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采油厂党委基层党建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 17:49  新浪财经

  勇挑发展重任 争做贡献大厂 全力推进原油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新实践

  在“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第一采油厂开展了“解放思想谋发展、爱岗敬业保稳产”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干部员工在解放思想中形成新共识,在科学谋划中明确新目标,在科技会战中实现新突破,在能力提升中打造新优势,努力在推进油田公司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发展实践中担当大责任、做出大贡献,全力确保原油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

  一、以解放思想实现认识提升,规划发展蓝图,坚定做大贡献的信念

  只有思想解放了再解放,认识提高了再提高,企业才能发展了再发展。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引导干部员工坚定发展信心。

  一是认清形势担重任。只有思想上加满“油”,地下才能多出油。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广泛开展宣讲教育活动,围绕“四个专题”,突出“四学”,强化“五讲”,做到“四结合”,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厂领导带头宣讲,围绕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了“形势、任务、使命”主题报告,使全厂干部员工认识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作为油田公司的主力采油厂,已累计产油超过5亿吨,产量始终占据油田公司四分之一强。我厂产量降,公司任务紧,实现4000万吨持续稳产,我们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必须激流勇进、堪当重任。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员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感、“我为公司担重任”的责任感和“我为稳产作贡献”的紧迫感。

  二是分析潜力定目标。只有突破思想禁区,才能释放地下潜能。解放思想,就要树立新观念、确定新思路、谋求新发展。2006年,落实油田公司创建百年油田阶段性目标要求,我厂制定了《萨中开发区“十一五”及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2006年至2010年原油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2011年至2020年原油产量逐渐由950万吨递减到650万吨。面对油田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新形势,我们坚持把具体问题上升到原则高度考虑,把当前问题放在长远发展中考虑,把局部利益放在整体利益中考虑,在困难中找希望,在潜力中找优势,深入分析我厂持续稳产的有利条件。我们有“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有12多亿吨的地质储量,有一批成熟配套的开发技术,有48年开发管理的成功经验,有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的大好机遇。在此基础上,厂领导班子统一认识、找准定位、谋划发展,连续三天组织召开持续稳产分析会,围绕地下储量、现有技术、攻关潜力进行区块分析、层系研究、单井挖潜,重新认识资源潜力,把薄差油层作为挖潜对象,把过去认为不可动用储量纳入可动用储量,宏观调整“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年产原油1100万吨稳产到2012年、1000万吨稳产到2017年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是凝聚力量添干劲。发展时不我待、发展责无旁贷,必须成为全厂干部员工的共识。按照新规划,10年间原油总产量将增加1706万吨。围绕规划目标,厂党委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性大讨论,分层次、分行业、分系统开展“瞄准1000万,我们怎么看?实现1000万,我们怎么办?持续1000万,我们怎么干?”专题讨论,讲形势、找优势、鼓气势。厂领导班子采取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形式,分专题、分重点,一人主讲、多人讨论,形成发展共识,坚定发展信心。基层单位广泛开展“记住三个数、弄清三个理、干好三件事”活动,记住油田公司4000万吨、我厂1000万吨和累计增产1706万吨三个数,弄清要担大责任、要做大贡献、要有大发展三个道理,定好规划、练好本领、干好本职。通过广泛讨论,使干部员工认清了实现原油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是我厂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挑战极限,提高原油产量,为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贡献力量的同时,管理水平必将大幅提升,加快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为满足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需要探索经验;自主创新能力必将大幅提升,不断扩大技术储备,为油田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赢得主动;队伍素质必将大幅提升,逐步壮大人才队伍,为我厂持续发展积蓄力量。广大干部员工群情振奋,激情涌动,人心思干、人心思上、人心思进,原油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的蓝图越来越清晰,各项工作越来越主动,前进脚步越来越坚定。

  二、以解放思想寻求技术突破,推进自主创新,扭住做大贡献的关键

  实现原油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破难题、以技术要资源,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

  一是牵住“牛鼻子”,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化压力为动力。在讨论中我们认识到,不断发现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发展的过程。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解放思想,抓住主要矛盾,攻克发展难题。一时突破不了的,不等于永远不能突破;目前突破不了的,不等于今后不能突破。作为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的老区油田,实现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提高采收率,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创新发展增加可采储量的技术。我们坚持用战略的眼光认识矛盾,用辩证的思维分析矛盾,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矛盾,广泛开展“突破思想‘瓶颈’,打好技术‘组合拳’,确保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专题讨论。全厂科技人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打破思维定式,敢于突破禁区,勇于挑战极限,首先把油从头脑中“抠”出来;同时,盯住技术“瓶颈”,打破系统、专业、单位之间的界限,开展多专业联合攻关,成立多学科研究室,集成优势技术,用团队创新的力量,把油从地下“驱”出来,切实将产量压力化为攻关动力。经过讨论,我们深刻认识到10年内累计增产1706万吨任务艰巨,这相当于我厂一年半的原油产量;同时,我们信心满怀,这相当于我厂采收率再提高1.5%增加的可采储量。突破1706万吨,关键是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

