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香港学者Kuiwai Li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20:40  新浪财经
图文:香港学者KuiwaiLi
  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9”隆重召开。图为香港学者Kuiwai Li。(来源:新浪财经 康亮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9”隆重召开。图为香港学者Kuiwai  Li。

Kuiwai  Li:

      主席好,我的这个研究实际上跟张先生是非常相近的,根据我自己的研究和对香港的一些分析,我们知道现在香港是中国一部分了。1997年,中国也已经有了开放政策,香港就成为了一个特别行政区。看一些数据的话,我们看到广东在2001年70%的投资是来自香港,但是这个还是被量化。很多资金是通过香港再转回去的,有这样一个循环。

    在经济自由度方面,香港是第一名,中国是132,从1997年的香港回归以后,中国也是向香港开放了很多市场。比如说“斯谱得”(音)签订,中国开放市场,产品市场服务以及其他的行业,对于到香港的免签证从2005年开始,也是影响到了中国前往香港旅游,特别像非典之后。2006年我们推出了Pan—PRD,是指9个南方省份,加上香港和澳门。2006、2007年中国推出了这样一个五年计划,包含香港的支柱产业。2006年和2007年,QDII投资方式被选择,是指那些合格的内地资金可以去香港进行投资,允许人民币进入香港的市场。香港的股票市场也有了很大的上涨。最近香港也被宣布成为一个人民币交换的中心。

    我们看一下香港和9个南方省市的数据,我们看一下2007年差不多占95%。我们看一下对于9个省份的投资,还有我们看到这9个省份对于香港的出口,数字都在这边。贵州的数字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了。

    我们看一下贸易流情况以及占GDP的百分比,我们看到就FTR(音)来说香港高得多,就关税来说香港要低得多,这些都是合计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这边还有外汇管理局的数字。这里有关制度安排上面的一些比较,比如说商务活动自由程度、难易程度,这个就不一一讲了,数据都在幻灯上面。还有我们看一下,总体来说城市竞争力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是香港,其次是深圳,还有上海、北京等等,我们看到香港也是排名在深圳和上海之前。

    很多人常问一个问题,香港哪些事情只有香港能做,而大陆不能做的?我的回答说没有。没有一件是香港能做,中国不能做的。比如说从资源角度来讲、劳动力、土地等等。从资源角度来讲,当然是大陆比香港要有更多的资源,所以大陆有更大的潜力,至少可以做得跟香港一样好,甚至更好。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香港这个情况下面要继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要考虑香港怎么样能够维持,甚至是扩展它的竞争优势?我们也从需求的角度和供应的角度制定了很多战略,但是不幸的是政府只是关注需求方的战略,而没有关注供应方战略。

    我的论文当中也设计了这样一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和大陆有互补性,同时也有竞争性。我们看一下上线A,这是大陆,在某些行业领域,比如说金融、医疗、质量控制等等这方面,大陆没有香港那么强,把香港作为榜样。B这个上线,我们可以看到,大陆比香港更具竞争优势的这些领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大陆应该向香港学习,有很多香港比较领先的领域,另外一方面,大陆可以跟香港抗衡的那些领域。

    这篇文章,实际上也是张教授文章的基础之上我们做一些扩充,这个我们分析了增长模式的特点,同时也看一下大陆和香港这两个经济体的差异,以及试图为将来的一体化整合提供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我们把他们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1996年之前,亚洲金融危机之前,还有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做一个比较。如果说我们看一下这个技术的发展我们把这个技术的变迁和这个经济的劳动生产力的前沿线进行相关的分析,当然除了这个技术的效率之外,还有包括像劳动力等等,其他劳动要素的变化,把所有这些要素整合到模型当中就形成了这样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个经济是从这个,技术进步也是从下面曲线到上面这个。劳动力的前沿线我们用虚线。这是概念理论角度讲我们做的研究。

    我们看到目前生产者营运效率不是非常之高,也就是说不是最优化的营运。同时我们看到目前经济增长实际上离有效前沿线还是有一些距离,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最优的组合。这里我们做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的函数就像我们幻灯片上面所显示的一样,这边我们也列出了每个的含义。当然这个参数,这次用法跟我另外一个论文的用法有所不同,做了一些调整,最后得出的是这样一个公式,TFP,等于你这个规模加上技术的变迁,再加上其他要素的变化。

    最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分成这样几个阶段,一个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前,1985年到1996年,还有一个是1985年到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劳动生产力提高了,技术进步也提高了,还有资本效率也是提高了,对于香港来说技术进步了,资本效率也提高了,但是劳动力角度来讲下降了,因为香港有一些劳动力流向了国外。

    整体生产效率来说,香港的效率比较高一点,大陆效率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这边我们列出了投入、输入要素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成本的份额和收入要素的增长来看,也就是1985年一直到2006年,相对来说整个数字是比较低的。香港,对于香港的经济来说,是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是比较大的,实物资产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

    就规模经济效应来说,所有的这些地区,也就是中国,华东、华中啊,各个地区,规模经济效益提升了,香港也是提升了,看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生产要素就是资本,而对于香港来说最重要促进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本。

    把所有参数放到这个模型当中来看,进口对于经济刺激的参数,它的系数是0.0779。最强的一个参数是技术进步。总体模式来说,中国在这两个时期没有太大变化,就这个TFP来说,中国比香港要更大一些,对香港来说,我们正好是倒过来的情况,我们技术进步是在倒退。因为有很多人都移民到大陆来了,劳动力也下降了,也是因为移民了。就效率来说,香港做的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香港整个效率是在提高。就TFP来说,我们香港的进步不是非常的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边列出来的是中国各个地区的差异,比如说就产业增长来说,华东排名第一,然后是华南,然后是华西,然后是东北,然后是香港。就TFP增长来说,排名分别是华东、东北、华南、华西、香港。就规模效应来说,是香港、东北、东部、西部和华南。就效率来说香港排名第一,华东、东北、华南、华西。这是地区的比较。

    结论是这样的,香港必须要提高它的技术进步,中国要提高它的人力资本和它的效率。这个对于经济一体化是有很大意义的。好了,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