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部教育科学与文化司副司长王家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4:55  新浪财经
财政部教育科学与文化司副司长王家新(2)
  2008年12月20日,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论坛暨第八届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图为财政部教育科学与文化司副司长王家新发表讲话。(来源: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设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大遗址保护经费,大规模开展了长城遗址、丝绸之路、金沙遗址保护工作。还有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宋代米芾的《研山铭》、商代的子龙鼎等就是用这笔经费征集到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设立了专项,支持京剧、昆曲、古琴、马头琴等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相应的保护。仅古籍保护方面,就有《清史》纂修、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大典》、二十四史修订等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好评。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管办分离;促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国家财政重点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安置等方面给予财税优惠政策尤其是资金的支持;加强转制过程中的文化国有资产管理,通过顶层设计,实现文化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扶持动慢产业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企业做大作强,培育新型市场主体。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要“扶上马、送一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在对外文化方面。通过支持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节,在全世界设立240多个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还有推进广播电视海外落地、承当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举办北京音乐节和相约北京活动等等。尤其是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人文奥运的理念,开幕式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展开了一幅幅美伦美奂的中华文明的画卷,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号召,将文化建设提高到国家综合实力和软实力竞争的战略高度,这是基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重要思想提出的重大判断和部署,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我们迎来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

  在此,让我们展望未来三十年,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将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特别是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

  在未来三十年,我们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会因全球化或市场经济的浪潮而泯灭、失色,反而会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我经常想,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看日本动慢、美国大片,在幼儿园就开始双语教学,将来有的还要送到国外上学,他们的味蕾记忆、视觉记忆、母语记忆乃至意识形态都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民族的情感会不会淡薄、改变,会不会真的培养出了“香蕉人”,皮肤是黄色的,而里面是白色的。所以在此谈起文化,我的内心充满了一份沉甸甸责任和使命。

  在未来三十年,我们的文化会得到更多的政府投入,投入的方式和结构会作相应的调整,比如,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文化发展基金,用新的投入方式更准确、更规范、更有效地将资金用于文艺作品创作和艺术家身上。不能让文化成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要努力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得到更大的财力保障,要真正的提高对文化的认识,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撬动当代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

  在未来三十年,文化产业会迅猛发展。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我国文化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现在,美国的文化产业或者叫娱乐经济已经超过了其航天工业成为第一产业,日本的文化产业超过了汽车工业成为了第一产业,这可以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必要的、可以实现的。今天的文化产业需要扶持,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将反哺于公共文化事业,贡献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三十年,我们会看到新的文化丝绸之路在开拓,新的船队满载着中华文明驶向世界各地,会有更多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们说汉语,会唱京剧、写书法、画中国画、弹古琴古筝。我们的古人很聪明,用小虫子吐丝织成了丝绸,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用泥土、水和火制成精美绝伦的粉彩和青花瓷换回了真金白银,创造了人类技术和艺术的奇迹。经济复兴不是目的,文化的复兴才是一个伟大时代的标志。让我们展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文化将再次远播世界,我们将以和平崛起的姿态与襟怀,去构建和谐的世界,去迎接人类文明的美好未来。

  前文化部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同志有三篇著名的文章:《文化如水》、《不是生母、便是乳娘》、《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这三个标题便令我感慨良多。是的,文化如水,她柔软,却无比坚强,水滴石穿,无坚不摧;文化是哺育我们成长的甘甜乳汁,是我们剪不断的精神脐带和无尽的依恋。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带着感恩,襟怀梦想,仰望星空,用我们的青春、才智和汗水,去共同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而瑰丽的梦想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