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思忠:人员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17:24  新浪财经
解思忠:人员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
  2009年3月28日-3月29日,由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2009中外管理人力资源发展论坛”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图为国资委监事会主席解思忠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3月28日-3月29日,由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2009中外管理人力资源发展论坛”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下面是国资委监事会主席解思忠的演讲:

  解思忠: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我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去年讲的是关于人员素质的问题,今年给我出的题目是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后来我一打听,我们与会人员有一小部分人去年参加过,我不好意思再重复,临时改了一个题目“人员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提高人力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我们知道在座的企业家,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把企业做强做大,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呢?那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民营企业在第一次创业阶段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依靠自己和家族的艰苦奋斗,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在某一个时期抓住某一个机遇,拥有某一项资源。现在时过境迁,第一,我们现在的企业越来越多,现在强手林立。第二,法制越来越完备。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想做强做大,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我在这里引用政协副主席陈景华的一段话,他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多种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他的话说到这儿就完了,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人的因素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呢?我把它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素质;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三是企业文化。首先素质要高,素质高了是不是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如果你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大家的潜能和积极性发挥不起来。人力资源工作做好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还不行,如果大家的素质高了,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但是各想其事,拧不成一鼓绳也不行,三者缺一不可。

  全球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咨询公司叫德勤咨询公司,他们有一道题目是让你们一夜不能眠的事情是什么?好多企业老总都列了几条,最后归纳起来排在前三位问题是,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第二是如何留住主要的雇员,第三是提升现有职工技能。这三大法宝并不是并列的,其中人员素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人员素质高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才有文章可做,如果你的素质不高,这些员工就像贫矿一样,就是掘地三尺三米也挖不出什么东西来。

  当然,在我们企业内部分为两块:一是管理者,一个是普通员工。显而易见,管理者的作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岁,为什么做不强做不大,其中一条原因就是老板素质不高,企业不要忘了我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提高员工素质。所以,我觉得对人力资源开发来讲,第一个重要的是提高人员素质。

  我们讲到素质,可能大家说这个名词我们都知道,就是培训、学习,这都是手段。我发现整个社会对于素质到底什么概念,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如果你不知道素质叫什么,你做了很多问题可能会事倍功半。我们评价人员素质的时候往往走入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把它等同于能力,能力是相关素质的综合体现,每一种能力的背后都有几种素质支撑着它。第二个误区就是把它和知识等同起来,大学硕士毕业,读了多少书等等,实际上素质也不等于知识,知识只有经过理解、消化之后才会上升到素质的层面。我要说我们老百姓搞不清楚,恐怕我们的主流媒体在很多场合下也搞不清楚。

  前年,我记得人民日报开辟一个专栏,题目叫“提高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素质大讨论”,专栏的主持人邀我写一篇文章登在上面,我说你这个题目就有问题。如果公共道德素质低,你在国外旅游不文明,在国内旅游也不文明,他说这个不好改了,这是中央领导批示的原话。可喜他接受了我的意见,改成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行为准则”。去年我们金融主管部门写了一篇文章,叫“提高中国公民的金融素质”,不存在提高金融素质,实际上是提高金融知识,有个金融知识还有个财务素质,那么还可能出现个审计素质,素质就滥用了。

  中央电视台也不例外,我们知道中央电视台经常举办歌手大奖赛,歌手出来以后还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评,表示对歌手的素质非常重视,最后平均以后才能排出名次。我记得有一个女歌手唱完以后,我问她一个问题,亚马逊河流向几个国家?这个歌手答不出来,现场安静了几秒钟之后,评委振振有辞地告诉大家,亚马逊河流向六个国家,大家觉得这个评委很有素质,第二天还是这个评委当中向大家提出道歉,说亚马逊河流向八个国家。我这么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搞清楚,不是这样。

  我们前国务院秘书长曾经有一个讲话,他说各级乡镇管理学院都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作为重点,他把这个搞清楚了。到底什么叫素质呢?如果我们翻开现代汉语字典对于素质的解释,就是事物本来的象征。

  我曾经在一本书里把人的素质通俗地解释为,就是人的质量。一说质量,诸位企业家非常容易理解,我们要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出厂之前,都要用产品质量的检验指标体系检测一下,看它是合格品、还是优良品,还是残次品。我们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产品,这个产品既得益于先天的,同时也得益于后天的修养。每个人既然是一个产品,也有一个指标体系,我把人的素质分为八个方面:人格素质、精神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每一种素质又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每一项写了一篇文章,合起来一本书《我与素质读本》,我就是试图建立一个考核、评价,也是自测人的素质的指标体系。

  我们知道管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木桶理论”,我们现在好多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企业高管人员最后都变成“两院院士”,并不是它的整体素质多低,而是某一个素质的短版制约了他。

  我这样解释素质,可能大家还觉得比较抽象,我用一句俗话帮助大家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好多人受到这句话的激励,看见别人做企业,他也做企业,看见别人做学问,他也做学问,但是有志者事并不一定成。铁就是你的素质,你想变成一根针,首先把自己这块料变成铁再说,如果你能变成钢,不锈钢,不但能做成针,而且能做精密仪器。如果你这个料是木头料,我们并不是讲木头没用处,但是至少磨不成针。

  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胜任某一个岗位,人力资源开发要做培训,不要往往就能力而培养能力,我培养你的领导力,志向力,学员听了以后可能有所收获,但是效果不大。我们可以想像,我们办一个管理能力的班,一个教材,同一个老师,大家考试,但是学完以后,每个人的管理能力提高的程度不一样,为什么?你们的素质不同。正由于素质不同,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你的理解程度,举一反三的程度,和付诸实践的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必须从人员的素质做起,把他这块料变成铁再说,他变成了铁,磨针,磨刀,磨什么都可以。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个素质的模型。比如说你是搞营销的,你沟通的素质,表达的素质要高。如果你是搞研发的,科学素质要高。所以在我们企业内部,除了普遍提高大家的素质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素质模型,重点提高素质的模型。

  二、人力资源开发,应该建立好一个约束激励机制。我们觉得人力资源工作主要是人力开发,开发就是把人的潜能,第一个问题是把人的素质提高,第二个问题是要做好开发工作,把大家的潜能发挥出来。为什么有些人在一个单位是一条虫,到另一个单位变成一条龙呢?而是这个单位给了他合适的岗位,合适的薪酬,使他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所以,你必须建立一种好的约束激励机制。

  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叫“制度是决定的因素”,制度好坏人也不能随便干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不能放手干好事,甚至会干坏事。海尔的张瑞敏回答一个记者的提问,企业的CEO主要的只能是什么?他说设计师、牧师。这个回答非常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