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梁志东:新兴市场国家风险状况趋于增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5:09  新浪财经
梁志东:新兴市场国家风险状况趋于增长(图)
  2008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信保发布2008年版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同时第三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图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梁志东。(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8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信保发布2008年版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同时第三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梁志东。

  梁志东: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次贷危机逐步的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的显现。对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日益的感受到寒风的袭来,市场需求减弱,出口的增长加大,投资环境恶化等等,经济增长速度明显的下滑,通过揭示国家风险异动,引导我国企业和银行科学的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国际经济合作的水平和效应,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在迷茫中坚定信心,特别是当前中国信保责无旁贷的政策性责任,正是中国信保深刻领会和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在今天特别的时刻,我们再次的注重国家风险,更加具有特别的意义,我的报告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概要的阐述国家风险参考评级变动情况。

  第一,国家风险参考评级变动情况。

  对全球除中国以外191个国家的风险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共62个国家的风险参考评级发生的变化,其中14个发生了下降,有48个国家的风险水平上升,风险评级调降,调降规模占25%。从总体的水平看,最高和最低的国家风险等级进一步的下降,中等风险等级的比重进一步的上升,总体向高风险偏移。从服务来看,绝大多数调整的国家风险为一级浮动,变动均衡系统性特别显著,根据国家类型来看,除了传统的政治的和社会相对脆弱,经济弹性相对稳定的新兴市场以外,全球最发达的30个OECD国家中,在评级调升的14个国家中没有一个是OECD国家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8年版)》更加侧重于对风险的把握。同时合理的参考和实施对风险事件的影响,具体而言,对评级调降的国家金融体系紊乱,国际收支失衡,是风险上升的主要的原因。对评级调升的国家政治和社会局势继续不断整治,金融危机直接冲击有限,国际收支之状况转好是风险上升的原因。

  尽管绝对风险水平这些国家依然很高,但是一年以来这些国家国际政治相对转好,形势基本稳定的特点得到了积极的认可。

  第二,影响国家风险参考评级变动的系统性风险因素。

  必然引发全球政治板块加快,对国际政治格局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依次的显现,受此轮金融危机的影响,局部政治风险的短期波动区域频繁,而国际政策的脆弱性则明显降低,首先大国战略,资源掠夺,经济的交叉等因素,与局部风险的诱导因素都在短期内金融动荡、金融萧条引发新的矛盾,进入2008年以来,美国与伊朗的全面对抗,巴尔干半岛的危机,拉丁美洲国有化浪潮、泰国政治危机、巴基斯坦政局动荡、印度恐怖袭击等,迄今为止仍未平息。

  其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长期倡导新资源主义和多方的对抗,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中国、俄罗和印度新兴市场的国家主要表现为经济的放缓,彼此的综合实力相对缩小。未来在国际政治格局下长期脆弱性逐渐缩小,内部政治对抗和战略制衡将出现一轮缓和和弱化。

  第二,失衡导致风险集中释放,经济全面波动,但社会风险全面的降低。过去几十年中,以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国际化为基本特特征的金融全球化,使得很多的国家实现了高增长地通胀,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失衡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体系脆弱化的根源,2007年以来失衡加剧,导致贸易投资壁垒,而在利润方面多处国家政府和央行长期对金融市场的深远的影响,必要的金融安排,此次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引发了累计风险的集中释放,暴露了根深蒂固的缺陷。而且在风险不及缺陷修补的过程中迫不得已的交往过剩,将会在中短期内充分的体现。加之科技创新出现了低迷,集中创新急待在寻找方向,未来对失衡的调整将会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经济风险相对集中的释放,有助于长期系统风险水平的降低,而危机过后痛定思痛,有望使全球进入优化的调整阶段。

  第三,金融危机推动金融体系的调整重建。

  自上世纪70年代归公资本体系充沛后,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则以确定,成为流动性过剩,通胀高起和金融危机的原因,全球货币体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此次金融危机强化的要求推动了这一进程,但是由于美国金融主导地位的主权与美国战略利益的高度性,金融市场过渡证券化和杠杆化,金融危机的周期性也难以根本的改变。

  第四,新兴市场国家风险状况趋于增长。

  部分的金融国家将稳定发展步伐,过去趋于经济全球化、多处新兴国家出现了高速的增长,风险状况的普遍的转好。市场的需求疲软,资本流动逆转等再生的风险不断的加大。由于发展的模式结构弹性和转型的能力各异,风险更加的复杂化。未来新兴市场和国家的风险状况将趋于分化。例如在经济增长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国内市场发育较好,政府资源相对充足的国家,经济稳定将更有保证,而过渡依赖国际资本,经常赤字较大的国家将会受到持续的冲击。事实上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部分的新兴市场的国家在振荡中有望加大调整,夯实基础,从而稳定未来的发展步伐。

