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年度“21世纪中国券商奖”获奖理由(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刚过去的2008年,面对股票市场突现的集体哑火,本想大干一场的瑞银却措手不及。

  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瑞银证券仅录得一单中小板IPO承销、两单增发、3单财务顾问业务。

  “市场的突然变化是任何人所无法回避的现实。”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朱俊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朱俊伟说,作为一家新锐的合资券商,瑞银证券的这一成绩还是不错,尤其是与国内一些合资券商全年没有一单IPO,甚至没有一单投行业务的尴尬处境相比。

  “我们之前的业务重点是立足于大项目。但去年下半年大项目发行遇到现实困境后,公司果断做出了策略调整,开始关注债券承销业务以及中小IPO项目。”朱说。

  除了积极调整 IPO业务的经营策略外,对于挑战依旧的2009年,他指出,瑞银证券已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战略“对策”。

  “我们是合资券商,合资的最大特点是,公司拥有一个外资股东。作为国际一流投行,瑞银集团在世界各地拥有自己广泛的网点和项目信息,这将使瑞银证券成为国内券商中最具备做跨国并购的实力中介。”朱俊伟认为。

  2月16日,中国五矿集团宣布与澳大利亚资源公司OZ Minerals达成协议,以26亿澳元(约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

  据本报记者了解,瑞银证券就是这单巨额跨境并购交易的幕后推手,在这单交易中承担着重要的财务顾问角色。

  全球金融海啸下,为中国大企业走出去购买海外战略性资源、能源提供了绝佳时机。朱俊伟说,瑞银证券的外方股东瑞银集团,目前在资源相对丰富的澳大利亚、巴西以及欧洲都拥有广泛的网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中国企业找到合适的并购标的。

  “毫无疑问,我们的跨境优势不容小视。”朱认为,瑞银证券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中国企业的并购要求;另外一方面,又能第一时间从瑞银集团的全球平台上拿到所需要的信息。

  朱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其他券商所无法比拟的。

  “与此同时,这将对于跨境巨额并购交易中,瑞银成功担任财务顾问的角色,起到很好的帮助。”朱指出,面对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个出色的跨境并购财务顾问是中国企业所急需的。

  事实上,过去一年中,瑞银证券及瑞银集团已经在多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担任财务顾问角色,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公开数据显示,除了近期在五矿26亿澳元收购澳洲矿业中担任财务顾问外,瑞银证券还在招商银行收购永隆,巴菲特收购比亚迪,黑石收购蓝星等重大的跨境并购交易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这些案子中,我们及瑞银集团有的是做卖方财务顾问,有些是做买方财务顾问。但不管是买方和卖方,都能给交易方提供我们跨境的顾问价值。”朱表示,做好中国企业海外跨境并购交易的有力推手,已经成为瑞银证券新的战略性策略。

  中信证券:标杆的魅力与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华观发 北京报道

  枪打出头鸟。

  从“一轮大行情后倒下一大批”,到“一轮牛熊交替时倒下一只‘领头羊’”,一个个历史的循环魔咒让人记忆深刻。

  回顾中国证券业走过的22年,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万国证券、君安证券,到本世纪初的华夏证券、南方证券,一个个昔日的领跑者留给公众的最终记忆,似乎总与悲情、苦涩相伴。

  但这一次,历史没有简单重复。

  过去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以及国内A股市场出现的持续、剧烈调整,中国证券业的领跑者——中信证券(600030.SH)——不仅没有被历史魔咒所击倒,还实现了投行、债券、经纪、研究、衍生品、直投等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

  1月20日,中信证券发布2008年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6.7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6.63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8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0元,每股净资产8.30元。

  与2007年大牛市中赚得盘满钵满相比,这一业绩并没有给外界带来太多的欣喜,甚至低于部分人士的预期。

  但通过依托中信集团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翻阅当下国内外主要券商研究所发布的关于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一个趋于一致的结论是,中信证券是目前国内券商板块中最具有长线投资价值的公司。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信证券在经纪、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领域都处于业内第一集团。作为29家创新类证券公司之一,其已在直接投资、产业基金等创新业务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并有望率先分享今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业务带来的盈利机会。

  第二,通过控股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中信证券在基金管理业务领域的管理资产规模为业内第一,基金管理公司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其收入周期性较强的风险。

  第三,公开增发了250亿元之后,中信证券的资本规模为业内第一名,有效地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新华财经评级部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度,中信证券股票基金权证交易总额市场排名第一(含子公司);债券承销业务量在券商中居首位。

  数据背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直投、产业基金、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方面的布局,与国内其他券商相比,中信证券已建立起一整套抗击金融危机力的体系。

  不过,领跑者始终要与压力共存。

  首先,作为目前股本最大的上市券商,中信证券盈利压力不小。由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类业务迟迟没有推出,公司拥有的几百亿净资本,绝大多数时间内只能趴在储蓄账户上吃利息。

  如何将过去几年募集的巨额资金创造最大的利润,是摆在其面前最现实、最急迫的难题。

  其次,华尔街已“面目全非”,与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投行相比,中信证券总体大而不强的现状没有改变。目前,其收入主要依赖于传统业务,靠天吃饭的局面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此外,中信证券的国际业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受总体政策环境和国际市场动荡等因素限制,国际市场开拓难度很大。

  第三,随着中信证券各项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其管理能力和中后台体系建设能否跟上要求,有待观察。

  魅力与压力同在——对于每一个行业领跑者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国信证券:经纪业务的颠覆与蜕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益民 深圳报道

  在中国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几乎完全依靠收购兼并以扩大市场份额的今天,在以争夺客户资源为目的的交易佣金价格大战数年前就已白热化的市况下,拥有44家证券营业部且长期没有数量扩张的国信证券,其股票基金交易量的市场份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排名三甲。

    相关专题:

    21世纪资本市场年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