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北京召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 17:14  新浪财经

  2008年是浓墨重彩、悲喜交加的一年。年初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飞天,中国媒体出现在大事件的每一个现场,凭借前所未有的开放意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中国媒体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纸价上涨、金融海啸等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得中国媒体困境与机遇并存。在此大背景下,12月19~20日,由《传媒》杂志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30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年会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记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特别代表、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出席会议,李东东副署长作主题演讲。300余位传媒界高层共同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传媒业的发展脉络与积累的经验,探讨传媒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及发展远景。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传媒杂志社社长郝振省在会上发布《2008中国传媒创新报告》,报告从机制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等方面对2008年我国传媒行业的表现与特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合作的对象,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逐渐增强。

  本届传媒创新年会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召开,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中国传媒三十年的使命和价值观、新形势下的中国传媒品牌战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传媒对策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在回顾三十年成绩经验的同时,中国记协副主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畅谈了他对传媒发展的文化理解;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以“在世界文化赛场上寻找自己的跑道”为主题,讲述了央视的发展轨迹与未来发展的展望;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则围绕“整合区域资源、构建产业集群、提高经济质量”畅谈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针对自己对“文化、品位、责任”的理解与现场观众做了互动交流。

  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传媒品牌战略”主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畅谈了即将迎来60华诞的北京电台的创新之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公司董事长高韵斐则为观众深入剖析了最新的跨媒体融合的国内案例;齐鲁电视台台长闫爱华以齐鲁台的发展为例,就区域电视媒体品牌在中国受众中的地位进行了精彩演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则从媒体品牌延伸与数字化战略展开,从理论高度进行了论述。

  现场嘉宾和观众关注最多的就是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对国内特别是国内传媒的冲击与影响。会上,四川大学文化产业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蔡尚伟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对此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对金融风暴下的中国传媒格局进行了展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耘耕则侧重讲述了金融风暴下广电媒体的对策。此外,CTR资深顾问、媒体研究专家姚林就“中国传媒广告面临的现状与问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郑强就“创新中谋求战略转型”,现代传播集团董事长、周末画报社社长邵忠以“高档时尚期刊如何经营管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总编辑、故事会杂志社社长何承伟围绕“寻找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聚焦点”分别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年会还对在2008年推动传媒业发展的风云人物、翘楚品牌给予褒奖,领军人物、创新人物、十大创新媒体等奖项均“花落名家”。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政协副主席、原湖南广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魏文彬因其对广电改革创新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传媒发展特别贡献奖”。据悉,本届年会组委会在延续往年惯例邀请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高校学者及国内知名媒介研究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全国媒体情况进行全面盘点的同时,还充分征求了业内人士的建议和意见,由115位传媒老总对候选名单进行实名投票(其中有效票数105份)。同时还参考CTR等数据调查公司提供的2008年1~9月所有参选媒体的广告收入排名,力求推选结果全面、客观、公正。

  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是传媒杂志社创办的会议品牌,自2006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每一届都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和传媒领军人物的支持,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已成为最受中国传媒界广泛认可的传媒盛会之一。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