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概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5日 16:26  新浪财经

  一、会议背景、目的及意义

  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1946-47年度最佳论文-“大卫•威尔士奖”,这一论著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基础,被国际上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面对西方发展经济学正走下坡路,而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未发展起来的现状,他再次扛起开拓创新的大旗,全面提出创立新发展经济学的思想,引导发展经济学走出困境。1992年,他主撰的《新发展经济学》,将发展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张培刚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基金会的两项重要公益活动就是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和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旨在表彰为发展经济学及其相关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促进经济学研究繁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一届优秀成果奖已于2006年评出,由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三位教授获得。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目的在于汇聚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在全国广大学者共同关心和支持下,第二届优秀成果奖已于2008年10月揭晓公示,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蔡昉、姚洋、胡必亮等六位学者获得此奖。值此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和举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之际,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农业与工业化》出版60周年,同时又正经受着一次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我们确定此次(2009年度)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农业国工业化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同时对当前经济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一方面,我们围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过去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梳理和总结中国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的发展路径、模式和经验得失;另一方面,从全球化的视角和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面对当前许多国际国内挑战和难题,探寻关于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和对策,以实现中国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总之,此次颁奖典礼和论坛,既是关于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也是对张培刚教授60年前出版《农业与工业化》的最好纪念。

  二、会议主题与研讨内容

  会议标题: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论坛主题:农业国工业化六十年:回顾与展望

  主要内容包括:

  (1)农业国的工业化:中国60年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2)《农业与工业化》出版60周年座谈及张培刚教授学术思想研讨

  (3)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