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世锦:中国将来可能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3日 13:47  新浪财经
刘世锦:中国将来可能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2009年7月3日,2009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论坛。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来源:新浪财经 橘梗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7月3日,2009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论坛。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刘世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我们的主题是叫升级与发展,现在正在危机之中,危机之中怎么走出危机,危机以后能不能持续增长,特别是实体经济能有一个持续的增长,这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想谈一个问题,就是提升中国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实际上是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产业还想发展,还想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空间在什么地方,是想回答这么一个问题。

  首先我讲一下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三个重要的约束。

  第一个约束,就是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将削弱中国产业已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2001年下半年这一轮的增长相当明显,地涨价,水涨价,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涨价,我们低成本优势在削弱,你的盈利在什么地方?要靠技术进步。但是技术进步方面的空间还是弱的,实体经济面临一个很大的转型。

  危机以后原材料价格回落了,但现在又回升了,在可预期的将来,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土地不可移动,要素价格的上升,最近北京有几条新闻,新的地王又出现了,不可避免。

  中国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特别是经济回暖以后,这个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第二个约束,国内以中低端优势为主的产业市场空间逐步缩小,仅靠数量扩张将难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以前的增长速度比较高,我们家电产品在世界上占到了30%、40%、50%,还能增长这么多吗?你想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靠什么呢?

  第三个约束,危机后美国高消费模式的调整,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形成中长期的结构性制约。现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危机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危机过后由负增长转成正增长,可能比我们预期快一点,但是要达到危机前的水平可能要相当长的过程,你能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可能不可能。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由于美国储蓄率的上升,消费率的下降,这个模式一定会改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约束。

  新的增长空间在什么地方呢?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

  我们曾经做过一些调查,中国现在出口企业产品价值,如果说在纽约卖100块钱,中国企业出厂价能占多大的份额,甚至中国包括流通行业,市场份额能有多少呢?能有10%到15%就不错了,相当一部分是8%,甚至5%左右。这个空间非常小。我们超什么地方扩张呢?能不能涨涨,涨到20%、30%,就一倍两倍的扩张空间。刚才我说数量扩张非常困难,我们恰恰是往上走,空间就非常大。

  中国这批产业,特别是以中低端的优势作为基础的,这一批产业有可能保持优势一段时间,但有些产业优势被一定的削弱。未来的产业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持久的竞争力,它一定占据了中高端,有系统的能力,能够生产关键的部件,能够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潮流,一定是这样一些产业。只有你占据了中高端以后,才有持久的竞争力,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命题。

  中国未来就具有这种竞争力的产业是哪些?我们分析上面有一个逻辑,就是看这个事情要放在全球范围之内,要有全球视野,从全球结构分工来看。比如说美国,就是在IT产业的高端环节,美国的服务业,特别是美国的金融产业,现在讲美国金融业出问题了,实际上美国在这个行业最具优势,它才能撑起高消费的模式。日本、德国机械制造业相当具有竞争力,其他国家可能成为石油等原材料的出口国。每个国家只能在为数不多的行业当中具有持久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所有的产业中间都想在中高端爬上去有一个持久的竞争力,不可能,我们必须学会放弃,必须有选择。选择的基础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已经有的,或者将来会有的一些优势要素,这里面有几点,包括规模经济,首先有市场上的规模经济,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市场营销能力、品牌等等,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中国已有的中低端优势怎么办?这种优势还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中低端产业还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尽可能长时间保持这个优势,我们提升中高端优势的时候,中低端优势还是一个基础。

  中国将来可能的重点产业领域,我们猜一猜,我们大体上分析一下:

  第一个,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由国家直接大量投资支撑的产业,比如说军事工业,航空航天产业,我们实施的大飞机计划。这些就是中国需要,国家安全需要,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需要。外国人可能不给你,你自己必须要搞。这些产业本身发展了以后,它是一个增长的空间,而且它可以直接带动亿批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企业,国外这种成功的案例是有,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计划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升级,而且它通过技术转移对其他产业形成带动。

  第二个,具有显著市场和生产规模经济优势1产业,比如像钢铁、有色、化工、汽车等等产业。我自己曾经发表过一些议论,中国新世纪以后,这些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业的阶段,这些产业都扮演着主角。这些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并不是因为这个产业有这个问题就不发展了,这个需求是最大的,我们是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能让它污染小一些,能效低一点。我们产业振兴政策当中又是这些产业,这批产业对中国未来来讲,还具有相当强的优势。最重要的优势它是油市场规模经济,中国需求规模是比较大,而且这些企业有很多生产上的规模经济要求。

  有人说这个规模经济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因为它个儿大?不仅如此,你要把中国经济真正显示出来,你在技术、管理、经营上一定要有一个系统集成能力,这是属于中高端的能力。只有中高端的能力才可以把规模效益真正发挥出来。

  第三个,以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为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研发设计能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比如说华为、中兴、大唐,中国的企业在研发上,在某些方面实际上已经有一定的优势,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到了前边。这些行业是制造业,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制造业,这些行业未来还会增多。

  第四个,以劳动密集和产业配套优势为基础,同时具有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轻工、纺织服装,部分电子机械等产业,这些产业是中国出口的主力军。这些产业是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具有低成本优势。但是巴基斯坦劳动力比咱们国家更便宜,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些产业呢?就是我们有产业配套条件。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可以升级,1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部分产业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你能不能往上走,这个空间还是有的,看你能不能拿到30%、40%、50%。

