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论辩腾中收购悍马利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20:2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12日晚间,安泰金融论坛之“对话: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海外投资”在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专家们在对话中就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一事进行了讨论。

  何帆:刚刚几位嘉宾都把他们的观点亮了出来,尤其是袁宜先生已经谈到案例了,我想下面来讨论实战,就不纸上谈兵了,我们就找几个案例,抓药看病。我忽然想到,前一段时间看新闻,四川有一个民营企业腾中,他现在要买悍马,腾中又不是一个专门生产汽车的企业,我想问一下在座的专家,你觉得谁会失败呢?认为会失败的请举手。那大家不举手就认为他是成功呢?

  潘英丽:首先对你的提问表示质疑,你说失败,是从什么意义来谈的失败,是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是从盈利层面还是什么层面来谈,这个问题比较模糊,失败的外延带大了一点。

  何帆:就企业来说。

  潘英丽:就企业来说我的感觉是说,它取决于后面准备卖给谁,悍马假如买下来了,它要生产,那么现在人家美国人都不要悍马了,因为耗油太厉害,日本本来就生产省油的车,他们对此也不会太感兴趣。关键问题是说,腾中确实是没有人见到过的企业,问题是他买下来,生产出来的汽车打算卖给谁?

  何帆:他可以跟着家电下乡卖给农民。

  潘英丽:因为我们不是他的董事会成员,所以不知道他的产品想卖给谁。假如有人要,而且订单足够大,可持续,不是说今年有订单明年没有了,假如订单足够大,因为汽车制造业是讲究规模的。另外订单可持续,企业角度来讲是成功的,但是从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战略角度来讲是失败的,如果都鼓励出去收购这样类型的企业,和国家的战略布局,产业布局不完全相吻合的方向性,方向上假如不完全吻合,我认为国家的产业指导政策是失败的。

  何帆:我想问一下管涛,如果四川腾中收购悍马,最后失败了,你们管不管?

  管涛:作为制定政策的人,像是这样投资会不会失败,这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有一点不太同意。

  何帆:原来是你们鼓励他们走出去的。

  管涛:我鼓励你们是不要危机国计民生,我们不能简单说坐在这里判断他能不能成功,刚才你也说了,对于这个企业我们不能清楚,作为决策制定者,首先你要有买者自负的思想,就算最后亏损了,也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投资负责。走出去不能是一窝蜂,我们要做仔细的调查,如果他失败了,就像联想出去失败了,失败就失败了,大家用脚头,收购失败了,还能说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这个是不应该的。

  何帆:有请肖耿老师评论一下,如果是说我们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准备不充分出去了,恐怕会有很多投资失败的案例,因为我记性不太好不知道有哪些企业到海外成功了,但是失败了,倒是能想起来几个,比如TCL、中铝等等,如果说我们现在有很多这种企业出去之后,纷纷失败而归,你觉得我们的政策有没有必要调整呢?

  肖耿:投资海外不应该说作为你为了投资海外而投资海外。为什么说现在出去投资是一个机会呢?在金融风暴之前,你本来就是希望投资海外,或者是你希望得到一个团队,迅速把你的企业、银行现代化。在那个时候,股价很高,你出去投资不核算,但是现在股价下跌了,你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现在是一个机会。不管投资海外还是国内,你都要去看它的回报率,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想要它的什么东西,你的市场在哪里。因为从趋势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还有中国的经济增长比美国其他地方要高很多,所以我们有很大潜在需求,问题就是说,作为一个企业,你要看到你的市场在哪里,什么地方是可以给你带来利润的,然后你的生产能力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你要到外面去买。所以从战略来讲,企业一定要想楚,不能说我为了响应外管局的号召或者是国务院的号召,我们要走出去,那咱们就走出去,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可能教训就会非常的惨重,如果你要做自己的功课,比如中国有这么大的需求,但是我做不了这个东西,海外的企业可以做,那么海外有一个团队,几百年积累起来的,比如投资银行,有一些企业形成的文化,我们都不知道,那我们要买一个来看看,比如重组的,要把它融入国内某一家银行体系当中去。

  何帆:那买花旗行不行?

  肖耿:花旗本身在文化上就有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大拼盘,我觉得你要把花旗跟高盛相比,高盛有很强的文化,花旗有什么文化呢?花旗是好几个企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国,谁也管不了。所以我们要清楚买它的什么,比如买它的团队看重它的团队哪些文化。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想清楚,到底要买什么东西,你缺什么,不缺买它干嘛,所以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我的观点是说,中国有外汇储备,这是中国老百姓的储蓄,老百姓现在赚了钱现在不想花,以后还是要花,但是你将来想花在哪里?是送儿子上大学?还是干什么,现在还没有想清楚,没有想清楚就把钱交给了管涛,想清楚的就取出以后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投资海外跟外管局投资海外其实是一回事情,只是外管局把钱流动性非常强投在美国国债,把美国国债变成每一个企业的股份,或者是房地产,这个形态发生了变化。我的看法是说,在过去,就因为中国老百姓没有看清楚,所以把钱都交给外管局,实际上我们在金融危机过程当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如果是5年之前走出去,外汇储备一半都投到美国的股市或者是美国的房地产,那今天我们就更加惨了。实际上当时把所有的钱都投到美国国债,我们是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资产缩水。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美国的资产已经缩水了,这个时候再把持有的美国国债转成企业的股票或者是房地产的话,将来资产一升值,就可以赚很多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企业要想清楚你要买什么东西,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