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及获奖贡献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0日 01:16  新浪财经

  理论简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农户只有使用权,实行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适度分离、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并没有改变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核心是一个“包”字,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常称之为“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所谓“包产到户”是指分配功能仍由集体行使,农民收获后将产品全部或部分交给集体,由集体根据承包任务完成情况分配;而“包干到户”则是指农民只需完成上交任务,其余产品都归自己支配,按照群众的说法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开创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也起到了推定性和示范性的作用。

  获奖者简介——杜润生及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

  杜润生(1913-),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50年代到6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参与过新中国历史上最初的高产到户试验。改革开放以后历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兼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主要负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他被公认是有深刻影响的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的选择》、《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杜润生文集》等 。

  杜润生是中共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建国以来长期参与中国农村问题的决策制定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在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期间,就深入调查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对中国农村小农经济政策有深刻的认识。在领导中南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还提出了分阶段进行土改的主张。1953年初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兼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979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国家农委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在1980年在中央长期规划会议上,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根据中央精神,他主持起草了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重要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

  在杜润生先生的倡导下,从1979到1980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充分酝酿和反复讨论,几十名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机关干部、研究生和大学生,决心选择农村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由此成立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简称“农发组”)。农发组的主要成员在改革初期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农村调查数据,形成了著名的安徽、甘肃、四川一些试行家庭联产承包的调查报告,并发表了大量有关包产到户的论文,这些报告和论文在当时取得了巨大反响,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之后,农发组主要成员还参加了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若干会议,就一些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建议,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从1982年起,农发组主要成员直接参与了1980年代五个中央“一号文件” 的起草制定过程,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终确立提供了理论和决策支持。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