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家俱乐部特别活动2009年1月11日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21:1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上海财大MBA学院和上海市同业公会主办的金融家俱乐部特别活动2009年1月11日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做了题为“周期性下降还是结构性拐点”的演讲,以下是演讲要点。

  第一章 2009年前低后高

  经济下滑超出市场预期, 2008年第四季度GDP为7%,相关指标,如财政收入、港口货运量、发电量及商品房销售面积等呈负增长态势。

  一、狭义去库存因素逐渐弱化

  去库存不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1、上一轮去库存化期间,GDP增速依然高启

  2、库存变动占GDP的比重较小,仅占GDP的2%左右

  二、财政刺激作用下半年逐渐显现

  预计2009年内GDP增长为7.3%—8%,上半年GDP增长为6.5%,其中私人消费疲软、政府主导的投资将会有增长,净出口贡献度为零),PPI、CPI会有小幅通缩,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的变化将取决于美元自身变化,上半年利率将为降低81个基点

  第二章 言底过早,通缩难逃

  一、外部环境:外需恶化程度较1998年严重,美国经济复苏要到2009年年底

  (一)美国房价还有10%—15%的调整空间

  (二)美国房屋库存还要10—11个月消化

  (三)领先指标预示美国经济前景黯淡

  (四)欧洲房价调整刚刚开始,领先指标不乐观

  二、内需方面——政府基建投资乘数效应今不如昔:无法撬动私人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内陆地区城市房价下跌迅速

  三、政府基建投资乘数效应今不如昔:基础设施较为饱和,国企投资占比下降

  四、GDP或许软着陆:消费刚性较大

  五、电力消费软着陆

  六、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各下行期间,经济增速的下滑通常持续三年以上

  1979-1981,1985-1990,1993-1999,这三个下行期间均持续了三年以上

  2009年难逃通缩:

  1、出口放缓和房地产投资下滑引发的产能过剩和失业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破灭

  2、通缩显著打击企业利润、进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3、广义去库存化远未结束,产能过剩将导致消费比重失衡

  第三章 全球中长期低增长、高膨胀

  全球经济长期前景面临高负债和人口结构老化的两座大山打击。中国将于2015年达到人口增长拐点,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消失。美国货币政策具有全球带动效应,美国基础货币急剧扩张,但货币乘数大幅下降抑制了广义货币供应。

  哈博建议:短期投资购买债券、长期购买商品

  第四章 中国增长改革

  货币政策:1、17%的M2目标难达

  2、即使流动性宽裕,未必推动股市等资产价格上涨。

  货币增速与股市表现的关联性并不密切。如,1998,2001-2003年期间的宽松货币未能推动股市上涨

  财政政策:1、降低增值和营业税率,中国增值税率远高于国际水平

  2、允许个人按揭贷款抵扣个人所得税

  3、推行消费券

  哈博建议:

  中国增长靠改革:

  1、实行土地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并鼓励消费,要赶在人口增长拐点前

  2、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改革以鼓励消费

  3、资源价格改革、放开垄断和管制,以释放民间投资热情,实行产业结构升级

  4、建立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哈博政策展望:

  税收方面:1、调整房地产税收,鼓励消费

  2、降低增值税或营业税

  支出与融资方面:

  1、未来2年多发国债1.2万亿,容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债、中央友情转贷给地方政府

  2、可能继续出台刺激政策,包括消费和允许按揭贷款抵扣个人所得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