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李晓西(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 16:26  新浪财经
图文: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李晓西(2)
  2009年2月8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李晓西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第二点,我想从张培刚教授他七年的学习经历中间感受了一下,我们中国三十年代教育的一些特点。这本书是万老师和曾老师两位老师翻的,张老师重新认真的看了十个月,再校了一遍,我看这本书前面一部分,专门有一部分写张老师的四十年代在武汉大学读书那么一段,写到了很多老师,写到他的数学老师,他的博文老师,他的外语老师就写了三个,不只三个,四个,法文写了两个,有英文老师,还有德文老师,还有很多别的伦理学、数学,所有老师都有回忆,而且每个老师写完以后都感觉是教育家。我觉得在这个里面看到他讲的很多上课的老师,好多都是校长,大学校长,很多是教育厅长,很多都是教育家在大学里面担当老师。

  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的感觉就是在咱们很早以前,咱们的教育界实际上还是有它很多做的很好的地方,值得我们现在反思,我们现在同学的想法是什么?我们老师的想法是什么?我们整个教育界的现状是什么?大家老在感叹大学精神,或者说我们老师、同学,我曾经有一次讲座完了以后,几个同学找我要谈一谈,是别的系的,就说李老师,我们这代人和你们那代人不一样,你们那代人是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这代人是走别人的路,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觉得这代孩子和张培刚那个时候相比较起来,很多地方值得反思。而张老师他现在能够回想起来他上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就是大学的这些老师们,写得那么清楚,讲得那么细,我觉得他和老师的感情可以看得到,也可以看出来我们当年的武汉大学在培养这批学生中间也确确实实有一批非常了不起的、很棒的一批老师在给他们上课,也培养出了这样的人。

  这就是我从他的感受中感受到了他的成长的一块土壤,是不是需要我们也反思一下?我们现在外语,我们各方面教育和当时来比,是不是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他这里面讲到经济学的时候,说有三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理论研究实际,第二个特点就是专业老师每一个老师都特别认真,然后他就专门讲了这三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老师们,还加了一个,我们经济学一定要学法学,他这些东西我觉得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

  第几点体会,第一点,政治上确实不能再折腾了,1979年据说诺贝尔奖已经考虑了张培刚,但是找来找去找不见,想想如果不是我们那时候瞎折腾,不是搞文化大革命,当时有可能就拿到诺奖了,而现在已经有三、四个是发展经济学拿诺贝尔奖了,所以再拿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了,所以应该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第二个,如果没有一个坚持改革,没有坚持一种体制,光讲发展,是发展不了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坚持发展,要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这本书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体会。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