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遵义:中国今后10年增长驱动力不是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1日 12:05  新浪财经
刘遵义:中国今后10年增长驱动力不是出口
  2009年3月21日-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刘遵义:非常感谢刘主任,并且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再次邀请我。我参加了每届的发展高层论坛,像我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我今天的演讲时间为6分钟。我准备了一个PPT,过几天我会把它放在我的网站上,欢迎大家下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供给方和需求方。从供给方来讲我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就是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储蓄率一直很高,保持在30%以上,有时甚至超过40%。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确保规模经济得以实现。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中国的单位劳动资本率即使经过了30年的资本积累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表明仍有增长的余地,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资本增长来提高生产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两个产业,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由于在这些产业资本的增长,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撇开许多中国投资项目的低效不谈,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而非劳动力,这在今后几十年里都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于需求面。今后10年或20年,增长的驱动力将不是出口,而是国内消费,包括住房和教育、卫生、城市化、公众交通等国内需求增长。

  从供给层面讲,中国具有巨大的创新优势。但我认为,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创新长期而言将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相对落后也占有优势,比如可以学习别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实现创新。这些都是优势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潜大的巨大国内市场可以使其参与产品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且享受这些标准所带来的好处。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也非常丰富,而他们的工资水平只是发达国家很小的一部分。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最近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科技论文贡献国。所以,我的结论是,展望未来,中国的年经济增长有潜力达到7-8%。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近六千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几乎相当于中国每年GDP的约10%。我认为该经济刺激方案应该能够足以保证中国经济在2009-2010年保持持续增长。但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公共投资,本身可能还不是可持续的,可能会引发某些行业更严重的产能过剩,我希望这一点能够避免。

  谈到需求方面,我想指出一点的是,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我们已经看到自2008年9月中旬以来,出口订单下降,这应该是暂时的,在此我没有时间详述了。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美国的消费需求情况更糟。我认为,部分情况会很快恢复,部分将会花更长时间才能够恢复,比如大宗商品如家俱、平板电视、冰箱和洗衣机等家居产品的出口市场可能要花更长时间才能恢复。中国的产品较为廉价,随着人们消费的萎缩,我认为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的需求将保持合理强劲增长。

  我要强调三个行业以及它们长期可持续的增长。第一个行业是住房领域,该行业的需求仍然非常巨大。如果大家回顾一下历史,看一下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们会发现对于大多数经济体而言,住房领域的增长一直首当其冲。大多数经济体的发展证明的确如此,东亚、日本、台湾和韩国等经济莫不如是。中国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住房领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投资住房有一个好处,比如你在购买住房之后,还会有连带的对家俱和家电的需求,而这些东西目前中国尚不能销往国外,因此中国应该在内部销售。另外,窗帘、地毯等产品市场也如此,均会产生巨大的内需。满足这种巨大的需求,中小型企业其实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个局面可以保持几十年。购买住房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消费,可以把它视为投资,因为我认为我们应该着眼于增加包括房屋、冰箱等耐用商品的需求。

  第二个行业是教育,现在正是全面加大教育投入的好时机,包括对小学、中学等的教育支持。四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破旧的校舍给我们带来的沉痛后果,许多校舍需要重建,人力资源需要升级提高,而一些大学毕业生却不愿意去中小学教书,我们应该把教师变成一个更受人欢迎的职业。除此之外,我认为中国应该让各地的学生都能够有条件上网,甚至是小学生都可上网。我认为,推广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途径。很多家庭买得起笔记本电脑,问题不在于电脑的价格,而是人们是不是有了电脑以后能够随时上网。这应该能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将保证城市和乡村学生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缩小所谓的数字鸿沟。我认为这将给长期可能处于低迷状态的高科技产业创造巨大的出口需求。

  顺便说一句,我想谈一谈城镇化。城镇化的脚步应该加快吗?难道要扩大已有的城市规模,使其更加拥挤吗?应该建设新的城镇,让劳动力和技术进入新的城镇。无论是对于已有的城市还是新城市来说,公交系统应该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但这需要政府进行规划,不能听由市场决定。中国至少有几百个城市都需要发展公交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这样的公交系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

  关于环境保护和绿色科技,在住房领域,特别是在取暖、降温、照明等方面用途广泛。公共交通将为人们提供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我常说,假如每个家庭都有一辆汽车,这对中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中国有优势来发展绿色科技和绿色的交通工具,而且中国也有大量的鼓励措施来发展清洁煤技术。中国并不是那么容易受外部经济影响的。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与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对中国可能产生影响,但并非决定性的影响。非常感谢!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