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竞争力特辑:师夷长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4日 10:13  新浪财经

  在中国的黄河北岸遍布着因快速工业化而兴起的大量单调乏味的城市,河南新乡就是其中一个。对任何人来说,在这个城区人口仅90万的欠发达地级市出现一场声势浩大的“车展”都显得颇不寻常。今年8月的一天,广州本田、韩国起亚、一汽大众等品牌的河南经销商从百里之外的郑州蜂拥而至,不过,它们的目标客户群事实上只有一个:一家名为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的员工们。

  数十款新车就这样摆在金龙的厂区内,吸引着无数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按照这家企业的规定,担任车间班长3年以上或者大学毕业3年以上的员工,如果购车就会获得5万元左右的直接补贴。

  从2001年金龙董事长李长杰把一辆桑塔纳奖励给了一位工程师开始,7年间,金龙宽敞的停车场逐渐被近400辆私人轿车填满。李长杰的会客室就在停车场的对面,他最乐意向客人炫耀的,就是这一甚为壮观的汽车方阵。

  李长杰的确有骄傲的资本。2005年金龙铜管超越德国KME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铜管生产企业,而10年前这家企业还濒临破产。去年,金龙制造了35万吨空调和冰箱用铜管,占全球铜管产量的1/4,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人民币和5亿美元出口额。在全球一线品牌的空调中,有一半是金龙的客户。今年1月,渣打银行、高盛和雷曼兄弟联手向金龙投资9000万美元,获得25%的股权,并计划将其推向资本市场。

  而其成长故事堪称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一个典型案例:这家在17年前从国际巨头奥拓昆普(OUTKUMPU)引进第一条铜管生产线的中国企业,此后却数次几欲被其“导师”扼杀,但金龙最终成长为新的全球最大的铜管制造商,并逼迫对手退出这一市场。

  胜于蓝

  1995年,李长杰被选为厂长。彼时金龙的前身——新乡无氧铜材厂亏损4000多万,资产负债率高达116%,这全拜4年前引进的一条铜管铸轧生产线所赐。这条来自芬兰奥拓昆普公司的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铜管生产线让李长杰陷入一场噩梦中。

  而芬兰的技术仍处在试产阶段,根本无法生产出成品。从引入生产线到完全达产,金龙花掉了7年的时间,这几乎足以毁掉一个厂。所幸的是,到1997年,这条生产线终于达到设计的6800吨。自此后,金龙也伴随着国内空调业的爆炸性行情而走向坦途。艰难的日子结束了——以1999年为标志开始的3年内,以金龙铜管为代表的中国厂商逐渐取代日韩企业成为这一市场的领导者,到2001年,整个中国已难觅日韩铜管踪迹。

  但中国制造业谋求世界真正领先地位的博弈才刚刚开始。金龙随后与奥拓昆普之间在核心技术方面此消彼长的较量则是诸多中国企业谋求全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2004年,金龙27个集装箱共计5000吨铜管刚驶离天津港口,奥拓昆普即发来律师函,声称产品侵犯了其专利,要求金龙赔付700万美元,否则在美国起诉并申请扣押其全部产品。

  将金龙引入铜管行业的奥拓昆普此时成为金龙开拓海外市场最大的拦路石。奥拓昆普在中国先后输出两条生产线,并一度直接在中国设厂。2003年,奥拓昆普要求金龙支付400万的专利费。而金龙在自主创新方面早已超越奥拓昆普的技术,自然不甘缴纳巨额专利费。金龙联合国内厂家通过申请专利无效方式取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

  但这一次,奥拓昆普来势汹汹,而金龙的美国代理商也发出威胁,如果因为诉讼不能按时交货,则将扣押集装箱并拍卖抵偿违约金。

  从某种程度上说,金龙遭遇到这场危机并不奇怪。在多数中国企业的崛起过程中,作为学习对象的西方企业转而成为心怀嫉妒的压制者的故事比比皆是。而对金龙来说,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此次应变失策,将意味着海外市场的大门可能永远被关闭。

  困境中的李长杰想到了金龙打败的另一个竞争对手:Wolverine。这家美国最大的铜管企业此前在北美市场遭遇金龙的强势挑战,其最大客户Goodman刚刚被金龙夺去。Wolverine曾经希望与金龙划界而治,分享北美和欧洲市场,但被李长杰拒绝。

  现在,李长杰不得不转而向Wolverine寻求战略合作。李亲赴美国谈判,以让后者做金龙在北美市场独家代理商并可为之贴牌生产为条件,游说Wolverine 帮助解决金龙在美国被困的铜管和资金。对Wolverine来说,达成这笔交易则意味着“重新”夺回失去的美国市场。双方很快签订了4年供给13万吨铜管的合同。

  李长杰拿到了他最关键的一张牌。他随后向奥拓昆普摊牌,700万美元的专利费照给,但北美市场对方必须拱手相让。这一交易也顺利达成了。对金龙而言,最大收获是由此获得了进入欧美市场的“签证”。

  2006年,金龙与奥拓昆普长达15年的角色更替游戏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结束——奥拓昆普解散了其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其铜产业部总裁艾瑞亦转投金龙,李还将奥拓昆普的其它研发工程师收入麾下。这家当年手把手将金龙带入这一行业的世界铜管制造技术的“鼻祖”陆续将其在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地的铜管厂卖掉,彻底退出该行业。

  李长杰则迎来世界铜管制造业的金龙时代。2006年8月,金龙甚至希望斥资7000万美元收购Wolverine,借此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不过由于对方股价在随后几个月内大涨,抬高了收购价格,此交易最终搁置。

  而今,金龙已成为全球空调业进步的事实上的幕后推手。其自主研发的超细径、瘦高齿系列高效传热内螺纹铜管,帮助空调制造商向更小体积、更环保节能的产品方向进军:空调体积可减小1/4,节约铜的用量达20%。“我们的钱赚得太辛苦了,利润还不如一个煤矿。”李长杰告诉《环球企业家》,“必须向产业链高端走。”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