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演讲(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7日 11:37  新浪财经
图文: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演讲(2)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云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活动于5月17日至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图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第一,国家要降低税收。降低税收企业给员工加工资,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中国企业税负太重,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时候,长时期对外资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反而是年年增长,高速增长,现在能不能对我们自己的企业也享受这些政策,给人家都可以享受,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享受呢?我认为享受这个政策以后,税收不会少,反而会多,因为消费拉起来以后,经济发展了,税基扩大了,要好好算一算这笔帐,总的来讲,很多政府的决策层这笔帐没有算清楚,把这笔帐算清楚以后,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税收怎么样增长?给企业降低税负和员工加一点工资,让他有效肥能力和有钱花,农产品价格要提高,农民有钱花。我认为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土地解决中国老百姓吃喝是供大于求的。即使要涨价,也涨不起来的,而且农民的信息也是比较闭塞的,猪肉价格高了,拼命养猪,明年多了,卖不掉,就要亏本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才能把价格提起来。因为农民不能靠补贴致富,通过信息劳动致富,农产品价格压制他,永远致不了富,第二代不愿意当农民,做农民比当工人收入更好,生活更好,才有人当农民,我认为才能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

  两千块是不是太低了,多发一点钱,国家又收回去了。老百姓多消费一点,税收也就躲起来了,首先要解决老百姓有钱花。

  第二解决老百姓敢花钱,一是看病和读书,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花几千块钱,生大病花几十万块钱,万一下岗失业,把社会保障体系建好,让老百姓敢花钱。

  第三,解决老百姓的消费观念问题。中国老百姓喜欢存钱,增加了收入发消费券,过年作废,和人民币套着用,不用白不用,必定要消费,工厂就赚钱了,工厂赚钱了以后,税负也就增加了,就业也解决掉了。

  中央政府要让利放权。地方政府税收分配太少,没有钱开支,就在企业乱收费和罚款,又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中央少数人管了全国的经济,又管不好。

  3、要提振企业家的信心

  国家强大靠经济,经济发展看企业,企业发展看企业家。企业家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对经济复苏十分关键。我觉得要振兴经济,首先要提振企业家的信心,提振企业家的信心,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财富的认识,要尊重企业家的劳动。目前有些企业家积极性不高,对国有企业而言,主要是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家的个人关系并不大,不能体现其劳动价值,对民营企业家而言一是经营企业能否获利,因为盈利才能生存下去;二是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对企业家的过份指责亦挫伤了企业家的积极性,目前尽管许多民营企业家拥有不少财富,但我认为这些财富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所有,实际上,一个人的消费也是有限的,吃不了多少,用不了多少,财富最终还是属于社会,属于国家的。但是,名义财产权的改变,对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作用是巨大的,必将大大激发起企业家创造财富的热情。

  其次,要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营造尊重财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更多的就业。大企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而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体。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现在资金碰到困难,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所以我认为银行家要想通了,坏帐肯定是有的,还是烂在中国的锅里,总比送给外国人要好,还给中国的经济做一点贡献。

  4、企业要不断创新,走品牌发展之路。

  外销不会没有的,我们出口产品都是刚性需求,生活必需品,人家不愿意干的东西,不拿你的,自己建厂也没有那么容易,拿人家的价格并不高,要造成通货膨胀,出口到时候还会恢复的,关键是要创新,提高自己产品的档次,到底产品在世界上有没有竞争力?要吸取一点教训,我们贴牌加工,没有自己品牌和销售渠道,下一步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碰到什么问题,你的销售还是会好的。

  5、要警惕外资进一步掠夺我们的利益

  最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要征收富人的琴,资本家肯定不愿意在本国投资,中国的投资环境很好,马上又会来中国,所以我们要小心,有些企业困难,不给他解决,肯定让人家廉价收购了,我们现在不能让人家廉价收购,而且也不能再给人家廉价打工了,要到中国来投资,欢迎你来,我们企业和你合作,必须要拿出你的实力,互惠互利,平等互利才跟你合作,否则你自己干吧。

  6、企业家要不辱使命,牢记责任,为国家的兴旺作出新的贡献

  危机当前,企业家是战斗在经济战线前沿,企业家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发展的重任,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是经过多方磨炼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企业家,我们亦是具有特别顽强生命力、战斗力的企业家,亦是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亦是从社会最低层奋斗出来的企业家,因此我们是完全有能力担当此重任的企业家,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手中实现作为我们崇高的理想与目标,并为此而再接再厉地去奋斗,为此我建议企业家朋友们在当前的危机面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A、要坚定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不可否认,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有的企业困难还不小。但我们要认识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相信今天在座的企业家,有不少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有了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与创业时期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以前我们尚且不怕,现在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信心。信心在,希望就在。只要我们有信心,企业就有信心,社会就有信心,就一定能够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B、不辱使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心尽力

  发展是硬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发展经济都是企业家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使命。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使我们肩负的使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在非常形势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非常之策呢?

  首先,要立足创新求发展。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批创新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企业率先出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本土企业面临技术壁垒和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剧了竞争的白热化。唯有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危机中率先“突围”。

  其次,要加强管理求发展。管理也是生产力,加强管理、开源节流,确实是我们目前渡过难关的现实选择。

  在经济扩张时期,企业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经营业绩上面,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往往受到忽视。遇到危机的时候,正好是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管理要效益的时候。我们要通过苦练内功,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以渡过难关。

  第三,要抓住机遇求发展。危机两个字非常奥妙,不单单是危险,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企业在面临生存发展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令不少企业关门破产,却让出了市场份额。人才资源的富余,原辅材料价格的回落,对其他企业来说也都是机遇。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每一位企业家面前的首要使命。“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死路一条”。

  C、牢记责任,保企业保就业共克时艰

  金融危机袭来,国内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停工停产,有的甚至关门倒闭,由此带来的裁员潮也牵动着大家的心。在金融危机引发的震荡面前,企业社会责任被推到了时代前沿。我认为,越是在困难的时期,我们越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尽到以下三方面的责任。

  第一是“保企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脊梁。“保增长”的前提就是“保企业”。如果企业家们一遇到困难就“撂挑子”,就关门大吉,那么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切努力都将可能化为泡影,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危机再严酷,终究会有过去的时候,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让企业“活下去”。 企业生存下去了,才能让工人有活干、有饭吃。

  第二是“保就业”。温家宝总理说:就业有关生计和尊严。金融危机,受冲击最直接的无疑是因企业停产或倒闭而失业的人们。国外有研究表明,当失业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犯罪率、自杀率就会上升。在当前发展困难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的特殊时期,尽可能做到不停产、不裁员,不把职工推向社会,在保稳定、保就业上尽到责任和义务。

  第三是“团结合作”。危难之际见真情。在座的企业家想必都有感触,去年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当前的经济危机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企业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渡“寒冬”,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当前,有能力的大企业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专业化的协作,帮助相对落后的企业渡过危机,让现有的企业“活”下去,帮助新的企业“生”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经济早日复苏。

  有人说,一个好的企业和一个伟大的企业区别在于,好的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好服务和好产品,而伟大的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好服务和好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我想,一个好的企业家和一个伟大的企业家的区别也在此。

  困难再大,危机再严酷,总是会过去的。我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必胜的信念;只要我们调整一下政策,扩大分配把内需拉动起来;只要我们解放思想,进一步提升企业家信心;只要我们勇于创新,苦练内功,走品牌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化危为机,再一次迎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春天!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