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 > 正文
2009年1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社,天音通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资本市场》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三届(2009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新浪财经全程直播,以下为新华社副社长鲁炜讲话。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在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背景下,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这里召开,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意义不同寻常。
刚才思危老也对本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冯惠玲副校长简要回顾了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历程,我听了感慨颇多。它不仅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跌宕风云,更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起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当今金融信息传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资源占有不均衡,流通不对等,传播秩序不公平,全世界20%的人口占有80%的信息资源。发达国家是主要的信息输出方,“信息贫穷”国家由于缺少甚至没有信息自采、加工、研判、传播系统,只能充当发达国家的“传声筒”,在全球事务中当然也就声音微弱。掌握信息传播主导权的少数机构代表某些集团的利益,不能保证资讯的客观、中立、全面。
二是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不充分。西方少数信息服务机构,垄断着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发达国家利用强势话语权向其他国家转嫁风险,发展中国家因话语权缺失,只能被动承受风险。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是,目前市场的表现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对利多比较麻木,对利空过于敏感。正确的信息不一定得到普遍认同,一些捕风捉影式的传闻和带有哗众取宠色彩的极端言论屡见不鲜。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这就是市场经济也是信心经济,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最需要的是全体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信心。
市场信心是什么,是积极的、有利于经济向好的预期。预期从哪里来,来自对各方面真实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树立信心,就是让投资者准确了解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对大势作出正确把握,对价值进行合理评估。
信心的提升,需要信息的支撑;信息的客观传播,是媒体应当承担的责任。越是面临危机事件,媒体越是应该承担好社会责任,通过及时、客观、公正、全面地传播信息,引导市场舆论,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媒体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财经媒体不断增多,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但面临着当前十分复杂的世界金融形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要避免六个方面的倾向:一是不够专业,缺少说服力;二是人云亦云,缺少鉴别力;三是前后矛盾,缺少公信力;四是针对性差,缺少影响力;五是浅尝辄止,缺少洞察力;六是事后诸葛,缺少预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