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 10:09  新浪财经
图文: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演讲
  2008年12月13日,“21世纪中国经济年会(2008)”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图为前驻法大使、现国际展览局主席、外交学院院长、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吴建民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8年12月1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中国经济年会(2008)”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图为前驻法大使、现国际展览局主席、外交学院院长、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吴建民演讲。

  吴建民:很高兴出席这次会议,我们这个年会开的很及时,会议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可能产生好点子,我想主要讲三点:第一点危机,第二点外交,第三点机遇。九月中旬以来我陆续参加了大概10来场国际会议,所到之处不论会议主题是什么,最热门的话题都是当前的危机。人们把1929—1933年的大萧条和这场危机相比较,认为这两场大危机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什么?都是一场来势迅猛的影响世界的后果非常严重的危机。第二个共同点两场危机都会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化,1929到1933年大危机之后,大家知道危机导致战争。这场危机不可小视它的影响可能远远没有突出出来,危机还在蔓延,在20国会谈会议上这件事情很值得人深思,过去金融出了问题7国集团开会,大家注意到没有,巴西总统见记者的时候讲到这次会议是7国集团不行,现在得20国集团。这件事情不可小视反映世界的变化,标志着世界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动,而要解决问题靠原来的机制可能有问题。第三个相同点,这场危机都是由西向东蔓延的,1929年也是美国爆发的,然后西欧蔓延到世界。这次也是一样。两场危机的不同点:首先1929年大萧条爆发的时候,各国政府没有国际合作的,而这次国际合作非常迅速,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第二1929年大的危机来临的时候反应是缓慢的,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三年之后的行动,而这次各国都采取了行动来对这场危机争取缓解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场危机还在蔓延,我想对危机的救助也远远没有结束,但是我听到各种人士对这个危机的的看法值得我们考虑。

  第二点外交。三十年我国中国外交三十年,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三十年中国的外交进入深刻的变化不如一个黄金时期。想一想中国外交为什么取得这么大成就?我认为关键是思想大解放,没有思想大解放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发展,中国外交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1969年9月8号我们党政代表由李先念同志带队,当时本人是一个小翻译。回顾外交,原来不来往不说话,可是今天外交步入黄金时期,在许多重要场合都要外交人士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思想大解放。如果中国没有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没有这个局面,92年小平南巡讲话国际形势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按照传统观念,西方世界大举进攻的时候该关上大门,小平同志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这就是思想解放。我认为在今天中国外交面临一个崭新的形势,什么崭新的形势?我的看法2008年可能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在国际地位上最快的一年,世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立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关注,中国面临新形势是往前发展,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第三点机遇。刚才都讲过了机遇,讲的非常好。我想从外交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当前一要关注亚洲。为什么呢?因为是由西向东发展,我前不久刚从吉隆坡回来那地方感到了但没有太大。由西向东发展所以亚洲是相对滞后的。美国、日本、欧洲都衰退了负增长了,这块地方是二十一世纪最有活力的地方。关注亚洲有两条机会中国人需要考虑:第一条是我们前不久去日本,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的时候,我也讲世界危机太大了,这个危机是结构性的,因为当今世界金融是两条腿支撑一条腿是美元一条腿是欧元。一张两条腿的桌子是不稳定的,这场大危机的出现呼唤着第三条出来,我认为这就是亚洲国家加强金融合作的决好机会,这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亚洲人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强货币合作,资本市场的合作金融体系管理的合作,这个机会要错过了,那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个形式呼唤着亚洲合作出来,我认为这种合作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第三条没有,没有将来的货币没有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没有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体系,我们亚洲人存多少钱都留不住,都会像今天一样跑到美国和欧洲去了。这种状况我认为历史的发展向我们亚洲人提出来是要改变的时候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