  第五,贸易保护主义长期存在,中期内趋于升温。

  长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和资源民族主义是全球贸易发展中难以改变的潜规则。中期内受全球经济放缓和国内上升的因素下,各国政府更加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来保护本国的独立性,多哈谈判和7年之痛已经提前对此作出了深刻的触觉。信息对经济转移危机压力,美国、欧洲、日本甚至印度俄罗斯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保护倾向明显,全球贸易的保护恶化。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面临的贸易保护形势更加的复杂,反倾向被蔓延,汇率和赤字的问题日益的加大,产品安全问题被恶意的炒作。

  第六,能源安全与食品安全严峻,环境污染与社区和谐矛盾突出,在属于中国政治、外交外交形象逐渐国际化。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系统空间也在不断的变化。政治与经济、金融和贸易存在一些非常的影响已经付出水面,或者得到强化。

  一起非传统,非常规的影响因素已经浮出水面,获得了强化。食品供应的紧张,环境污染造成了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干预,诱发了国际的信用危机。企业效益增长和当地的社会增长发展平衡,负责任的信贷和投资等问题非常的突出。负面影响会更为深刻,更为难以把握。不仅直接触发风险,而且增加显性和隐性的成本,对仍然走出去的初期阶段的企业而言,现实意义尤为特殊。

  三、中国信保全球区域业务经验和风险评价。

  目前中国信保业务覆盖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2008年11月末,累计承保保险金额5685.9亿美元。支出赔款10.3亿美元。全国6000家企业和他们的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了信用保障服务,企业编辑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支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支持农产品出口占4.8%,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新兴市场出口占50.4%,首先我们聚焦一下北美,业务经验和我们的态度,2002年以来,中国信保对北美累计承保额达到了320.2亿美元,占全球承保额的20.3%。是我公司短期业务累计赔款最多的地区,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北美报损金额是150.1%,报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6.7%,两项均超过平均水平。纺织类和机电类商品报损金额最多,均已超过千万美元。报损案件普遍具有金额较大,纠纷严重,破产贫乏和诉讼案等多的特点。

  这一地区的风险评价,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已经广泛的传染了其他的实体的领域,社会信用体系严重受损,失业率和企业破产数量不断的酣声。美国已经有25家银行倒闭,111家银行是有问题银行。问题资产自1994年以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汽车和制造业效益大幅度的滑落房地产价格仍未见涨。将继续对金融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状况,美元升值趋势将减弱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美国对收紧的信贷标准将影响货币诚信效率方。此外,危机下的经济运营还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北美的投资将处于新对艰难的环境下。贸易条件趋于苛刻,交易对手下降,贸易摩擦和商业纠纷更为频繁,信用风险提高。在利益方面,资产价格普遍的下跌,使得投资的价值初步的显现。处理债权债务问题的新模式,对中国企业而言,有必要采取更为稳健的战略发展战略,更为本土的支付手段,更为完善的合同条件。更为积极的风险保障措施,以及更为灵活的权益保障方案。

  依据《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8年版)》美国参考评级相比2001年版调低为一级。

  我们的业务经验和态度,2002年以来中国信保累计承保304.5亿美元,占全球累计承保额的20.2%。在赔付方面欧洲地区短期业务报损金额仅次于北美,报损案件同比增长31.6%,个案报损金额有明显增长的趋势,该地区纺织业报损案件数量最多,机电报损案件接近2007年同期的5倍之多。由于欧洲政治经济多元,市场结构复杂,导致企业损失的因素众多,与欧洲发达经济体的贸易纠纷案件日益增加,涉及经济产权、产品标准、代理行业和保密协议。欧洲新兴市场的司法效率低涡,腐败也是存在的,信息透明度也是差的。在中长期领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国信保承保的中长期业务主要在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业务开展中在多家层面需要关注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外汇储备的能力等等变化,对于债务负担沉重,政府管理能力差的一些国家需要谨慎考虑主权担保的实际效率。

  银行层面应该首先关注金融体系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包括政府和银行的并购重组,应当审慎的评估银行的资质和相关的风险。

  在金融危机中,欧洲经济已经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和多重的影响,对欧洲发达国家来讲信贷环境、美国需求萎靡,内部需求影响大,由于欧元兑美元转为贬值,政府出台的措施不及美国,欧洲发达国家在短时间内下滑。为欧洲新兴国家市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环境和投资信息的变化和传导,环球经济放缓也出现了显现。未来一段时间对欧洲发达国家更大的经济风险主要源自于金融市场,对欧洲新兴市场国家体制风险仍然的突出,经济着陆的风险增大。从目前已经采取的救市行动来看,在向银行注资和国有化中,欧洲没有出现强烈的政策反弹和银行体系控制相对有效。从危机后增长来看,欧美国家今年在发展低碳经济和提高效能方面做了大量的政策引导和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欧盟企业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中抢占先机,成为拉动欧洲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根据《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8年版)》欧洲48个国家中有1个国家,17个国家为调降,多数为发达国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