  第五个,由于技术重大突破,形成新的技术平台和发展机遇的产业,如平板电视对电视行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其实在电视机行业平板电视出来以后,对传统的CRT电视形成一个,我不敢说是致命的,但是非常大的一个打击。因为我们原来组装的优势,基本上可以说降低了不少了,这对这个企业形成了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在这个变革当中,中国电视机行业从总体上来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赢者,但是类似的情况,在相当多的行业当中还会出现。比如说汽车,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比如说电子通讯行业,包括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模式,一些技术路线的出现等等,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生产和技术的基础,你有很好的准备,当你这个机会来了,你即使这个行业的门外汉,但是你抓住了一个新技术扩展的机遇,你就会成为新的领先者。

  第六个,全球范围看打破技术瓶颈的新产业,最近就是新能源的出现,环保能源等等。

  最近有两个危机,一是金融危机,一是气候危机,有人就问这两个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有关系,美国人也在讲气候问题,奥巴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气候能源发展规划,我们要对待气候问题,就要同样单位的碳有更多的经济产出,这就需要技术创新,一定需要新的技术出来。现在美国的硅谷风险投资大部分已经进入新能源、环保领域了,实际上这个领域当中正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是处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有些方面还有一点优势,比如说电动汽车等领域。

  从政策的角度来讲,我们怎么提升中国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我重复一下我刚才讲的话,我刚才推荐了一些重点的领域,我不敢说这一定是中国将来重点的,或者说有潜力在中高端提升的领域,但是有一点,如果想给政策的话,最重要的就是给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你让个类企业,各种发展机会,各种路线都有充分竞争的机会,让全社会各种创新资源充分涌现出来,最终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是靠竞争决定的。我们在产业发展方面有很好的经验,我们想发展的产业没有起来,我们看不见的企业起来了。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很好。中国产业需要培育中高端的能力,我们还要创造一个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让大家都有机会,给了这两个条件,最后出来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

  政府政策还需要激励政策,主要是需求激励,需求激励优势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有潜力,确实能够市场化,短期来讲还有点困难,我给你创造条件,比如说政府采购,比如说市场上给消费者适当的补贴,把市场先培育出来,你有市场你发展,你规模做大了,成本降低了,你的市场竞争能力就有了。你这项技术到底有没有前途,这取决于你本身的市场能力,我给你创造这样的能力。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我这个政策就能够享受上,享受以后就可以开花结果,否则的话就另当别论。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最近电动汽车有些厂家在研发方面取得比较大的进展,有些实物已经出来了,但是电动汽车出来到汽油站加油是不可以的,它用的是电,有没有在社会上充电的设施,这个人可以吗?这需要政府配套,我们推广新的能源设施,就需要政府来做相应的配套措施,如果政府不做,这个新能源设施就推广不开。

  大体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都在中国有办事处,进展也不是很大,他们认为中国所谓创业环境还需要适当的改进,这是一个方面。但是中国在这个方面,特别是怎么解决中小型企业科技融资方面应该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这个问题已经讲了很多年了。如果说我们想让我们的产业中高端能够有所突破,这个问题应该是要解决的。因为中高端能力的提升,相当一部分所谓创新的项目不一定是大企业搞出来的,有些是中小企业搞出来的,有些是中小企业搞出来,装到大企业里面。中小企业最具活力,资金从哪里来,风险投资是一个序列,我们如何把这个序列正常的建立起来。

  对特定的资金需求,如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建设和购并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财税、信贷政策上给予支持。这些年我也碰到一些案例,比如说电子方面的项目投资量很大,光靠企业资金实力很难支持,这些项目如果错过了时间,中国的企业可能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本来机会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政府能不能在资金支持上有特殊的措施。比如说搞购并,特别是大企业的购并,能不能在财税和新政策上给予特殊的支持。

  对各种有利于提升中国产业中高端竞争力的要素持更为开放的态度和政策。这个问题这几年有一些争议,但是大家的认识是在接近,特别在新的阶段,我们要提升我们产业中高端的竞争力,我们说实在一点,比如说像跨国公司,像国外的一些研发资源,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要想抄底,到底抄什么底,到底买什么东西,一定要买我们需要的东西,研发我们需要的东西。这些有些是可以引进来,开发公司研发资金是可以进来了,有些不愿意进来的,我们能不能出去收购,因为中国现在的企业如果要海外并购的话,你把生产基地放在海外,基本上没有  什么优势,十有八九恐怕是有问题,但是研发能力能不能做点文章,实际上用一句老话就是请进来、走出去。

  前一段时间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就是自主创新的问题,我想自主创新和现在讲的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各种各样的特别外部创新资源不要对立起来。在这方面应该对自主创新有一个更为前瞻性,包容性更强的理解。

  我这里面说了一句话不一定对,可以探讨。我们可以这样讲,所有对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有利的,作出贡献的,这样一些创新活动,我们原则上都可以把它划入自主创新的范围。可不可以这样呢?只要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的创新活动,都属于自主创新。这个可能面宽了一点,但是有利于我们调动各种各样的,推动中国产业中高端能力的积极因素。

  还有提高各种高级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者的素质,大家讲了很多了,这个特别重要,我们要提高高级生产要素,人是第一位的,特别是需要技术工人,我们教育包括在职教育、技术培训都非常重要,这方面我们多花点钱,这样可以提升我们产业中高端竞争力。

  最后讲一个想法,我们下一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其实金融危机大家都讲危中有机,金融危机对中国虽然有挑战,但是对中国来讲,特别是处在目前这个时点的中国机遇更多。我们的产业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主要是结构上、层次上有很大的提高。

  着眼于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对于产业中高端竞争能力的提升我们要有一个对策,我们中国能不能实施一个产业制高点的计划,来做这个事情。

  总的来讲,今天下午这个题目升级与发展,产业是一个基础,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供大家讨论,特别今天有很多企业界的同志,这方面更有发言权,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