  二是掌握“金钥匙”,加快技术攻关步伐,化储量为产量。我们直面技术挑战,明确九大类技术攻关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科研攻关节奏,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努力将地质储量化为原油产量。推广一批成熟技术。大力推广储层描述及剩余油预测技术、水驱开发调整技术、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技术等成熟配套技术,提高技术系统化、配套化、集成化水平。研发一批接替技术。加快配套完善三元复合驱油、萨零组强水敏油层开发、蒸汽吞吐等技术研究步伐,尽快形成接替技术。目前,我厂主力油层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取得了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的好效果;萨零组工业化注水试验投产一次成功,预计采收率可提高到15%以上,有望成为我厂新的储量接替点。探索一批储备技术。超前做好聚合物驱后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和三类油层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探索攻关聚表剂、二元驱、水平井组化学驱等技术,力争快出成果、出大成果,使采收率提高到60%,甚至更高。

  三是打好“主动仗”,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化潜力为实力。我们充分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切实组织好、引导好、发动好员工群众,打好全员创新的主动仗,把激情化作理性,把理想变成实干,把科技潜力变成发展实力。按照“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各具特色、有序协作”的原则,建立起以油藏、采油、地面、信息四大工程为主体,以科技决策、知识管理、组织实施和环境支持四大系统为主要内容,以组织、管理、运行、考评、激励机制为保证的全员创新管理体系,形成了全员创新、团队攻关、协调运行的集成优势。推进全员创新实践,广泛开展“结对攻关”、“金点子”工程、“五小”成果、岗位创效明星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激发群情、凝聚群力、发挥群智。2008年, 开展股份公司级项目1项,油田公司现场试验11项、科研及推广项目29项,厂级科研及推广项目103项,提出技术革新95项、创新创效点子396个,制定措施方案600多井次,已累计增油10.2万吨。做到创新行为无时不有,创新成果无处不在。

  三、以解放思想提升发展实力,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做大贡献的能力

  提升企业综合素质,是实现持续稳产的根本保证。我们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人才开发、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提升管理力,为实现持续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摩天大厦,起于垒土。实现持续稳产,必须强化管理这个基石。我们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管理的难题,在继承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突出管理的超前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融合的新模式,大力推行文本管理、量化管理、动态管理、精优管理,以管理创新打造发展优势。制定《管理创新细则》,推广“七班两库”、节点管理、生产管理控制平台等新成果;实施安全动态管理、节能降耗“6+1”管理等新方法;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内部经营自主管理等新模式。尤其是针对到2017年油水井总数将增加一倍、用工总量将增加三分之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来员工总量不足的矛盾,探索实施了集约化管理新模式,按照“结构优化,流程优化,组织优化”的原则,实施采油工区管理和专业化班组管理试点,在联合站试行生产运行监控系统,试点单位减少采油队人员配备5.68%、联合站人员配备12%。全厂推广实施后可为2008年钻井678口、基建1009口、新增站15座,实现内部人员挖潜480人。

  二是提升人才力,为实现持续稳产提供智力支持。集众力之所为,则无不胜;聚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实现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关键靠技术,根本在人才。我们按照把人员大厂建成人才大厂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大力实施“能力关怀”战略,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明确人才开发目标。全面分析人才队伍现状,明确了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到2010年建设一支善经营、懂技术、创新能力强的200人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一支技术造诣深、攻关能力强、结构合理的200人专家型技术人才队伍;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能够适应油田开发技术升级换代要求的1500人的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建立各类人才信息库,实施阶梯式岗位技能培训,开展“百做不误”大练兵活动,努力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知识型操作人才。落实人才开发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做到培训提能;建立完善人才使用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做到择优提质;建立完善人才考评机制,实施以德、能、勤、绩、廉为内容的综合考评,做到考评提素;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系,做到激励提效。

  三是提升文化力,为实现持续稳产提供精神动力。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求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源泉。我们坚持以“三老四严、永创一流”核心理念为引领,按照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现有文化、发展专业文化的思路,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在基层活动”,积极构建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体系。作为大庆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我们坚持用“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育人铸魂,突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传统持续教育,在员工中开展“传承光荣史,爱厂立新功”活动,增强“我为大庆红旗增艳添色”的使命感;表彰在倒班岗位上工作30年以上的女工、评选最具责任心青工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增强“我为持续稳产作贡献”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优势,探索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心理健康建设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为实现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提供精神动力。

  形势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解放思想,瞄准新目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全力确保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为创建百年油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