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9:12  中国企业报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始创于1956年,历经五十多年艰苦创业,海正药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生产基地和主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一家由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全球抗多重耐药性结核病药物生产企业。五十二年来,海正药业正是凭着不断的开拓和创新,才使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国际化公司。

  理念创新——海正秉承先人一步、喝头口水的理念和独特的“鱼论”哲学

  海正从林产化工起步,上世纪70年代开始涉足医药领域。在海正刚踏入医药领域不久,凭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花费8万元科技转让费用买下了治疗前列腺的新药克念菌素的技术专有权。该产品一经投入市场,从1981年到1986年的6年时间该产品共创造产值超过1000万元,创税利407万元。随后,海正又从上海买断了阿霉素实验室成果,3年后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1994年实现了产业化,在国际兽药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40%,成为海正历史上第一只单品种利润超亿元的产品。

  几次科研成果转让的成功,不仅为海正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由此形成了海正特有 “鱼论”哲学:“花钱买鱼”——从科研机构引进或购买技术成果实行海正的产业化;“借池养鱼”——对科研单位中有发展前景的半成熟产品或初期研究的成果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借助科研单位雄厚的技术力量,结合企业自身逐渐成熟的技术队伍进行合作开发;“放水养鱼”——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发展需要,与科研单位联合出课题,或企业出资、出课题与多家科研单位一起联合攻关,集众家之智、取众家之长,整合智慧和技术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升级;“筑池养鱼”——依靠海正自身的科研力量进行选题研发,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以此为平台,开始与国际的研发机构广泛合作,开展化学合成及创新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鱼论”是海正这艘航船的“舵手”白骅从企业实践中总结出的技术创新四个阶段的哲学,它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海正走过的一条非常务实、高效的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道路。

  科技创新——超前的研发投入和强大研发机构

  海正药业董事长白骅常这样说:“海正的活力就在于追逐创新。一个公司没有创新,没有在这方面的研发和投入,它的发展就是一时的,不可能是持久的。”为了保证在新药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上始终保持“先人一步”、能够喝到“头口水”,海正的R&D投入连续7年达到占全部销售收入的8%以上,最高年份达到13.37%。2007年R&D投入1.3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9.19%。2008年预算投入1.6亿元,继续保持8—10%的比例。这个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我国的平均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R&D投入的平均水平。

  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使海正迅速完成了从简单仿制到跟踪世界主要专利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产品梯度储备、科研成果转化快速的优势,特别是抗肿瘤药,在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4种最有效的抗肿瘤基本药物中,海正药业有5个品种名列其中。

  三、经营创新——强化自主品牌建设、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