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波图加尔:新兴经济体今年仍将有2%的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 15:18  新浪财经
波图加尔:新兴经济体今年仍将有2%的增长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波图加尔午宴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波图加尔午宴发言。

  波图加尔:我今天将谈谈全球经济,我们应该从危机当中汲取什么样的教训,包括对各个国家的教训以及我们对国际组织当中工作的人的一些教训。

  我最早被邀请在此次论坛上演讲的时候,当时给我的题目是如何避免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成为全球经济的衰退。但是,很不幸的是现在再谈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看来世界变化得特别快,在美国发生的房市问题现在很快首先变成了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然后变成了这些国家的应该衰退。在过去几个月当中,金融危机蔓延到了世界上的各个地方。现在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衰退的时期,这个衰退是非常严重的。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数据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也就是全球的GDP前所未有在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5%,也就是比前年同期下降了5%,美国比同期下降了6%,欧元区也是6%左右,而日本前所未有的经济萎缩的13%。另外,在新兴应该体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急速下降,主要由于外部需求减少,外部环境恶化以及商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现在预测全球应该活动将在2009年进一步萎缩,这近60年来的第一次。我们预计2009年全球GDP将下降0.5—1.5个百分点,而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了3%,所以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经济衰退。

  我们还是希望全球的经济能够慢慢的从2010年中期开始复苏。但是,尽管我们做了这样一个预计,但是还是要依赖于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组合。包括缓解金融的压力,信贷条件的改善等一系列的措施。当然,还必须要建立在大规模财政支持的基础上,不仅是在2009年,而且在2010年都需要大规模的财政支持。

  此次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我们预计就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今年仍将有2%左右的增长。这同2008年的百分之6%相比是快速的下跌了。

  当然,这些预期也是非常不确定的。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也不一样,特别是在中部和东部欧洲国家,它们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萎缩。这些区域都将继续增长特别是在亚洲。但是,亚洲也没有独善其身,实际上亚洲的制造业由于出口萎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减缓了亚洲的经济增长,也就是亚洲的经济增长比很多人预期的要慢。去年夏天亚洲区域还享受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的预期要比政府提出的目标要低一些,就是6.5%左右,我当然希望我们这个预计是错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还是相对比较悲观的,希望有乐观的事实证明我们是错误的,我们也希望能够调高预期。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还是比较悲观的。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大幅下调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经济下滑的风险。对于政府来说要稳定金融市场,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政府也希望刺激措施能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危险就是这些发展中的经济体,它们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另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个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但是,如果在经济政策上得当的话,经济的环境也是有可能改善的,我们也有可能会看到一个更快的全球经济的复苏。

  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信心的危机。我们至少应该希望能够使这个危机不要进一步的加深,目前为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关注。第一就是要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正确政策来重建金融领域的稳定,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采取正确货币及财政措施组合。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稳定金融领域,避免它进入下滑的轨道,就跟世界经济衰退一样进入下滑的轨道,金融领域必须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政策。

  但是,很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金融领域的监督还是缺乏连续性,也缺乏可信性,也缺乏全球的协调,而且执行也不够迅速。我们认为对于金融领域的发展有四个因素特别重要:首先,必须有一个对于损失的可信认可和处理方式。特别是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他们现在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誉以及发展,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第二,我们也认为必须要有一个对于这些不良资产的清算体系。同时,也有对于资本结构进行提高的体系,有条件的银行应该很快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而资不抵债的机构应该关闭、兼并或者临时进行公有化。

  第三,我们认为应该有更多的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改革方面,各国之间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协调。如果各个国家的政策协调性不够好的话,特别是对于银行存款的担保如果有这种措施的话,那会创造更多不稳定因素和市场扭曲行为。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必须要记住,我们希望在未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金融系统,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的特征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短期的行动应该同长期的目标相一致,就是要建立一个健康的、有效的、精简的、活跃的金融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降低道德的风险和危险,同时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国家借助的活动应该有退出战略。

  除了稳定金融领域的一些政策之外,同样重要的就是政府要采取宏观经济调节政策来支持需求,现在很多发达经济体它们的利率已经接近零。很多中央银行必须要放量才能够刺激经济活动,这些措施必须是促进市场发展的,包括通过发行商业票据,以及资产抵押债券等来活跃市场。另外,还要为非金融领域提供贷款,改善它们的融资环境。

