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燕合: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3日 09:47  新浪财经
马燕合: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
  2009年5月23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新华通讯社新闻大厦召开。图为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致辞。(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5月23日,由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和中国名牌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新华通讯社新闻大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新浪财经全程直播,以下为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致辞。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热地副委员长,尊敬的鲁副社长,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下面请允许我借这个机会就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谈几点认识。

  第一,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的重要环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国各行各业迅速展开节能减排工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集中推进节能减排的可喜局面。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节能减排仍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一是我国重大战略资源消耗对外依存度较大,生产方式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这种基本形势没有变。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如当前在轻工业上的困难,直接表现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消费型市场疲软的影响。从内部角度讲,高损耗、高污染、低价值产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二是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节能减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巴厘政策出台以后,各国纷纷施压,我国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国际环境。

  三是受国际金融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国际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出口增速减缓,通货压力加大,相关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这无疑会影响到节能减排的进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振兴等一揽子计划,并强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调在保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不能放松,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

  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和壮大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抢占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加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三大循环经济,提高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平稳发展的双赢,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经验表明,科技进步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力量,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技术革命,从而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如欧盟将在2013年之前投入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必须抓住机遇,急流勇进,不能落后。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必须大力倡导科技创新。2007年以来,科技部把节能减排放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联合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节能减排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等。所以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科技重大领域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控污减排等重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力度。

  大力开发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所急需的技术、装备、产品。据统计,使用期间,科技部投入的科研经费数百亿元,带动了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科技投入上千亿元。我国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科技创新是企业采用更多的先进实用技术与工艺,加速了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产业升级与结构,科技创新推动了环保、生物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全面展示了以新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空气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创新成果,践行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创新推动了重污染行业污染减排从单治理到过程削减的转变。如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燃煤脱硫技术与装备,保障了减排环保,发展了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培育了新能源汽车、LED照明、光谱等新能源产业。 

  第三,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要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强调科技创新与经济节能相结合,当前工作与长远部署相结合,治本与治标相结合。科技要服务大局,在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实施中要作出积极的贡献,在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中要作出积极的贡献。

  近期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制定好“十二五”循环经济相关科技发展规划。目前,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课题已进入“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框架。二是发展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推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示范,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循环经济科技成果推广,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支撑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技术升级,加快推动以大气污染减排为重点的环保科技产业发展。

  三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联盟建设。要重点支持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推广转化机制建设,如支持建立可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环保企业创新产业联盟,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激励等等。

  四是继续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节能减排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组织科研人员、国有企业加快节能减排走进企业,走进基层,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要广泛普及节能减排科技知识,提升公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形成可持续生产消费模式。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刚性要求。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