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罗奇: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11:29  新浪财经
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罗奇: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
  国际金融协会(IIF)2009春季会员会议6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图为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Stephen Roach。(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国际金融协会(IIF)2009春季会员会议6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视频直播此次活动。以下为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发言实录。

  史蒂芬·罗奇: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早上的讨论,谢谢查尔斯邀请我今天早上的发言,谢谢Jacob Frenkel你刚才的发言,你已经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因为我没有你这么精彩。

  因为我只有七八分钟的时间,我现在有表面的粗浅的归纳的潜在的风险。在中国大饭店,在北京的首都机场,在北京的奥运会,可以看到这些非常漂亮的设施,刚才查尔斯也讲到从1985年到中国以来,目睹了中国那么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些表面的现象,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而没有意识到在过去六个月中,有2000万的农民工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尤其在广东,当然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势头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07年13%下滑到今年第一季度的6.1%,可以看到这个经济放缓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当然我们可以看到亚洲的规模,亚洲有30亿的消费者,当然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要看到另外一方面,亚洲的贸易极度不平衡,有很多宏观不平衡的现象非常尖锐,刚才比尔还有杰克都谈到这个问题。刚才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现在处在非常关键的,全球经济的转折点,宏观的不平衡,它的挑战性越来越严峻,这里包括美国的不平衡,当然大家对美国的不平衡都已经非常了解了,但是亚洲的不平衡也非常突出,但是我们却没有主动重视,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不平衡。

  给大家看几张幻灯片,来证明我讲的观点,我仍然是非常小心的,非常地审慎地,对于全球经济的前景,美国经济前景,亚洲的经济前景,还是有些担忧的,虽然好像现在大家开始对经济复苏的苗头有一点陶醉,有点乐观了。这张幻灯片,我最喜欢,但是跳过去吧,因为它太让伤心了。刚才杰克说会为我的发言做一个铺垫,确实没有失望,他刚才讲到美国消费者的情况。我补充一点,因为谈到亚洲,必须谈美国,有一张图,是世界历史上最规模宏大的毫无节制的消费,美国消费在GDP所占的水平,高达77%,从50年代的50%那么快地上涨到GDP70%多,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现象,达到了GDP的72.8%,在2009年初期的数字。这个现象可以维持下去吗,如果这么认为的话,肯定非常疯狂的。看一下收入的情况,7900多亿美元,两个泡沫,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股票市场的泡沫,现在两个泡沫都破灭了,美国消费者深陷债务之中,没有储蓄,他们的资产大幅度缩水,比如房产市场的泡沫,还有股票市场的泡沫,加上失业率的上升,基本上美国消费者已经是玩完了。这条线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到泡沫之前的正常状态,60%的状态,这有待观望。

  我们再看亚洲的状态,亚洲的发展一直以来依赖外部的需求,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如果大家记忆不太好,无法记住那个时候的情况,似乎大家已经忘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因为我们在北京,在这么灿烂的酒店,在经过那么漂亮的街上,似乎亚洲金融没有什么问题,回想一下,亚洲经济增长,GDP的60%都是出口,现在出口在GDP所占的比重比那个时候低不了多少,实际上只有一个消息者,也就是世界上4.5的人口是美国人,但是他们消费的规模却达到一万亿美元,我们看到这里中国和印度,他们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40%,这两个经济体加起来总的消费在去年只有两万亿美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美国的消费者连续几年的消费率不断高涨,在GDP所占的份额不断高涨,创造大量的外需,但是现在这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亚洲显得有大麻烦,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亚洲必须找到新的增长模式,必须进行深刻的结构调整,这对亚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结构性的挑战,但是我觉得大家对此并没有深刻认识。关于中国的情况,我的好朋友朱民会介绍中国的情况,因此我会讲得比较简单。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测,有一个非常好的预测,这个人是一位先生,大家都知道这位先生,就是中国总理温家宝,他几年说表面中国经济速度非常强劲,来北京参加奥运会,来中国大饭店,看看我们新机场,很强,但是在表面之下,接下来我的话不是我说是温家宝说的,他担心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最后难以持续,这是他本人亲手说的话,我觉得这些话真得让我们值得警醒,因为他处处反映了亚洲所面临的挑战,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危机和挑战中,中国的情况其实并不是让人乐观,中国个人消费仅仅占GDP的很少。在中国只有一个行业从21世纪以来在GDP增长份额是在上升,那就是出口,至到2001年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2001年只有20%,现在已经增加了2倍,达到了60%。从20%上涨到60%,待会朱民就这个问题再详细介绍。中国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就像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1998年,还有2001年、2002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经济,他们希望这样做过一段时间之后,全球经济复苏,让中国又可以再重新走上出口推动的模式。但是问题在于这次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外部的需求可能真得是一步步复返了,因为美国消费者已经玩完了。最后一分钟,我想讲一点,能够让人乐观的一点好消息。为什么我搬到亚洲来,如果那么不看好亚洲,为什么来亚洲工作呢?因为我对印度比较看好的,印度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阴影的笼罩,好像做得不是很好,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和印度人均GDP差不多,但是现在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三倍,但是印度也有它的优点,印度有更多的世界级的一流的公司,印度的劳动力英语的水平非常高,IT的能力非常强,印度有民主的政府,有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金融系统,金融体系,但是宏观经济来讲,印度的宏观经济指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好转,大家很长时间没有去印度,我向大家保证印度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印度还有一个真正的亮点就是宏观经济的指标在完善,印度的政府采取联盟执政的形式,比如最近三个半星期之前,议会的选举,有一个党取得了政权,在之前由于党派的纷争,党派联盟执政的形式效率不是很高,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这个现象在三个半星期之前的议会选举中得到了克服,所以有非常好的前景。

  当然现在在北京开会,大家都赞赏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如何得好,但实际上我们可能需要更加看一看印度这匹黑马。当然对亚洲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刻,我们必须正面应对挑战,非常认真严肃地对待这次挑战。谢谢女士们,先生们。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