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坚决实现原油4000万持续稳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 17:04  新浪财经

  初春三月的早晨,乍暖还寒,铁人广场上运动健身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刚刚打完太极拳的张大爷和几个老哥们儿照例拉开了话匣子:“这第一个4000万吨拿下来,第二个4000万吨又开始了。”“可不是,大庆油田稳产,中国石油底气就足啊!”“你可别小看这4000万吨,它给国家发展‘加油’,也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滋润啊!”

  这是国家的4000万,中石油的4000万,更是我们大庆石油人的4000万。自从大庆油田把这个数字写入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之后,它从会议文件中走进员工的心里,从油田的生产实践中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着4000万,思考着4000万,感受着4000万。在大庆石油人眼里,它承载着责任,也饱含着幸福。它是大庆石油人的心血与奉献,也是大庆石油人的光荣与骄傲。

  危机与生机、压力与动力常常只是一线之隔,对于大庆油田,跨越这条线的推手,是“4000万吨”。

  近年来,企业界渐趋一致的一个共识是,企业如同一个生命体,许多地方与人相似:追求目标相似——健康、长寿、价值;成长历程相似——创业期、发展期、衰退期。目前,企业的寿限仍是未知,短命的可能几个月就销声匿迹,长寿的如杜邦公司已经200多年。不过,如同人类一样,一个生命力强劲的企业必然经过困厄的挑战、苦难的打磨,就像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开大庆油田的历史,不难看出“劳、饿、空、乱”等诸般磨砺,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与协调、一轮又一轮的打破和树立、一关又一关的危机与再生中,大庆油田之“能”持续增长,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因此有了50年的长篇传奇:发现、开发、稳油控水、5000万吨、二次开发、三次采油……

  巨大的成就,让党和国家有信心交付信任,辉煌的历史,让大庆油田有勇气担当责任。2008年年初,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重担再落铁肩;2008年岁尾,开局之年圆满收官。将2008年重组整合的大庆油田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勘探开发的成绩单放在一起,不由人不感慨:原来困难与成绩、压力与动力、危机与生机的距离是如此之近,近到一个转身就是另一副面孔。

  这一转身的推力,是4000万吨。

  回顾2008,一个疑问环绕在人们心间:如果没有4000万吨的重担在肩,我们是否还会有这么大的成绩,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

  让我们透过4000万吨的表面,认真地审视一下它的内涵与外延,它的从属与伴生,会看到“产量”之外的含义。

  4000万吨的任务带来了相应的扶助和支持。去年,中石油提出“举集团公司之力保大庆稳产”,今年,仅勘探投资就增加了近5亿元。此外,在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今年1月18日,大庆油田向集团公司所作的工作汇报会上,在讲到海塔盆地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时,股份公司副总裁赵政璋说:“吉林油田的二氧化碳驱技术比较成熟,你们可以和北京勘探开发研究院一起,大家坐下来搞个研讨,让吉林的人过来,或者你们过去。我可以给你们联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王玉普说:“你作指示就可以了,我们过去,离得也近。”

  上级领导主动牵线推进具体工作的运行,集团公司对4000万吨的关注和支持,由此可见一斑。

  2008年2月份,蒋洁敏总经理在陪同周永康同志视察调研中曾提出:尽管大庆油田在开发水平上已经是国际最高水平了,但并不是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最终的最高水平。蒋洁敏鼓励大庆油田:“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向这个最高水平来挑战、来努力。通过我们既成的技术,通过我们精细的工作,实现我们新的发展。”

  可以说,今时今日的大庆油田,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身,它必须在突破自我中完成新的成长和跨越。

  4000万吨是大庆油田实现自我突破的一个重要关隘,它的险与难,激发了整个油田的斗志和勇气,引爆了潜力,催生了创意,也收获了战果。

  4000万吨主要靠科技驱动,科研人员因此压力倍增。去各采油厂走一走,与科研人员近距离接触,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4000万吨,我们厂……万吨。”接下来,就是对自己所从事项目的介绍。

