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杭州市市委副书记叶明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15:22  新浪财经
图文:杭州市市委副书记叶明讲话
  2009年1月8日,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杭州市市委副书记叶明。(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月8日,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杭州市市委副书记叶明。

  叶明:尊敬的高占祥主席,尊敬的文怀沙老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这一次杭州被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创新中国论坛委员会和高占祥主席,向各位评审专家,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杭州是一座有着8000年文明史和5000年建城史的城市。新中国建立,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为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杭州近年来的发展,一直居于副省会城市的前列。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10多项城市称号,并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中国城市总体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社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首位。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人均生产值超过1万美元,期望寿命超过80岁。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率先进入发达城市的行列。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把杭州建设成为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们坚持邓小平三个重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新这条主线,突出打造天堂硅谷这个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着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第一,我们的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做出的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行社会的宏伟纲领。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心局面的行动指南。

  当前,杭州正处于推进工业化转型升级,从中等发达城市迈向发达城市,我们发现只有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才能抓住发展新机遇、构建发展新动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抓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就是抓城市品质的提升,就是抓城市发展的未来。

  经过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我们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把杭州建设成为省内首位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强市,建设成为在一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的天堂硅谷。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浓、创新环境优、创新实力强的创新型城市。

  第二,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抓规划引导,新世纪初市委市政府,就抓规划引导。2003年以来,又加快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天堂硅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意见。特别是去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2008至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建设3+1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我们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四产业来打造,为杭州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明确方向。二是抓政策推动,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配置力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推动的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内容涵盖财政扶持、平台建设、研发机构、孵化器建设、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品牌培育、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比如说在财政政策方面,市等级每年新增8千万的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从2006年起,每年由市财政安排2亿元,区县安排3.5亿元创立引导基金,并专门成立了创意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投资机构,以多种方式引进海内外创投资本,发挥政府杠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对专业、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给予实际投入20%至30%的补助。对服务质量好、社会效益显著、绩效考核优秀的平台,再给予奖励。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制定实施了131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以最优的环境、最好的服务,吸引国内外名人、名家、名企和各类企业、各类人才的集聚。

  现在大家可能都在看《非诚勿扰》这部电影,我们在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建设了5平米的房子,就是用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文化、艺术和科技的人才。

  三是抓主体建设,我们简体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小企业两手抓。一是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建、共建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二是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工作,大力扶持具有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我市优秀产业的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促进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四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并影响实体经济的情况下,全市的党政波们开展向万家企业送温暖的活动,主动送技术、送服务、送信息,鼓励企业转危为机,积极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为跨越发展积蓄力量。

  第四,抓平台支撑。我们始终坚持整合资源、建强平台。一是大力建设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动画产业化基地等20多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创业、创新中的先行者作用。二是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工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创意创新提供广阔的平台。三是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抓手,实践创业导师加专业孵化加创业投资的孵化模式,鼓励支持知识分子、文化人、大学生、留学生和各类人才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加快建设包括知识产权、技术信息、资产评估、产权交易、法律服务、会计事务、管理咨询、项目评估、招投标等功能在内的科技工具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创业创新提供强大的保障。

  第五,是抓环境营造,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实施环境绿色的战略,不断抓杭州和谐创业的模式,努力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创办一流的企业。一是加快创新的步伐,二是加快改革的步伐,三是努力保护创办示范城市,大力宣传贯彻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只是产权的保护,营造有利于法律的环境。四是弘扬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的宽容为先的创业创先文化。五是充分发挥杭州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优势,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一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2008年杭州制定并首次公开发布了杭州创新指数,成为第一个发布创新指数的副省级城市,为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树立了一个风向标。三是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到2008年底,杭州共引进科研机构、院校100多家,有很多的名校、名企落户杭州。累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40多家,孵化场地总面积突破1百万平方米,在孵高新技术项目2千多项,在2008年末,全国科技创新力综合评价中,杭州晋升全国最具创新活力城市50强,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2008年我市正国家的重大科技项目300多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20多项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比达2.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数年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去年有73家民营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6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获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称号。有22家企业集团入围中国最大规模企业集团500强,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首位。

  三是非经济业态蓬勃发展,我们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创新并重,2008年全市共培育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多家,认定26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产业园区,形成了两港两点多区的格局,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产业由点到面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技术增加值的比重达28.1%。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涌现,以动漫、游戏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杭州成为天堂硅谷和互联网经济强市,为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与先进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既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率先走出低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改革开放30周年的经验,以这次获得创新型国家十强市荣誉为新的起点和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深化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杭州物质基础雄厚、内需潜力巨大、环境优势明显、企业活力充沛的优势,广泛吸引全球的创新人才、创新资源,着力转危为机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共建共享,成为世界优秀创新型城市而努力。我们欢迎各位专家领导到杭州检查工作,谢谢!

    相关专题:

    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