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许善达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4日 18:02  新浪财经
图文: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许善达演讲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南京)研讨会于2009年6月24日在紫金山庄举行,会议主题是:“科学发展与转型升级”。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许善达演讲。(新浪财经 赵静波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南京)研讨会于2009年6月24日在紫金山庄举行,会议主题是:“科学发展与转型升级”。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许善达演讲。

  许善达:我们的服务外包为什么发展就比商品出口发展慢,现在至少慢二十年,我们国家服务外包的发展比我们商品出口至少慢二十年,为什么?原因很多,我的看法,这次搞的服务外包的试点,当时我在行政岗位的时候,我也参加这个试点方案的制订,这个里面有一个很追求的政策差异就是我们商品出口从八十年代开始,就试点出口退税,然后我们94年搞成增值税了,出口退税就相当于不仅退最后一道环节的税,还退整个什么的税,有这个出口退税政策是我们现在商品出口发展速度这么大,而且占了国际上这么大份额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所以我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从今天开始,我们取消出口退税,我们中国的商品出口一律不给退税了,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明天我们商品出口的形势会是什么形势,那么如果你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看看我们出口的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中外包两个字其实就是服务出口,我们的服务出口没有实行退税政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服务出口就像我们八十年代初期商品出口不给退税一个环境,或者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今天如果取消出口退税,我们商品出口形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过去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的,只有提供劳务的人出境了,我就给你免税,如果在国内我们照征税,这是营业税对劳务出口的政策,这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事情,是一个很不讲道理的,你商品也是人在国内制造了以后把商品运出去你就退税了,我在国内的服务也出口了,你就征税,从各个方面来讲,这都是一个错误的,不符合世界各国税制规格的政策,但是我们的政策搞了很多年,至今为止,只有一件服务出口我们是免税了,什么呢?翻译,你要在境内如果从事外文的翻译,你翻译了以后,你把这个翻译的译本传到境外是免税的,其它的劳务出口征税,后来在研究服务外包的时候,商务部马部长,他们提出了一个搞服务外包的试点,当时税务局我也是参加这个工作的,后来定了一个在试点地方,如果是服务外包的话,就免征营业税,所以这几个试点地方,应该说服务外包发展的还是也一定的速度的,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不能形成一个全国的像商品出口这样的态势,第二个,免税和出口退税在政策上是两个概念,我们搞税务的同志知道,免税是最后一道环节的营业税不征了,出口退税退多少啊?退你所有购进的17%的税,不含税的商品出口,但是我们即使现在服务外包试点城市所用的政策是免征营业税,前面的购进的税负是不给解决的,所以我们现在服务外包需要各种政策环境,但是一个政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离开它我看服务外包是很难发展非常快的,就是和我们的商品出口对比的话,我们服务出口和商品出口这两类出口里面,这个政策环境差距太大,特别是从退税的政策上差距太大。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好一点,我对服务外包服务出口的前景我是估计不乐观的,因为你背着很沉重的税收负担出口,怎么发展的快,你想想一下,如果我们商品出口从明天开始不退税 ,那么这些外贸企业有几个可以维持现在的格局。

  服务外包政策提出来是商务部牵头,有关部门产品,我就希望,在现在总结服务外包这几年发展的基础上,要提出几项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或者说服务出口的政策,应该有重新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政策环境,希望在决策部门,把这些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解决一下,我认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足够的,刚才大家提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只要我们解决了政策环境,我想中国人的发展能力是足够强的,既然商品我们从过去的局面发展到今天,掌握全世界多少的量,服务就不行,我就不相信,关键是我们提供一个好的政策环境,现在来看需要一个整体的考虑,不要说这么搞一个政策,那样搞一个政策,需要一个整体的对服务出口的环境做一个评估,哪些政策环境是有利的,那些是不利的,做一个评估,这样出一些政策调整的话,那么服务外包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在解决吴老师提出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等等方面都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服务业的升级也和我们服务业的出口应该有非常内在的联系,我们做好服务业出口工作,一定会对国内的服务业提升水平,解决我们结构问题和发展方式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我的发言。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