  作为第一产量大户的采油一厂,7500口机采井的节能降耗成为工技大队的一块“心病”。为了降低抽油机井井下抽油泵采出流体中气的含量,多杯等流型气锚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了。昼夜跟踪试验井,取资料,查书籍,请教老专家,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确定参数,统计对比几千万项数据,制作图表1200多幅(次),工作人员吃不下、睡不好,终于完成了项目的总结验收。2008年年底,多杯等流型气锚应用1702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液14.13吨,日增油0.88吨,泵效提高12.15个百分点,抽油机吨液百米耗电下降0.17度。

  这是一组不容易取得的数据,而大庆油田类似的不容易说不完,不容易背后的故事道不尽。

  如果说,2008年,人们对“原油4000万吨”与“稳产”之间的“持续”二字还有一丝疑虑和担忧;则2009年,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可以轻易断言大庆油田的极限在何处,因为,与第一个4000万吨产量同时递交的还有两亿多吨的探明储量。此外,在“长垣水驱自然递减率降到8.36%,比上年减缓0.58个百分点,年均含水上升值降到0.43个百分点,比上年减缓0.12个百分点;三次采油区块年产油1110万吨,连续7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这一系列象征着开发水平的数据之后,9项配套技术研究、11项专项技术攻关、6项储备技术探索和22项重点现场试验仍在为油田发展积蓄力量。

  数据与事实本身不会张嘴说话,却能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正是4000万吨挑战本身,提升了大庆油田迎接挑战的能力。油田人渴盼的百年油田愿景,因此更多了一些掌控。

  古代兵家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来比喻“势”的力量,意思是说: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是由于迅猛的水势所造成的。兵书《孙子》中有精髓的几句话:“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认为战略的最高准则是以“势”取胜,故“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势”的营造需要一种始推力,大庆油田发展“势能”的始推力就是4000万吨。因为4000万吨这一战略核心的有序推进,大庆油田的油气生产水平再度提升,一切与油相关以及为油服务的产业能量汇聚,大庆油田的发展“势不可当”!

  石油是黑色的,却给予了生活斑斓的色彩,对于油田员工,“4000万吨”是碗中食、身上衣,是黑夜里安宁的睡眠,是心灵的满足,是无上的尊严

  69岁的孙崇德老人1960年到大庆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儿。会战时期,他曾经做过1205钻井队的柴油机大班,与铁人王进喜并肩战斗过。每当有人问起当年情况,他就会指着身前与远处的楼区告诉人家:那里当年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荒草甸子。谈起今天的生活,经历了大庆油田50年发展变迁的老人会说:“如今我们的日子过得这么好,是托油田的福啊!”

  偶尔与甘肃张掖市农村老家的亲戚们通电话,讲起近况,常惹来羡慕,有时对方会语带酸意地问一句:你们大庆的油采了那么多年了,现在效益还那么好吗?老人就会硬邦邦地回一句:我们有4000万吨呢!

  孙崇德老人的儿子孙泽轩踏着他的足迹,走进了英雄的1205钻井队,如今在苏丹打井,儿媳妇在采油三厂上班。他常过问儿媳妇单位的工作,关心油田的产量,也时常嘱咐儿子:“一定要好好干,不能给‘铁人队’丢脸。”

  张南并不是大庆油田的“坐地户”,1996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来到油田,如今,已是电力集团的一名基层干部,爱人也是油田员工。去年,他们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春节前,一位博士后毕业在北京某高校做副教授的大学同学找他帮忙联系想出一本书,连书号带刊印费,同学有些捉襟见肘,一问,工作之后的收入大部分都花在了60万元的住房贷款上了。想起自家丰足的小日子,他的一丝心理优越悄然而生。

