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裕民:先减负后反哺是城乡转型中城市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6日 11:32  新浪财经
叶裕民:先减负后反哺是城乡转型中城市的责任
  2009年6月16日,城市中国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系主任叶裕民。(来源:新浪财经 橘梗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6月16日,由中国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CPN)、麻省理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城市中国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系主任叶裕民。

  叶裕民: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基于人口迁移的城乡转型发展研究》。我们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对城市的感情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由自豪、满足、幸福变为平淡、冷漠和不满,进入城市的人口相互徘徊于取舍两难之间,珠三角地区已经感到切肤之痛,其他地区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历史性课题。

  我今天从三个角度跟大家分享,第一个问题,应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人口最多的国家。首先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城市化为世界提供了1万亿的空间,同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提供了各国消费者的福利,美国的记者莎朗在他的著作《离开中国一年》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的产品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大量的福利和销量。不仅如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为中国城乡居民带来巨大的利益。这是我们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明显体征。

  另外我们城乡居民的心理满足感也在增强,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今天让他们的心灵生活状态由贫困达到温饱,进入小康阶段。他们的孩子可以在城市读书,可以在城市挣钱,回家盖自己的住房。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廉价劳动力聚集,使城市得以低成本完成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感受到的生活便捷程度的提高,新产业发展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

  尽管成就是巨大的,但是我们传统的城市化模式隐含着严重的问题。农村劳动力他在城市仅仅限于他的职业非农化了,我们没有实现完整人的城市化,大量的农村人口长期被排斥,属于独特的两栖人口,他们徘徊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成为城市化过程当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城市化高速成长的最初20年,对问题感觉不突出,进入20世纪以来,传统城市化的模式,问题日益积累,城乡居民对问题的满足感逐渐下降,成为城乡发展转型的基本背景。

  我们徘徊于城乡的两栖(音)人口,城市当中重大的经济问题是产业升级困难,首先体现在服务业发展缓慢,使我们大量的两栖(音)人口低端的异地消费模式,首先得不到培训,当时低的收入还在异地消费,我们城市把购买力排斥在城市之外。第二我们制造业技术进步困难,其实这也是服务业发展慢的另外一个原因,新增产业工人缺乏培训,这些工人他们在城市得不到认同,学习的意愿非常薄弱,城市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贫富矛盾拉大。

  犯罪群体性增加,中国70%都体现在这些方面。首先看农村,第一个产业效率低,缺乏规模经营,而实际上80年代以来,我们农村的劳动力每年都在逐渐减少,但是由于两栖人口得不到认同,他们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土地。其次还源于农村当中富有创意性的劳动力,去到了城市,留下的老人、儿童妇女,产业效力低,这又是农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不稳定,由于能够富有创造性的中年、青年大量进入城市,留下大量的儿童、老人在农村,导致了家庭生活的不完整,导致了农村青少年问题不稳定。

  两栖人口还与城乡之间的关系恶化有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良的一个人口的循环,当农村人口有认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时候,进入城市了,一旦失业回到农村,健康的时候进入城市,得病的进入农村,城市发现问题的时候,将他遣返到农村,这就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人口的循环,得出的结论大量流动人口长期徘徊于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之间,他们随时可能被城市文明抛弃。

  第二,“两栖人口”,致使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承受城市发展的成本,以落后的乡村文明为城市先进文明保驾护航。

  那么我们提出城乡转型发展一个可能的逻辑框架,首先我们认为城乡转型发展实际上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是城乡规划是城乡转型发展最为有效的工具,规划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规划师要承担起引领城乡转型发展的重任。

  目前我认为存在两个误区,我们将城乡规划的重点放到了将传统的物质规划由城市向乡村延伸,而忽略了乡村地区大量社会问题在研究规划上的体现。第二个主要考虑城市公民的利益,很少考虑城乡转型对社会的需求。那么我们认为城乡转型发展实际上是包含着城市转型、乡村转型和城乡关系转型这三大相互转型,他们的相互关系是,以城市转型为先导,以人口迁移为纽带,以乡村转型为落脚点,最终实现城乡的转型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四步走战略,首先是城市要通过新兴工业化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的空间,这是起点,解决富裕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

