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伏安:发展债券市场还有更大的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4日 18:0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全球智库峰会“金融安全分论坛”于7月4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创新监管部主任李伏安发言实录如下:

  谢谢主持人!也谢谢会议主办方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这两天的会,我确实也觉得很有收获,大家对于造成全球危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高风险、高投机性,也属于高收益的市场和产品在这次危机当中,无论是在放大危机还是危机破坏性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也特别同意刚才香港监管局的余先生讲的,要建立一种宏观审慎的运行框架。

  我在这里想谈一个对一个问题的观察和看法。这次危机,全球的处理方法都是降低杠杆,远离高风险,远离复杂的,远离波动过度的一些产品和市场。但我们回到哪儿去?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就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无论在危机之前还是在这次危机当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减少,而是更加放大,我相信危机过后,全球性流动性过剩问题会比危机之前和危机之中更大,会对全球金融体系形成更大的波动和冲动,全球金融体系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但对每个国家来说更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对于中国,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全球金融流动性过剩?在战略上应该做什么样的考虑呢?有一个现象是这次会议当中重视不多的,就是关于债券市场。

  美国国债发行量应该说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但交易量更大,我最近做了一些文章的检索和研究。在危机发生以后,有很多人担心中国会减持美国国债,对美国经济、政治形成冲击,美国国会请了专门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两条结论是:第一,中国即使短时减持美国国债,不会对美国国债造成太大的冲击。因为我们现在的持有量还不如他们一天交易量的一个部分。第二,即使做这样的减持,会造成市场价格下跌,对中国持有这些债券来讲也是一个损失,按中国自己的利益来讲也不会这么去减持国债。这是他们的国会议员分析的一些意见。

  美国这次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是进一步发国债,等于进一步增加了向国际社会的借债。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国家的债券在危机的时候会成为其它高风险投资产品退出的场所,国债可以成为危机当中的稳定机制。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大国的赢家通吃,一个小国家在危机过程中发国债没有人买,人家会轻易甩卖你,把国家主权破坏掉,但对大国,赢家通吃的国家来讲,当国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国际上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在出现危机的时候,人家甩卖国债的时候,首先损失的是他而不是你。你自己有信心的时候,本国居民持有国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我们稳定市场。

  由此我们不妨想到,中国现在对外,从资本市场走出去以外,可以考虑当一个国家进入大国领域时,除了货币兑换,或者成为国际货币以外,还有一个是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用一些稳定的债券,甚至是一些主权债来平衡我们总体对外债务和国际金融交往的结果。无论从这次危机当中总结的教训来看,还是想成为国际稳定资本市场来看,我们发展债券市场对目前需要重视的程度来讲还有更大的空间。

  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我们企业,对于我们银行也是这样,可以简单地观察一下,银行的债券无论在资产方还是负债方,在中国银行业监管当中跟国际上大银行比都是偏低的,这可以进一步想到,我们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过去一想到就是获得更高的回报,或者高于国家基准利率多少多少的回报率。这种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就自然地容易涌向高风险,高波动率的股票或者其它衍生产品市场。如果我们要有准确的定位,这些理财产品也应该回到固定收益率当中比较稳定,比较基础的债券市场,理财产品定位也应该向这个方向进行调整。这是我们稳定宏观方面的市场结构的一点看法。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