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墨西哥前总统:G20已出台47项贸易保护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12:00  新浪财经
墨西哥前总统:G20已出台47项贸易保护措施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墨西哥前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图为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墨西哥前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

  埃内斯托·塞迪略:谢谢,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论坛,今天我想这样表达我的一种关注,也就是从会场的气氛中所体会到的,刚才的讲话者在谈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到大家对于贸易领域的现状是满意的,而且这种自满的情绪昨天听贸易部长讲话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了。看来大家还没有完全相信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威胁,就是保护主义。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认真地对待现在已经出现的一些证据,这个证据已经很明显了。几天之前,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20国集团去年11月15号开会的时候宣称,他们不会采取保护主义,但是20国中有17国已经出台了47项贸易保护的措施。 

  在2月底的时候,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根据这些报道,我们认为现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是更多了。在反倾销领域,2008年最后几个月,反倾销的案例在上升,这个上升的趋势是很明显的。当然,这也同样表明反倾销的做法是越来越多了。官方的一些数据都表明了这些,比如说有许可证的发放、政府招收新的人员、金融上的国有化,而且我们现在也开始听说有些国家可能会利用汇率来做文章。现在富国所作出的承诺是他们在降低法律上的保护主义措施。

  在七十年代,我们曾经看到选择性的采购等做法,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新的歧视做法,而这种做法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掩护,好象是政府的干预。我和我的一些朋友把它叫做隐蔽性的保护主义或者说残留的保护主义,哪些国家有潜力来削减这些隐性的保护主义呢?

  因为他们经常采取了补贴的形式,那些发展中国家和穷国是处于不利状况的,因为一般人们认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发放这样的补贴,但是这时候人们就忘记了一件事情,在发展中国家法定的关税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们永远都可以合法地提高关税,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富国来讲都是一样的。随着经济衰退的恶化,保护主义的势力会更强。

  我担心的是,衰退和保护主义会相互助长,这不再是三十年代独有的现象,我们只是期望在今后这种可能性会降低。我们很快就会后悔我们现在所采取的行动有多么的不够,我们没有能够对多边的贸易体系进行改善。多边的贸易体系受到了很多的挑战,其中一个就是多哈回合不能够结束,另一个就是歧视性的贸易协议的普遍化。我们必须要努力来加强多边的贸易体系。我想,现在的危机很快就会向我们展示大量的证据,说明多边自由化的进程是不容取代的。

  在乌拉圭回合结束之后,我们并没有取得很多这方面的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多边的自由化,没有多边的自由化是不可能发展的。我坚信这样一点,就是多哈回合并不是注定要失败,在我看来,多哈回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们缺乏政治上的意念,缺乏领导力,现在我们才会面临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

  保护主义的力量现在非常的活跃,在每个国家都是如此,那些实体、那些企业、那些行业,其实他们应该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可现在却选择了沉默。

  我想谈一谈中国,我觉得中国最有能力,应该说比其他国家更有能力来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款就决定了中国是最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它现有的关税和它的目标关税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可以把中国作为一个靶子,他们可以合法地提高对中国的关税。 

  有很多的富国也有可能这样做,有些国家已经这样做了,也就是中国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我坚信的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就是更加有活力、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更着力地推进多哈回合的谈判。事实上,我认为美国和中国在这方面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来结束多哈回合。

  我同意昨天陈部长所讲的,多哈回合谈判没有能够成功是富国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个球在他们那边,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球赛是否还能够继续下去,如果中国不表明立场的话,也就是要清楚地表明多哈回合必须要能够成功的来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如果不这样清楚表明的话,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巨大的损失。谢谢。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