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年度“21世纪中国券商奖”获奖理由(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另外,清理整顿和金融危机里头对中国券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券商需要重振券商的社会形象。主要是因为有很多的券商在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说在做操纵市场的事情,使我们相关的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使得在社会上,或者在很多很多机构投资者那里,券商已经丧失了信用。有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在保险资金入市的时候,他们居然取得了国务院的批准他们不需要通过券商来入市。为什么呢?说券商是不可信的,所以保监会提出让我扩大保险基金入市你就得必须给直接的席位。

  所以说重振券商的社会形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有这么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第一点,要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思想,要关心客户资产的增值超越关心自身的利润。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任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它都会得到这个市场丰厚的回报。

  第二点,在这样一个大的,整个理念正确树立的基础上,我觉得我们就可以有两个方面措施,一个是合规诚信体系的建设。这个在券商里头正在推行,但是现在我觉得可能还很不够,现在有几个合规负责人,有几个合规总监敢对董事长、总裁的命令说不呢?那么我们合规诚信体系的建设将来肯定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准。

  第三点,整个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想要重振我们券商的社会形象,我们必须做到法律法规要求我们的那一点和我们自身行业发展规律要求我们的那一点,也就是我们必须做到KYC(了解客户原则),我们必须做到在KYC的基础上向适当的投资者推荐适当的产品。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重振形象的努力也会化为乌有。

  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着持续而深刻的变化,要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的投资银行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报记者整理报道)

  风控获“报酬” 光大证券去年盈利17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玲雨 上海报道

  时隔5年,光大证券在2008年6月30日成为券商IPO重启后的第一个“幸运儿”。一位光大证券高层在当时坦言,光大证券真正的幸运是坚持了稳健的操作风格和严格的风险控制。

  浮亏100%计提

  成功“过会”后,光大证券迎来了IPO和再融资长时间的“停闸”,这段漫长的等待期恰好出现在2008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5261点一路下泄至年末的1820点。

  作为高度依赖证券市场的行业,众多券商因经纪业务收入的缩水和自营业务的巨亏而在2008年出现亏损。

  光大证券无疑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为“即使过了会,如果公司在2008年出现亏损,一样上不了市。”最终光大证券守住了盈利的阵地,在市场全年单边下跌的情况下,2008年自营业务仅微亏1.7亿,而公司合并报表仍实现净利润17亿。“对市场风险的充分认识和稳健的操作风格起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公司管理层一直把风险控制放在优先位置。”光大证券风控负责人表示,在证监会首次风控监管排名中,光大证券得分第一。

  在准备上市的大背景下,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今年的风控工作将以“上市”为核心,做到保障所有股东的权益和利益。

  早在2008年初,公司就提出了“树立一个理念、建立一支队伍、强化一个抓手、形成一套体系、培育一种文化”的“内控建设五个一”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公司经纪、投资类业务及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等中后台职能部门的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重点防控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三类主要风险。

  制度上,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控体系下,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定期、非定期地进行压力测试、敏感度分析。同时保证充分的风险资本准备,对浮亏的部分做到100%计提。

  硬件设施上,自主开发了经纪业务实时监控系统、稽核数据分析系统和稽核现场审计作业平台,对VaR系统进行了升级,使公司的风控、审计系统在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路风险防范

  分业来看,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一直是券商的风险多发区,而金融创新业务方面风险更是较难防控。光大证券在这三个方面都加强了布防。

  自营业务的风险集中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上。该负责人表示,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公司自营业务内控中的一道重要程序,可以通过投决会来发表对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建议;在技术上,风控部门通过一套系统,定时提供给自营部门量化分析的报告,包括对持仓比例较大的股票发表风险报告等,机制和技术成为控制市场风险的有力武器。操作上,公司主要是通过仓位限制来控制风险,并对自营部门止赢止损价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

  相对于自营业务,经纪业务的风险更加分散。为此光大证券推出了在营业部设立风控专员的举措,即在经纪业务总部设立风控专员一名,各营业部设风控专员一名,风控专员实行双重管理,其经纪业务岗位职能由经纪业务总部进行考核管理,其风险监督职能由风险管理部进行考核管理。

  在金融创新领域的风险控制上,光大证券实行严格的前台、中台、后台分离制度,前台负责交易和数量分析,中台负责风险控制、数据管理及系统支持,后台负责法律事务、P&L核算及报表管理;部门内部成立了策略开发小组、策略审核小组,分别负责交易策略的开发和审核;在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在部门内部设置风险管理专员,专职负责风险监控和报告。

  针对上市后光大证券的内部风险控制的管理策略,该负责人表示,光大证券将会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坚持在目前风控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风控技术设备的投入,以及相关风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二是要逐步培养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已经经历了股市的数次牛熊转换,‘稳健’将是光大证券未来持续坚持的经营风格。”该负责人表示。

  专访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金融控股背景更有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简俊东 深圳报道

  “背靠大树好乘凉”,平安证券的背后就有一棵“大树”——平安集团。公开资料显示,平安集团通过平安信托持有平安证券86.77%的股权。

  平安集团已经涉足了中国金融业的所有子行业,既有保险、银行,也有信托、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也在筹建中。

  平安集团这一金融控股平台给了平安证券哪些别的券商难以企及的优势,平安证券又会怎么充分挖掘这一平台的潜力?为此,本报采访了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

  位置

  《21世纪》:平安证券的实际控制股东是实力强大的平安集团,这仅仅是一件好看的外衣还是会给平安证券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薛荣年:相对于其他券商来说,平安证券有着平安集团这一背景,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首先是品牌优势。其次是资金实力上的优势。这些都是很明显的。第三就是服务的渠道和品种上的优势。在平安集团内部,客户资源的共享和为客户服务的金融工具和产品都非常多,这是国内其他券商无法比拟的。

  第四就是人才上的优势,别的公司如果要招聘人才,可能需要从外面招聘,但是平安集团有几十万的人员,我们如果有人才需求,可以从集团内部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在公司内部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选拔和人才的使用上也有更大的空间。

  第五,平安的文化也使得人才的粘性更强,更有归属感。

  《21世纪》: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众多,保险、银行、信托和资产管理等都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但是平安证券却只是平安集团通过平安信托间接控股的孙公司,平安证券在平安集团整体的发展规划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相关专题:

    21世纪资本市场年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