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遵义: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继续保持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 16:43  新浪财经
刘遵义: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继续保持开放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发表演讲。

  刘遵义:谢谢卢副主任、陈部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今天的论坛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继续保持开放”。

  在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开放的政策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且为中国带来了众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也包括资本、技术、市场新的经营模式和方法等。有数十万中国学者去海外交流或者是进修,大量外国专家也进入中国工作和进行研究。  

  我想,实施开放政策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张表上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前的GDP的状况,比如1952年到1978年是6.15%。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到2007年平均实际GDP增长9.79%。我觉得这些数字都表明了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利益。现在我们需要维持世界贸易的增长。不仅是中国政府在抵制保护主义,我认为世界各国也需要加强合作来共同来抵制贸易保守主义。我们必须避免上世纪30年代所出现的错误,当时各国都设置了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这些只能加剧全球经济的萧条。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我认为是我们在反对保护主义的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大部分国家都在采取和落实经济刺激方案,就像斯蒂格利茨教授提到的。这是因为一国的进口总是另外一国的出口,因此如果设置关税壁垒的话,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学到很多的教训,如果我们携手合作,也许恢复增长就可以来得更早一些,而且经济增长的幅度也会更大一些。这是部分东亚经济体货物出口的季度增长图表。可以看到,大部分经济体都是同时出现经济或者出口增长,或者下滑。我想这就进一步表明了各国协调其刺激增长方案的重要性。因为大家携手合作产生的影响力将是更大的。我认为,共同采取这些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我们还可以加快落实一些自贸区,比如说“10+3自贸区”的建立,以及推动自贸协定的谈判。如果多哈回合的谈判可以早日得到恢复,它可以对全球贸易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把非常复杂的原产地规则能够用比较简单的,或者是比较直接的规则予以替代。美国和欧洲出现了信贷紧缩,我认为中国和东亚一些商业银行有进出口银行的支持,可以为出口和进口提供替代的融资,比如说中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向在美国的长期客户提供出口服务,提供融资方面的帮助等等。我想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些的。

  另外一点,关于国际贸易交易的结算,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球贸易大部分是以美元进行的,而且结算也是以美元来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各国对于美元资产有大量的需求。但随着美元信用的下降,我觉得应该考虑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时候,使用其他的替代货币,我觉得很明显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进口商在进口的时候用自己的货币来予以结算,只要出口商愿意接受,并且持有这一货币。比如说,一个中国的出口商可以愿意接受用印尼货币做其印度尼西亚支付的手段,只要他知道把这笔钱卖给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就是中国央行,央行决定持有印尼货币作为其央行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在央行外汇储备中,印尼货币的数量增多,央行可以愿意考虑用持息资产,比如说印尼政府所发放的债券这种方式来持有印尼货币,这样最好使能跟印尼的通货膨胀情况相互结合,以保护这些印尼货币的这些购买力可以得到维持。  

  这跟在东盟以及东盟+3国家的“清迈倡议”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清迈倡议”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过去金融危机的教训所设置的货币上的安排,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也必须防止经济民族主义。  

  每个国家的企业不是买家就是卖家,因此在对待买家和卖家上应该予以平衡。而且合作是应该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之上的。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中国是全球资本市场一个补充,中国可以开放自己的股票市场来接受海外的企业进行融资,或者接受公司债券,它可以鼓励商业银行为一些蓝筹的外国企业提供美元的资金融资支持,比如说可以购买他们的商业票据等。我们还可以鼓励商业银行来资助对内或者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外汇或者是资本,但中国应该继续欢迎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因为他们将带来技术、技能、市场,这也是中国企业所恰恰缺乏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中国商业银行应该愿意为这些合格的外商直接投资提供百分之百的融资方面的支持,只要这些公司的母公司愿意担保这些贷款。这样做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避免一些汇率上的危险。因为他们的资产和他们的负债都是在中国存在的,而且是以人民币计价的。  

  我这么说,就是因为现在人员在大量地跨境流动,虽然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暂时的经济方面的困难,从根本上讲,他们还是实力强劲,而且有技术优势的,在文化和教育上的交流应该得到推动,为此要放宽签证的限制,甚至免签。还要加强在旅游方面的交往,因为这是刺激消费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在这次论坛的学术峰会上我曾经做了一个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我提到几个如何使中国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国内总需求的增长的一些政策考虑,比如说,加强教育领域的投入,加快城镇化和公共交通体系还有环保以及绿色技术的开发等等。我也同意加强社保体系也会帮助中国老百姓刺激他们更多的消费。从短期和中期来讲,我认为最有潜力的一个消费领域很有可能是耐用的消费品,或者说是那些家庭必需品,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像住房、教育、医疗、旅游等等。我认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可以是能够而且应该继续保持开放政策,继续向货物、服务、投资和人员的资源流动敞开大门。谢谢。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