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学彬:积极调整增长模式 主动应急危机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21:15  新浪财经
陈学彬:积极调整增长模式主动应急危机挑战
  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9”隆重召开。图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来源:新浪财经 康亮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9”隆重召开。图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

  陈学彬: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早上好!很高兴和他们一起讨论一下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应对。

  我们知道目前由于美国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已经从美国本身影响全世界的经济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因为时间关系不在这里讲了。我们知道这个危机的演变里边,不仅是金融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关键是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来讲,从今年初就有许多国际组织和一些专家都做了很多的预测,包括IMF今年年初几个月就连续调低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先是预测可能只增长0.5%,后来四月份调到会下降2%。目前来看,目前那么悲观,但是经济的衰退是肯定的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工业的产出、贸易大幅度下降,各个国家生产能力的闲置,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主要讨论对中国的影响,对金融体系或者实体经济两个方面都有影响。但是相对来讲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我们持有美国的股票、债券以及美国的一些资金回流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方面是一些心理恐惧的预期,在去年的话是比较大的,今年相对比较小一些,但是仍然存在。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美国和世界经济衰退,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对其它许多货币升值的影响。

  危机对中国影响小了,主要是中国开放程度比较低,对外投资比较少,衍生品、杠杆都比较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中国高速发展其中重要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出口,我们通过沿海地区大量的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推动我们的出口,赚取外汇,以获得发展。但是经济,我们知道在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出口,在半年大幅度的下降,下降里边我们可以看看红色的线是我们进口的价格指数,这个线是出口的价格指数,进出口下降的同时,我们有效汇率在加速升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的幅度超过出口商品下跌的幅度,一个方面是国际市场上的波动,另一方面也与我们人民币去年下半年来加速的升值有关。

  我们知道通过我们中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的出口方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出口不仅受到汇率的影响,也受到进口国产出增长率的影响,而且收入的弹性远远大于价格的弹性。这次由于人民币在这期间的加速升值,和世界经济衰退双重的作用对我们出口的影响相当大。尽管我们对美元贬值不大,但是我们对其它货币,在这里确是加速的升值。我们有效汇率大幅度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度的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带来明显的下降。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比如说上海、浙江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降到了百分之三点几,即从前年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3%、14%,全国降了一半,这就可以显示出来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受到的冲击更大。我们可以看就业方面受到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危机的挑战,我们在金融方面,我们采取了稳定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监管,实体经济方面我们迅速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是更重要的调整经济增长的模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从资源消耗型转向资源节约型。我们说出口导向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有利于我们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和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更快的融入国际市场。也就成为了许多中小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路径。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沿海优先发展带动了内陆地区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局限,第一,对国际市场形成过多的依赖,两个方面:第一,原燃材料的依赖,我们需要高价进大量的能源、矿石等等,第二需要大量产品市场的承接。我们是人口大国,中国要人均增长一千美元,要每个人消费三四百美元,肯定不可能实现。所以带来过多世界贸易摩擦,受到市场的冲击很大。

  第二个局限我们大量的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出口污染环境、消耗能源。另外我们雇佣低价的劳动力,他们只能维持的简单生产,他们能够生儿育女,但是他们的子女不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因为他们的劳动报酬太低。低价的出口对我们的企业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三个局限,就是挤压国内消费和内需产业发展。大量的产品都放在出口,对真正提高全体人们生活水平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企业也没有动力调整产业结构。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日益扩大,消费占GDP的比重,特别是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百分之五十几,下降到目前的百分之三十几。经济增长30年平均在百分之九点几,但是我们大量的不是用于消费,我们的消费只占到1/3,而且比重在下降。我们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六。我们看韩国、日本、美国,美国GDP,消费占的比重从60年代的百分之六十几,上升到2006年的百分之七十几。这种高消费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它成为我们中国高储蓄,大量得到了消费。如果说美国的高消费要调整的话,中国的高储蓄就更没有办法维持高出口率。

  第四个局限,我们经济高速增长,我们大量出口,赚了许多的外汇,大量的外资也流进中国,我们的外汇用来干什么。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我们缺少资金,我们需要引进技术、引进实力,我们需要大量对外的出口,赚外汇。但是现在我们这些外汇赚来却把它用到国外,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或者其它的国外资产。美元大幅度贬值从2001年到2008年贬值40%以上,这种贬值使我们的外汇储备遭受很大的损失。

  美元我们可以看到短期内是升值,但是主要由于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必选的需要升值的,一旦金融危机恢复的话,美元又会贬值,美元的双赤字只有贬值对它有利。

  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刻不容缓,我们需要通过调整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为内需主导型,我们要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更重要的我们经济增长的目的要提高全体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出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多的是短期的,来扩大内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主要是从产业的供给方面,怎么样来调整它,使它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国内的需求。但是中国经济更多的问题是内需不足。内需为什么不足?主要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人们说居民存了这么多钱在银行里,为什么不消费?主要问题就是后顾之忧。医疗、教育、住房以前在计划经济的时候由政府开支的,现在市场化的改革,我们改为居民开支,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这部分钱在“蛋糕”里边的比重,原来是政府开支,现在改为居民开支,你应该把这部分钱划给老百姓,如果不划给老百姓,那么政府就应该把这个事情做好。现在是事情拿给老百姓了,钱没有老百姓了,老百姓当然没有办法,老百姓不得不考虑一系列后顾之忧的问题。这里可以看到,扣除人口增长1.36倍,人均税收相当于增长了48倍,可以看看这个差距当然老百姓是没有办法消费的,要扩大内需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可持续的发展,经济的竞争靠什么,靠技术。按照比较,我们中国劳动力是优势,是不是我们永远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不是,我们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教育方面的投入连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7%都没有达到。我们1993年提出来2000年实现4%的目标,但是到2007还在3.3%。我们现在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发展教育?巨大的需求,农村的落后,我们要支持农村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统计农村人口有7亿多,还有乡镇里边,中西部仍然很落后,我们怎么样提高他们的收入和他们的支出。当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包括农机、家电下乡,我们进行补贴。方向是对的,但是力度太弱。我们补贴百分之十几,这些产品卖不出来,企业降价也不值百分之十几。实际上对农村的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大幅度的支持农村,包括农产品价格的提高。

  我们要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需求不能提高,农村是一个问题。我们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我们必须要把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出农业。我们是不是都到大城市?大城市是不可能接纳这么多,一系列的问题我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说农村中小城镇的发展,最简单就是农村的宅基地,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气煤都可以配套。这种小城镇也可以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还有整个城市的住房,我们说吃穿住行反映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吃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住行还有很大的空间。怎么样解决老百姓的住的问题,现在的房价炒的太高,老百姓买不起,但是又不能降,怎么解决?这些房价调的太高,地价是很重要的因素,政府是不是应该在里边让一点,少收一点土地的转让费、税等等,房地产企业让一点利润,有支付能力的居民也自己出点钱买商品房。没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我们的安居工程,廉租房也要做一些工作。

  总体来讲我们应对危机,目前来看危机对我们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冲击,也带来调整很好的机会,没有这些冲击可能我们的企业不会调整,这个机会关键是我们政府和企业怎么样抓住这种机会,进行调整。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