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六采油厂党委基层党建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 17:49  新浪财经

  着眼油田4000万吨持续稳产 树立当先锋思想 推进打头阵实践

  作为率先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的采油厂,我们始终在增储上产、技术创新、管理改进等方面,为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探路攻关。“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责任,围绕“当好4000万吨持续稳产试验区,争做油田创新发展急先锋”这条主线,深化教育统一思想,集思广益谋划举措,凝聚力量真抓实干,掀起了向原油400万吨稳产上产进军的热潮。

  一、开展“三项调查”,分析形势任务,在坚定信心中激发做新贡献的志气

  活动中,我们立足资源接替难、特高含水期开发难和增储上产难的实际,深入开展了“地下资源潜力、实用技术能力、地面工艺实力”的调查活动,在分析论证中,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大局上来,统一到争做大贡献的目标上来。

  1、立体化排查,摸清资源潜力定目标。年初,油田新一届领导班子到我厂调研时,提出了400万吨保稳产、争上产的要求。在传达贯彻中,基于产量由最高峰的1326万吨,到目前411万吨的快速递减、综合含水高达94.3%、剩余可采储量仅有5790万吨的实际,许多干部员工存在着“稳不住、上不去”的担忧。对此,我们坚持用事实说话,用资源潜力鼓劲。通过单井产量分析、区块开发效果分析、层系储量分析,组织员工立足单井,统筹区块,深入层间,立体化查摆潜力。形成了10个开发区块、8套井网、16套层系的调查报告。使干部员工认清了总体储量优势。5亿吨的剩余地质储量,以最终采收率达到60%计算,可增加可采储量1.5亿吨;认清了层系挖潜优势。按照水聚驱等多元开发方式,各类油层可相继增加可采储量1.2亿吨;认清了上产保证优势。随着高浓度聚驱、气顶注聚障等试验的推进,将有效缓解上产潜力不足的矛盾。进而,力争产量稳中有升,400万吨稳产到“十二五”末,成为全厂的发展目标。

  2、系统化筛选,整合技术优势定重点。经过35年的高速开发,油田剩余油大都集中在厚油层内部,且高度分散,如何将储量转化为产量成为全厂关注的重点。为此,我们结合多年的“大试验区攻关”实践,依据精细地质、水驱开发、聚驱开发等六大系统,组织干部员工对每项成果进行优劣性分析,归纳成系统的技术体系。5月专门举办了技术报告会,向全厂员工介绍了各系统的技术潜力与优势。这项被员工群众称为“掏家底子”活动,激发了大家算技术账的热情。哪项效果好,哪项优势没有发挥,哪项还有待改进,成为不同员工思考的重点,也成为了活动的亮点。算账也算出了全厂以十大核心技术为支撑的特高含水期开发体系的优势,以47项国家专利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接替优势,以720项技术成果为标志的全员创新能力优势。同时,加大优势技术推广力度、前瞻技术研究储备力度、实用技术整合改进力度,力争采收率超过60%,成为全厂技术攻关的重点。

  3、规模化评估,把握工艺负荷定思路。地面工艺系统的负荷能力,是稳产上产的根本保障。干部员工纷纷指出设备新度系数低、能耗指标高、新技术适应能力差等矛盾和问题。为了破除增油上产必须高投入、高能耗的思想,我们围绕油、水、电、气四大工艺系统,由井间到泵站,就设备运转情况、工艺适应能力、系统效率等6项指标展开分析评估。规划设计部门按照设计、施工、使用三个环节,认真总结了“十五”期间推行系统优化、设计简化的实践。以新增1292口油水井,少建各类站间18座,节约投资2亿多元,节约生产运行成本2000多万元的事实,证明了现有工艺规模的潜力。工艺技术部门也在分析14项机采节能技术成效中,得出了高产能与高耗能不成正比的结论。详实准确的分析,使“设备有年限,使用无期限”、“转变思路天地宽,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新思维被员工群众所接受。形成了“增产能不增规模、增效率不增投入、增产量不增能耗”的工作思路,广大员工也自觉将“能耗下降20%”作为一项职责。

  二、谋划“三篇文章”,创新发展举措,在打破常规中激发有新作为的勇气

  我们以“打破陈规调整思维,变革举措谋划发展”大讨论为载体,积极谋划“增油上产、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三篇文章。

  1、以提高驱油效率为导向,在推进上产稳产上做文章。立足5790万吨的可采储量和增产上产目标,我们开展了“以短期增产上产推进长期稳产”的命题讨论。厂党政领导按照分工,深入各系统探讨这项命题的可行性,干部员工也积极思考答案。规划设计系统率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十一五”后三年及“十二五”期间,原油生产保持400万吨以上的规划论证;地质研究系统相继做出响应。提出了“产能求快、水驱求稳、聚驱求上”的开发思路。主动调整开发方案,将原准备用10年时间动用完的10个二类油层注聚区块,提前5年完成,并着手编制了开发方案;各采油主体单位更是以“早上产、早主动,多积累、常主动”的思想,向厂里要产能、要项目。全厂上下共同谋划出了产能建设长远结合强基础、水驱开发挖控结合筑根基、聚驱生产点面结合争高产的系统开发方案。

