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机构功能转型与结构演进:应对全球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17:46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中国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面对空前挑战和历史机遇。在中国成长为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进程中,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这其中,既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基础,也需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内在地要求中国的金融机构实现两大根本性转变,即金融功能的转型和结构的演进。具体而言,中国金融机构的功能应当从传统的以“融资中介”为核心,逐渐转型、升级为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功能。与之相适应的是,传统的以分业经营为特征的中国金融机构,应逐渐演进为金融控股公司。只有经过这样的转型和升级,中国的金融机构才能有效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升金融功能,具备全球竞争能力。

  一、功能转型:从“融资中介”到“财富管理”

  自金融机构诞生之日起,金融机构的功能就伴随而生。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当时金融机构的功能特点。20世纪70年代之前,金融机构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融资中介”为核心,与此对应的是,理论研究中对金融机构功能的关注也基本围绕“融资中介”这一核心展开。[1]

  20世纪以前,在传统的经济学框架下,金融机构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只是在货币金融理论的框架下分析货币创造时,金融机构才得到一定重视。在这段时期,金融机构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信用、银行与经济的关系,银行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经济学家提出了银行具有“信用中介”、“信用创造”功能的观点,认为银行不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且创造信用。20世纪前半期虽然出现了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但理论研究仍较多地集中在银行。经济学理论对金融机构的真正关注始于20世纪中叶的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的学术观点有资产转换说、交易成本说以及信息不对称说。

  随着市场的日趋完善和财富规模的增长、结构的变化,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明显下降,金融机构的功能空前丰富多样,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现象。支撑金融机构快速增长的核心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以“融资中介”为核心,而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

  传统的金融机构理论表明,交易成本是理解金融机构存在的基础。这似乎暗含着这样一个结论:如果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下降,那么金融机构就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Allen and Santomero,1997,2001)。然而,实际上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金融交易技术不断成熟,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和交易成本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金融创新空前活跃,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经历巨变。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推陈出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应当说,上述金融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主要是在金融机构的催生下发生的,而个人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并不多。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个人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程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由直接参与转化为通过各种金融机构间接参与。可以认为,现在的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以金融机构为主要参与者的市场。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组成也经历了意义深远的变化。银行、保险公司等传统机构的资产份额下降,而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的规模剧增,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他们依靠发行债券而非吸收存款筹资。总体上,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地位在下降,尽管从绝对规模来看他们自身也在维持扩张,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革。显然,上述变化难以完全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解释,支撑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现代金融机构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说,由传统的以“融资中介”为核心,转型为以“财富管理”为核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