  张南承认,他不知道自己对老同学的心理优越能保持多久,但他会比以前更努力地工作。

  “企业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幸福,所以,为了4000万吨我们要好好干。”这是一种朴素的给予与回报的关系,而无论是奉献还是拥有,常常使大庆油田的员工感到莫大满足。

  这种满足感并不只存在于大庆油田的在职员工中。

  苏丹拉丁舞校的校长高洪刚与妻子苏丹2003年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谢绝了深圳某俱乐部的邀请,回到家乡创业。从最开始时仅4名学员的培训班,发展到现在已有700多名学生4个教学点。他的学生在去年9月份举办的国内最高级别赛事CDSF大奖赛上捧回了4个冠军,使他东三省同类学校第一的位置坐得更稳:“我的教练许多都是国家队的现役队员,哈尔滨的学校都到我这里来取经。”虽然不属于油田,但基于商人的敏感,高洪刚对4000万吨有着不一般的期盼。他说:“我的学生有2/3都是油田子女,油田的家长们舍得为孩子投钱,使我有资金请最好的老师教他们。说实话,学校要发展,也离不开‘油’。”

  从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到如今,油田第三代也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对大庆油田有着不低于老一辈的挚爱。

  去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黄研,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上课,老师开讲之前,提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中国工业史上的著名人物,你们都知道谁?”20多人的教室里,齐刷刷地站起五六个学生:“王进喜!”这些都是来自大庆的孩子,彼此相视一笑,瞬间心灵相通。黄研说:那时候对家乡觉得特别自豪。

  与黄研比,云南财经大学的张雅安更加“骄傲”。初入学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有一个彼此介绍的环节,别的同学在介绍自己来自哪里时,除了来自省会城市的,常常是先说省份再说城市,比如山东聊城、陕西商洛等,张雅安则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大庆,前面的“黑龙江”3个字省了。在介绍各自的家乡时,一位来自浙江的同学从历史人物讲到黄酒,又讲到自然景观。轮到张雅安时,她说:“我们大庆油田有3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也就是说,国库里的‘银子’,我们大庆油田贡献是最大的。”然后对着那位浙江同学说:“你们那里的车多不多?”对方点头。张雅安一笑:“你们那路上跑的车,每5台里就有一台烧的是我们大庆油田的油。”

  大庆是一座移民城市,短短50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还远不够厚重。但经济的飞速发展,奇迹的接连缔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充满活力的延展,赋予了大庆石油人强大的自信,使他们感受到尊严的荣光。

  “和谐”是如此亲切和温暖,“和谐”的构建是如此艰巨与美好,这是一篇宏大的文章,主题是“亲民、爱民”,主笔是“4000万吨”

  大地尚未解冻,大庆一中交通岗的立交桥建设已经破土动工,“有经验”的油田人都知道,新一年的民生工程开始了。车辆和行人按给定的路线绕行,都在期盼着工地围栏拆除后有一个更加顺畅的出行通道。

  采油二厂的高淑琴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春节,舅舅和舅母到她家来过年,老两口第一次来大庆,她和爱人拉着两人在市区转了一圈,行至南二路时,高淑琴告诉两个老人:“这条路是去年油田给修的。”舅舅非常惊奇:“企业出钱给修路?”高淑琴解释:“多少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修路、修桥、改造小区、整治湖泡、种花植树、修建广场,油田的民生工程不只给了居民们一个舒心的环境,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也悄然改变。逢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们到小区里健身、下棋,到广场上散步、聊天,参加社区里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除了回家吃午饭,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快乐度过的。生活空间的增加,交际范围的扩大,让大庆油田的老人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愉悦。

  许多外地人来到大庆油田,想要看看石油是什么样子时,通常会感到一丝失望。因为大庆油田的石油从地下到地上,都是在管道中穿行进入油库。这个以黑色的石油生产为主业的企业,对“绿色油田”有着不懈的追求。

