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玉台: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势头正初步缓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 10:01  新浪财经
张玉台: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势头正初步缓解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作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做主题演讲。

  张玉台:尊敬的李克强副总理、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各位来宾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自2000年3月论坛创办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每届论坛都围绕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当中迫切的、最重大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政府领导人对此高度关心和重视,论坛的召开已经成为每年中国两会之后国内外关注的重要活动。 

  今年面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选定“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改革和发展”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探悉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趋势,寻求应对危机之良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欧美发达经济体处于漩涡的中心,金融体系的严重危机与实体经济衰退交互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国家由于外国机构投资者抽离资金而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汇率大幅度贬值,初级产品出口国因为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导致出口收入严重下滑,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因为外部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而导致出口锐减、失业加剧。有的经济体则受多种不利因素的交织影响,形势更为严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三重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二是国内经济增长处于周期性的回调下行通道;三是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导致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出口依存度超过30%的发展中大国,出口受到外部需求急剧萎缩的严重打击。2008年11月以后,中国出口连续几个月出现了负增长,并向相关行业迅速扩散,造成了大量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果断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 

  2008年7月,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年初的“防过热、防通胀”,及时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并且在去年11月份进一步调整为防止经济速度过快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的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出手快、力度大。经济刺激计划规模空前。应对措施迅速出台以来,近期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势头正在初步缓解。 

  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继续落实,对于稳定经济和增强信心,必将进一步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根据两年四万亿投资刺激方案在今年的实施情况,我们初步测算,这将拉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约1.5%到1.9%。加上实际减税5000亿元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刺激作用,全年有条件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同时我们更应注重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让城乡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促进社会和谐。只要我们在这些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即使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在8%上下略有波动,仍然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政府把保增长作为应对危机的首要任务,归根到底,是为了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中国人口高达13亿,正常年份每年有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今年仅高等院校毕业生就有610万人。就业足则民心稳,就业足则社会安定。因此千方百计扩大百姓就业,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当务之急。中国政府将大力改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融资环境,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完善就业培训与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应对危机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根本出路。 

  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金投入和物质消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不足,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强调,将短期刺激计划与长期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大力支持技术进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和地震灾后重建等民生工程。 

  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加大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铁路、高速公路、农田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中国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应对危机,用制度创新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性保证。改革开放不仅是3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成功应对危机的重要依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正是因为我们大力推进了国有企业、银行体系、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才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高速稳定发展。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不仅不能放慢改革的步伐,相反,要化危机为动力,不失时机的大力推进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体制环境。今年,中国将推进资源价格、财税体制和垄断行业等方面的改革。继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吸收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将从国情出发,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这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举措,将为中国破解保增长的难题,迎接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为了共同应对危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倡导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首先建立国际合作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十分重要。其次,维护自由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符合各国的切身利益。 

  上一个纪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大大加深了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目前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各国都要切记殷鉴未远。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仍然相继向主要贸易伙伴派出了贸易采购与投资团,用具体行动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的决心。第三,中国将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制定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实现对外贸易在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最后,国际社会应该携起手来,推动改革不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关切,推进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防范新的金融风险。共同构建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新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刚刚闭幕,尽管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从近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优势条件没有改变,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应对各种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条件。中国金融体系稳健,财政收入多年快速增长,赤字水平比较低,外汇储备充裕,应对危机的能力显著增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和消费升级持续活跃的阶段,国内需求潜力巨大,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尽管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全球经济面临的调整和重组,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只有坚定信心,应对得当,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回暖,并且在中长期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积极努力,中国经济的回暖和稳定增长,必将为遏制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月的北京虽然乍暖还寒,但是北京的春天已经来临。谢谢各位。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