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余斌: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率先复苏的国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1日 12:33  新浪财经
余斌: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率先复苏的国家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发言。

  余斌:我谈三点看法。

  第一点,从中国现在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中国最有条件在全球率先复苏,也就是说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率先复苏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现在目前的情况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内需扩张的空间广阔。我们经过过去30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到今天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还有广大的农民和城市的低收入群体,他们对于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扩张的空间都很广阔。

  第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余地很大。前几位都已经讲到了,中国今年的财政赤字9500亿,占GDP的比重不到3%,累计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只有20%左右,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余地很大。把中国现在目前的情况跟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具有这样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中国最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二是中国政府有有效动员资源的能力,三是到2008年底中国有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四是中国拥有雄厚的民间资本的投资能力。

  第二点,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碍,但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并未动摇。从中国现在目前所处的阶段来讲,前几位也讲到了,到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45.7%,那么城市化还处在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从收入与消费结构情况来看,中国现在目前仍然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活跃期,而由此带动重化工业化的发展还有广阔的空间。从地区结构来看,广大中西部地区刚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也就是说从整体上来讲,中国在未来的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有可能继续保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

  第三点,我认为当前推动改革和调整至关重要。我们回顾十年以前,也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们推进了住房制度的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WTO,深化对外开放,这是我们十年以前做的事情。在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或者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经过了1998—2001年短期调整之后,伴随着住房、汽车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充分发挥,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扩张的轨道。

  我们再看今天,第一个方面,我们仅仅依靠政府增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市场驱动的,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的扩张,这种短期的经济回升将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逐年减弱而再次发生波动,显然这种经济的回升不具有可持续性。前几位也都讲到当前我们遇到很大问题,比如说扩大消费。扩大消费,一方面要改革现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另一方面也要改革现在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大家敢花钱。也就是说从现在的情况来讲,要使中国经济回升最有可持续性,必须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第二,落潮的时候体制性的障碍和结构性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呼声很高,内在压力很大,当前是我们推进改革,推进结构结构最佳时期。所以,我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要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为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对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它的作用相对较小,比如说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关闭高污染企业,这些措施可能与短期的增长目标还会发生冲突。但是,能够产生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对断机经济增长能够发挥很快作用的这些措施往往会带来固化现有体制和结构的后果。因此,在当前如果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仅会延误改革调整的良机,而且会为我们下一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设置新的障碍。

  第四,从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来看,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低价格和高投入形成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模式。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下难以为继,我们只有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竞争优势的确立,才能为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