  就财政政策而言,我认为财政政策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来刺激消费。这一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是一直支持的,并且在过去几年一直呼吁各个国家出台财政刺激政策。为了加强这些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并且要降低它的跨国风险,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这一点今天早晨也有几位发言人提到了,就是在执行这些财政政策的时候,必须是有能力的国家才能够执行,它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财政空间,它们必须负债比较低,而且信用是比较好的这些国家。这些财政刺激政策的设计同规模一样重要,这一点本论坛过去两天也在讨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支持长期的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主要有四个支点:第一个支点,就是刺激政策不应该产生长期的赤字。第二个支点,政府必须要加强它们在中期的结构调整,它们必须在经济环境改善之后,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尽快进行财政政策方面的调整。第三个支点,同时要进行结构改革,加强中期财政收入。第四个支点,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的这些国家必须要坚定支持医疗保健以及养老体系的改革。

  此次金融的危机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风险过度,风险过度是由高利润、低利率以及政策方面的失误导致的,首先是金融监管方面的失误。不同的机构都在进行不同的监管政策,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协调活动,这也使得套利活动有了空间,产生了一种所谓的“影子”银行系统,产生了流动性和杠杆过度的问题。

  另外,为了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我们必须要有金融稳定。为了要实现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必须要增长,为了建立健康的金融体系就必须对于它们进行监督。我们在过去制定政策的时候,并没有对所谓的“影子”金融体系进行监督,而这一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但是,有一点可以学到的教训,那就是国际监管的不利,在过去国际监管也是多头管理,包括金融稳定论坛,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组织在进行监管的时候,并没有同各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进行有效的协调,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体系的国际监管进行改革,这是第一点。也就是说它们监管的范围必须要扩大,应该包括所有的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这些金融活动,必须要进行监督和管理。而且,这些监督和管理不应该仅仅监督和管理这些公司或者企业,而是应该监督和管理系统性的风险。

  第二,我们必须要加强市场运作规律和纪律。在过去危机中,投资者没有进行有效的尽职审查,他们太多的依赖评级机构的决定。

  改革的第三部分,就是要减少在监管和会计流程中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增加银行的资金和不良贷款的拨备,这样就可以在经济陷入下滑时期形成缓冲。我不是说大家要开倒车,我想指出的是公平价值会计可能也会在金融行为中造成潜在的顺周期性。特别是相对资产价格和经济繁荣时期的净值增长。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期的会计标准,防止错误定价的发生。

  第四,应该加强复杂金融产品定价的透明度。不管是场外交易,还是表外交易都应该增加信息披露程度。

  第五,各国央行应该加强提供资本流动性的政策框架,有一些银行所采取的提高流动性的临时干预措施造成了人们的忧虑,比如说可能会扭曲市场的激励措施,以及破坏央行的资产负债等等。

  谈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我们可以从危机中学到的教训,我觉得在危机发生之前,我们经历了数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相对稳定,而且利率也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国采取的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就财政政策而言,虽然并不是在危机当中发挥了核心的作用,但是有两点可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第一,就是各国的财政赤字必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时候就能够大幅的降低,这样才能够在应对危机的时候有足够的财政空间。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子,就是中国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采取了审慎的财政政策,这为中国现在能够利用较为宽裕的财政空间奠定了基础。

  另外,可以吸取的教训就是跟税收结构有关的。很多国家税收体制对债务融资有一定的偏见,这种相对来说提高杠杆率的偏见会削弱他们应对危险的能力。对于全球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金融机构而言,从危机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所进行的监控必须得到增强,而且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危机前的预警方面。

  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给予的这些危机前预警我认为是过于分散,也过于笼统,所以我们应该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使危机先预警能够更有针对性,能够使所有金融机构的资源得到共享。

  另外,在各国如何应对危机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各国应对危机的这些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可能会总体上削弱这些措施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还应该进一步推动其治理结构的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两年前开始了这些治理结构的改革。其中包括提高新兴经济体的配额,还有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配额,使它们能够在决策过程中有更大的发言权。

  以上就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当中吸取的一些教训。我非常感谢今天能够有机会发表这个午餐演讲,也非常感谢主办方提供了这次机会。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