  2、以缩短研发周期为导向,在加速技术攻关上做文章。为加速优势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我们提出了“围绕增产攻关,立足实效改进”的思想,得到了科技人员的认同。纷纷提出了减少新技术引进环节,促进体系升级;加大瓶颈要素攻关,不断在应用中出新;创造现场应用条件,促进技术与生产融合等上百条建议。综合这些观点,我们重新调整“大试验区攻关”思路。立足长远,突出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的研究;着眼当前,突出了厚油层挖潜技术的研究;围绕根本,强化精细地质技术研究。对攻关项目也进行了优选,以10项公司级试验攻关为重点,以102项厂级科研为主体,以39项推广技术为补充,建立起六大主战场,十大现场试验的攻关格局。为搞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地质大队专门成立单砂体识别技术攻关小组,在7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1个整体区块、3个油层组、600口油井、20多个成因单元的分析验证工作,初步总结出了单砂体识别的技术方法。其他45项重点攻关项目,也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3、以控规模降能耗为导向,在工艺系统优化上做文章。在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每增产一吨油,产出液量就要近百倍地增加,工艺负荷及能耗也将相应增加。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干部员工在“利用旧系统、旧工艺,探求新办法、新经验”上动脑筋、出主意。针对新增产能与规模控制的矛盾,提出了水聚驱互相利用、合并与改造相结合、提高系统效率减少重复建设等16条方案;针对新的驱替技术对地面工艺的新要求,提出了23条技术改进思路;针对增油上产可能带来的能耗升高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常温集输规模、加快成熟节能技术应用等44条建议。对全厂未来10年地面工艺系统布局优化提供了指导。初步建立了以油气缓冲带防气窜等23项前瞻工艺研究为重点,以高浓度注聚等48项新增工艺配套优化为主体,以推广应用39项成熟工艺为核心的地面系统规划。全厂员工也积极遵照规划抓落实,对新投产的500多口新井,克服了各种困难,全部实现了常温集输,预计年节约天然气500万立方米。

  三、打响“三个战役”,凝聚全员力量,在争先创优中激发创新业绩的士气

  我们以员工群众乐于接受、愿意参与的形式,分解任务、传递压力、激励士气,打响了“夺油上产、强身攻关、节支降耗”三大战役。

  1、比干劲,掀起“夺油上产”当先锋的热潮。我们把完成今年411万吨原油生产任务,作为实践新目标、挖掘新动力的起点。组织召开了17场次形势任务报告会,用目标责任凝聚员工;请来了油田老会战孙宝范,给千名员工上了一堂会战传统、铁人精神教育课,并广泛开展了对照传统找差距活动,用精神力量鼓舞员工;通过信息简报、网上论坛、电视专栏,组织“目标、责任、使命”巡回演讲等形式,用舆论氛围感召员工。从而,掀起了“比效率、保时率,比质量、挖潜力,比作风、壮士气”的热潮。4月以来,在近20公里的战线上拉开了新井投产会战。各级干部拿着细化到日的运行表,盯进度搞协调。全厂近百台的大型设备,起早贪晚,轰鸣不息。四个采油矿组织了13场次上百人的挖沟铺线会战。厂、矿、队三级技术人员更是在第一时间录取资料,分析产量,围绕早投产、早见效而努力。在这种士气的推动下,不仅在雨季前抢投了105口新井,还夺得了原油生产的主动权,1至5月全厂累计超产原油2万多吨。

  2、赛本领,掀起“强身攻关”当能手的热潮。为了提高全员素质,我们发出了“当岗位能手,做科研先锋”的号召。广大一线员工紧扣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展开了岗位形象大讨论。形成了“变体力型为技能型、变看守型为管理型、变经验型为创新型”的共识。专业技术人员也将“有思想、有知识、有技能、有闯劲、有成果”作为形象标准。全厂规划出的11500人次、113项培训计划,为员工提升自我、设计职业生涯搭建了平台。共青团组织的“青年文明号评比”等竞赛,工会组织的“用智慧创效、用点子增油”竞赛活动,广大党员参与的“当科技创新先锋,做技术进步模范”活动,使学技术、练本领成为了一种追求。在厂第四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呈现出了男女老幼齐上阵的局面。报名参赛者达23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立项目、搞革新变成了一种时尚。768名员工在自主择题的基础上,向厂矿申请科研和革新立项,人数为去年的2倍。提建议、想对策养成了一种习惯。活动开展以来,仅各级工会组织就收集到“金点子”、“合理化”建议1830条。

  3、看效益,掀起“节支降耗”当尖兵的热潮。在“400万吨持续稳产我该怎么做”的讨论中,广大员工大都定位在立足岗位节支降耗上。各基层单位和部门因势利导,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效活动。科研部门组织了“比设计、看投资,比方案、看能耗,比措施、看成本”活动,引导技术人员自我加压,提高技术措施的效益含量。在北东块三次采油产能项目规划中,油、水、电等各路技术人员,互相对照、互相激励,先后五次修改设计方案。取得少建2座转油站、1座注水变电站、7座计量间,节约投资约2000余万元,降低单井投资60万元好成绩。基层“创降本降耗岗、争节约节支星”活动的兴起,使众多的员工找到了用武之地。采油204等18个小队变台账为光荣榜,每月更新,天天提醒,有效激发了节支降耗的积极性。全员修旧利废活动更是富有成效,今年1至5月,全厂修旧利废额达500多万元。

  以上是我厂开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今后,我们将不断用思想解放的成果,指导实践,推进发展,为油田4000万吨持续稳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