  油田重组整合后,行业增多,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增多,油田环保工作难度随之增大。大庆油田用了两个多月,组织对43个环境保护重点单位开展调研,修订了环保管理办法、排污收费办法以及环保考核办法等制度,环境保护工作抓得系统、务实。与此同时,油田范围内的绿色基层站队创建活动一直在持续,物探、钻井、采油、采气、基建和作业施工小队都有一套完善的清洁操作体系。物探小队尽量利用已有道路,避免穿越水流,形成了减少生态破坏和水环境影响的绿色施工方法;联合站、中转站采取站间调气、集中热洗,减少湿气放空,形成了保护空气环境的生产操作法。

  北起采油六厂、南至采油五厂的长垣主要产能区域绿色长廊建设已进行了3年多。去年,大庆油田重点组织了道路两侧及站库周边生态恢复、废弃站场环境治理、居民小区绿化改造等生态工程建设,全年累计实施油水井土油池治理794个,平整地貌871亩,栽植各类树木26万多株。在铁西地区、杏树岗油田北部地区、喇嘛甸地区等油田腹地,平整土地、补种新草、围栏封育等一项项举措的实施,为油田披上了新绿。曾经,西北风口把扑天盖地的沙尘喷向油田,如今那里阻挡风沙的绿色屏障一年比一年牢固,不让沙尘肆虐,还油城一片洁净的天空。

  绿色油田、和谐油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亲民、爱民的情怀,需要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巨额投入的实力,大庆油田的4000万吨,使这一切有了支撑。

  一个有担当、敢负责的企业,可以赢得持久的尊敬和各方面的支持。今年春节前夕,蒋洁敏同志在大庆油田调研慰问时,特别强调了“和谐示范矿区”的建设,在当前投资紧张的情况下,集团公司依然要为大庆油田投入15亿元左右。利用3年时间,使外围边远矿区改造水平与中心区基本一致。如此大手笔投入于与生产非直接相关的产业,集团公司以这种方式表示了对大庆油田的厚爱以及对大庆油田贡献的肯定。

  去年春夏之交,大庆各大平面媒体上登出了同一则广告:大庆油田总医院呼吁市民到各社区医院就诊。当时,因为流感,总医院住院处各病房“爆满”,加床已经加到了楼梯台阶边,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们不得不花钱登广告以求分流病人。

  油田总医院既是油田公司所属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市内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目前,住院三部的施工正在进行中,主体已经封顶,裙楼结构全部完成,今年年底有望验收。届时,病床数将大大增加,住院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并且,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住院三部,将使油田总医院的服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庆油田的这项民生工程除了方便油田员工、普通市民就诊,远在四县的百姓也将因此而受惠。

  “发展上不去,物质基础薄弱,和谐就失去了保障;和谐搞不好,人心就会散,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庆油田将构建和谐分解成3篇文章,“牢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着力建设绿色油田,努力构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努力构建油田与社会的和谐”。有了4000万吨做保障,3篇文章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油气旺而百业兴,百业兴而企业强,企业强而万民富。4000万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4000万是企业的,是家庭的,是每个人的。

  如果把石油比作共和国经济的血液,对于大庆石油人来说,4000万吨就是哺育我们的乳汁,是我们生命的依托。如果将大庆油田比作一棵参天大树,4000万吨就是它源源不绝的养分。根系扎得深广,枝干的力量才能更强,大庆油田的几十万员工家属是这棵大树上嫩绿的新叶,生活得朝气蓬勃。

  “4000万吨持续稳产是大庆油田的政治纲领,一切要服务‘4000万’,一切要服从‘4000万’,一切工作紧紧围绕‘4000万’,全力保证‘4000万’,坚决实现‘4000万’。”大庆油田也对“4000万”做出了“坚定不移”的承诺。有了去年的4000万以及在4000万带动下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做基础,今年的大庆油田必将再奏凯歌,令世人惊叹。

  沐浴着朝阳,承接着雨露,大庆油田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地荫庇滋养着这方水土这方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