  第二城市社会转型,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富裕劳动力如何来的问题。

  第三个城市空间转型,?三个集中”这是高效有序的关键。

  最后的落脚点是乡村转型,为农村地区农村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服务,解决城市留在农村居民的发展问题。因此城乡转型发展它的薄弱环节在农村,但真正要解决农村的问题起点在城市。城市转型是一个包含着制度转型、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综合性的转型,我们认为城市转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是指,伴随着一轮主导产业上升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轨迹。

  每一轮主导产业的兴起与更替都主导着城市的一个生命周期。如果新一轮产业的兴起的起点,正好是前一轮主导产业即将衰退的时点,这时可以发展。在城市的转型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叫先导转型,在前一轮主导产业的上升期,积极培养新的主导产业。

  第二类竞争转型,城市尚未及时孕育出主导产业,前一轮主导产业就已经呈现出成熟特征,转变这种状态防止继续被边缘化,这样的城市比如芝加哥和成都。

  第三类危机转型,城市已经明显的衰退期,竞争力明显下降,失业严重,选择新兴主导产业,加以发展,试图推动城市逐渐浮出。那么城市的转型,我们依托主导产业实现,而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政府做什么呢,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夯实产业基础,如果你做了下一轮的产业技术,投资者就会投入你的怀抱,现在的产业技术我认为包括四大类。

  1、发达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2、社会保障与安定的民生

  3、基于教育与培训的丰裕人力资本

  4、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网络。

  流动人口客观占据了我们城市的相当比例,2005年我们的迁移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接近四分之一,占城市就业的将近三分之一,稳定人口也占了31%。而且家庭化趋势显著,迁移人口的稳定化,家庭化趋势呼吁我们必须重视迁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不但增长的迁移人口已经作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已经透彻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城市规划对迁移人口如果有制度排斥的话,导致我们城市不可能真正达到有安定的民生,大规模的人力资本积累,基于信任的社会基本网络,我们的城市就难以为政府推动先导转型服务。

  另外一方面,迁移人口对城市的融合,实现农村转型发展基本条件。

  三基于人口健康迁移的城乡转型发展之路。不仅是户籍制度,还包括了乡村一系列的整合,最终走向城乡,实现转型发展,那么在城市当中,通过教育与培训制度积累人力资本,推动产业转型,在城市中通过公共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流动人口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为迁移人口提供适当的社会基础设施,使之具有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推动社会的转型。促使放弃农村的土地,使农村规模经营得以推进,农村的经济转型开始有了技术,我们的农业企业家,和种田能手才能真正替代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的主体,农业产能才有可能提高。

  虽然人口迁移制度改革,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他却是解决农村和乡村重大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制度基础,没有健康的迁移制度,要实现城乡转移发展是不可能的,近10余年来是人口学界、经济学界讨论的重点。刚才王一鸣也把人口迁移问题作为第一大问题。相对而言,我们认为长期侧重于物质和技术层面工作的规划层面,对经济各界研究和讨论缺乏考虑,致使迁移人口规划始终是空白,依托空间实现的公共利益难以保障,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是分配公共资源的重要手段,导致其他领域为迁移人口争来的利益难以实现,比如说中小学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基于人口迁移的城乡规划,还需要关注如下领域,第一个城市的规划与研究中要关注三个领域,第一迁移人口居住区,公共社区规划,纠正当前几户人家才有一个龙头,在农村非正规医院到处泛滥的现象,第二将迁移人口的公共住宅规划与实施机制。第三,将迁移人口视为城市人口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教育、培训、社会融合与社区发展规划。

  先“减负”后“反哺”是城乡转型发展中城市的责任。为乡村减负是城市化时代的第一责任,也是实现城乡转型发展最为关键的举措。我特别喜欢一个文章《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常识》,我们认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城市真实意义地接纳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也是“常识”。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