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相对滞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 12:06  新浪财经
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相对滞后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副行长詹姆斯-亚当斯作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以下为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副行长詹姆斯-亚当斯做主题演讲。

  詹姆斯·亚当斯: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大家邀请我在今天的论坛上发言,使我能够有机会在这个经济动荡不安的时刻,参与这项重要的交流与讨论。时至今日,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这场金融危机十分严重,而且给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带来了广泛的负面影响,最近,世界银行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负1.5%,全球贸易预计将下降6%,这些数字是近几十年来所未曾有的。众所周知,“危机”一词在中文里既有危险也有机遇的含义。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正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时,全球市场开始崩溃。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数据越来越让人灰心。今年1—2月,中国的出口按美元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21%。中国的进口下降34%的可能更加令人们担忧,这主要是因为用于加工贸易的原材料的和零部件进口消失。中国周边的许多东亚经济体所公布的数据也大致相近(或更加严峻)。

  全球经济放缓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业,尤其是在建筑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其中有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做出返乡的选择(至少是暂时性的)。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乡的农村人口是中国最脆弱的群体之一。这部分人将面临就业机会不足的风险,受他们的影响,人均收入将有所下降。因此,2009年中国贫困人口可能出现多年来的首次增长。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这对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危机也蕴含着机遇的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后是什么?近年来,中国有一半的产出用于投资和净出口。美国在赤字开支和灾难性的金融工程推动下出现消费热潮,这种消费热潮体现在中国出口的繁荣增长上,保持出口增长需要在工厂和设备方面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而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流动性也助长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房地产开发的繁荣发展。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以巨额净出口和投资作为长期需求增长源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的,美国不可能永远地依靠借债维持消费,中国也不可能永远地增加全球市场份额,金融工程只能暂时掩盖这一事实。随着美国和其他赤字国家需求的下降,对来自中国的出口需求也开始下降。中国的钢铁生产比上年下降20%,用电量减少10%,这些指标显示,过去基于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模式可能已经行不通了。正因为如此,这场危机也给中国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远景目标带来了机遇,即经济增长由依靠出口、投资和能源密集型工业拉动的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内需、消费和服务业拉动的模式。

  论坛本单元的主题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面我想简单谈谈目前中国是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应对危险和机遇的,并探讨一些用于指导未来财政政策选择的重要原则,我想着重讨论以下四点。首先,截至目前,中国的财政应对措施是快速而有力的,这种做法是恰当的,在当前形势下,行动“过慢过小”的危险大于行动“过快过猛”。中国政府迅速制定和颁布了规模庞大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通过这一举措向国际社会显示了其真正的领导力量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相配套的其他措施还包括拉动农村消费,以及在未来3年里投入8500亿元,使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由于过去实行了审慎的政策,中国在危机开始时有幸拥有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财政空间,为了确保支出和税收方面的调整措施能够实现目标,现在应将重点放在有效实施上,以保证计划支出真正用于重点领域,保证资金的实际支付和高效利用。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政府最近所采取的措施以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这表明中国仍然在延续过去的增长模式。但是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有很多投资都致力于间接地提振消费和改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加速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建设高速客运专线、城市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和其它环境治理项目。这一行动方向完全是正确的,但是,保障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需要进一步转变重点,特别是向消费型支出转变。  

  其次,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在制定未来政策时要继续保持灵活性。经济预测从来不是易事,包括以确定预测为目标的经济预测。在当前高度动荡的环境下,经济预测就更加困难。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的预测不一,范围在5.5%到8%之间。但总体来说,随着新消息(基本上是坏消息)的发布,预测数字在去年是不断下调的,根据世界银行3月18日发布的最新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约为6.5%,下一阶段还可能出现重大的负面或正面发展,财政政策可能会需要根据新的现实情况作出进一步调整。但是,能有效使用的财政刺激额度总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斟酌进一步经济刺激和增长与其他方法相比的成本效益,例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等。

  第三,政府的在调节2009年支出安排或考虑进一步经济刺激计划时,要尽可能保证与中国中期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如中国领导人所强调的,全球经济的黯淡前景——也意味这出口的黯淡前景。更加凸现了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和消费的重要性。幸运的是,许多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也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很显然,中国还大有可为的领域,如通过低保和其他保障体系增加转移支付,进一步加大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投入。目前,政府消费、包括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的公共支出,只占国内生产总总之值的13%,今天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孩子未来会在城市工作。如果不大幅度提高教育领域的投入,一个切实的风险就是,在这个日趋复杂的知识经济权利下,这些孩子将没有能力胜任其中的工作。税收领域的配套改革、自然资源的重新定价以及增加注重环境的基础设施投入也是有所助益的,当前的低通货膨胀环境是进行这些改革良好时机。最近的燃油税改革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可喜一步。  

  第四,也是最后一点,深化经济持续增长关键领域的改革,保持中国过去取得巨大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继续保持贸易开放和继续寻找进一步开放经济的机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商品贸易领域相当开放,在WTO承诺下,中国也开始开放服务业市场,如金融服务、物流、航空、媒体、电信和交通等行业。在危机中继续开放市场是具有挑战性的,但中国未来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这些行业。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利用外贸和投资建立了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生产效率高速增长的市场,但是服务业领域还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进一步的开放和竞争会使中国在服务业领域也同样享有在制造业领域的活力。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各国政府都面临着挑战。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甚至在很大崩溃上,全球经济体系的未来,都取决于现在是否能够抓住向另一种增长模式转型的机遇。在这个应对风险和抓住机遇的时刻,中国的财政政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