理委员会已经有了决定,在选修课当中,就是MBA、EMBA选修课当中,进行加强。还有对风险投资管理这样的教育培训,无论是在选修课当中还是教程当中,都增加了这些项目。特别难能可贵,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商学院当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商学院,我们对学生要求希望他们肩负社会责任,无论经济发展比较正常的年代还是经济会产生动荡的年代,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你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我们的校友,我们的MBA、EMBA,也应该考虑我们所起的作用,把你的角色应该是尽量尽社会责任。

  同时我们也举行了很多次竞赛活动,比方说国际竞赛,全球商学院的国际竞赛,去年在上海在中欧举行了一次由全球86个有名的商学院,最后决赛在中欧举行。它的主题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今年我们又举行了一次国际比赛,也是全球商学院到上海中欧来进行比赛,大体都是这方面的内容,怎么来应对金融危机,怎么来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做的这些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校友的支持,社会各界的支持,新闻媒体的支持,谢谢大家!

  提问:最近了解到中欧北京校区即将在北京投入使用,想了解一下中欧未来在北京的计划和目标?

  马遇生:我是做具体工作的,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应当请我们院领导,朱院长或者许教务长介绍一下。本来准备今年年初会搬进去,大家都知道去年奥运全面都停工了,所以我们受影响。因此我们会在今年建校15周年的时候启用我们新校园,新校园的占地面积是将近60亩,三万三千平米,第一期建筑面积是17400,搬到上地之后,相信中欧国际商学院在北方的发展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坚信一点,形势的改变会带来内容的改变。谢谢大家!

  许定波:校园建好对中欧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校园建好以后,有很多活动,因为有条件的限制,很多活动不能做了,现在能做了。教室的规模要增加很多,EMBA从今年开始,北京校园招四个班,最开始是两个班,增加到4个班,春秋两季。北京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和政府,中央政府都在北京,生源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原来因为校园的限制,很多公司课程,比如EDP高层培训我们不能做的,现在这个市场可以做,可以增加很多这方面的课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原来我们校园是没有长期的教授,中欧的教授都是上海校园,我们上课到这个地方来,从今年11月份开始,我们已经有很多教授会待在北京校园里,大家熟悉的吴敬琏教授都待在北京教授,现在有近十位教授常驻北京校园,我们有很多教授合作。教授来了以后,也带来了很多研究人员一起到北京来,对中国政策、企业怎么样提高效率,管理方面的创新这些研究都将来在北京校园来做。院长你对校园方面再讲一讲。

  朱晓明:他们两位讲得非常好,中欧把北京作为非常重点的发展地区,首先大家都知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个政府合作项目,是中国政府和欧盟政府之间的合作项目。像这样的学校我们一定是要考虑回馈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北京是拥有相当多的优秀企业家,北京地区也可以说是北方地区有不少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包括刚刚发言的几位,比如李海先生,黄丽陆先生、陈彤先生等等,我旁边坐着的葛永彬先生,都是北京地区的校友。这么大批的校友是我们很大的市场。另外北京也是政府部门集中的地方,我们应当把这个作为中欧发展的MBA、EMBA、EDP办学很大的潜在市场。

  商学院不只是一个单一的从学校到学生,教授到校友,到学生这样的单一模式,商学院本身就是互动的,许教授在教学的时候,他就经常地不断地从学生当中取得更新的,更切合实际的内容,作为他的教学内容。我听说许教授一定是把三天之内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和同学反映给他的生动的例子,总结提炼以后,教给学生的。我们是把北京地区,北方地区这样一些企业家跟商学院之间的互动看得非常重。学校的总部处在上海,处在中国的中部地区,所以我们一定是把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所有的优势集中起来。

  另外北京校园建成还意味着我们将在北京加强中欧国际工商研究院的力量。刚刚许教授又讲到,北京地区教授有吴敬琏老师,有兼职教授吴晓灵教授,有许小年教授等等,他们本身就是研究能力很强的教授团队,北京还有很多别的学校的一些有名的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国家的很多研究机构,所以我们把北京校园既当做一个MBA、EMBA、EDP市场的追求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把它看作中欧加强研究,注重学术的重要的地区。

  提问:八千名学员,包不包括中欧前身的中欧管理中心,我是从1986年开始采访,整个过程我一直都参加的。最早创办的时候,都在一起,如果不包括这些人员,我们在这里介绍的,他一直说我是中欧的,如果不算他,他肯定特别伤心。这里还有徐和谊,是96EMBA班的,我在那个班,他和刘德树同班的,这里写成1999年,没有写成EMBA,就这个我认识的都写错的,其他人不知道有没有错。

  周雪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讲中欧校庆15周年,这位记者提得非常好,在中欧前身就是中欧管理中心,在北京已经有了十年的历史,这些也是中欧有今天跟中欧以前管理发展中心打下的基础也是分不开的,他们毕业的学生自然而然也是中欧今天的校友,评选活动也包括中欧在前身十年毕业的校友,中欧校庆15周年是指1994年11月8号中欧工商学院成为独立的商学院算起的,评选活动包括前面10年毕业的校友。

  提问:一个是今年是中欧15周年校庆的杰出校友评选第一次,我想将来会不会有这样的计划?在评选当中,看到有团体项目评选和个人项目相比,设置团体项目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周雪林:今年是第一次评选杰出校友,这个活动我们朱院长跟我们讲过,可能将来这个评选活动会常态化,到底是5年、10年,还是每年评选,这个根据朱院长跟我们的部署来说。集体奖是第一次,其他商学院没有集体奖,中欧一直强调团队的精神,集体的力量,我们在奖励个人的同时,我们认为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知道现代社会的成功已经过了单兵作战的时代了,都要讲究团队,所以我们也讲希望设置这样集体奖,来更加突出体现中欧以集体为荣的价值观念。谢谢!

  许定波:朱院长,第一届评完以后,以后的安排,跟我们分享一下。

  朱晓明:当然有这种安排构想了,我们希望这次评选能够得到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提问:随着北京校区落成以后,北京的教学和研究力量都会相应加强,以后北京校区和上海校区在教学和研究方面,会不会根据各自自己的资源优势有一些侧重呢?

  许定波:从管理上讲,资源分配上讲,我们有三个校区,除了北京、上海之外,还有深圳校区,我们资源是集中分配的。从研究方面来讲,有些教授可以常驻北京,他们的研究课题,侧重点,可能会不太一样。大家知道对政策的影响,中央的很多部委在北京,我们研究一些方向可能做一些调整,从资源使用方面完全是整体考虑,是三个校园一个教授的群体,加上几百名员工和院领导都是集中分配资源。

  没有其他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就到这里结束,再次感谢大家参加我们活动,还希望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继续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