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彭森:锐意创新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 12:05  新浪财经


彭森:锐意创新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
  2008年12月6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第六届中国改革论坛”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盛会。图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同志讲话。(来源:新浪财经 韩明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8年12月6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第六届中国改革论坛”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盛会。下面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同志讲话实录。

  彭森:尊敬的陈锦华副主席,尊敬的成思危副委员长,各位老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以“中国改革开放回顾展望”为主题举办本届中国改革论坛,这既是发展改革系统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新时期各种挑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一次重要理论探讨和创新的活动。在此,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这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体改战线的新老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改革战线的老领导铁映同志也准备出席本次会议,因为在南方有工作无法赶回,委托我向会议、向同志们表示问候,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下面我利用这个机会说两点意见和两点参考。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通讯的关键抉择。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曾发挥过不容否认的积极作用,使我国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有所提高。但是传统体制本身的局限性日益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十年浩劫使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30美元,就是在第三世界,中国也是比较落后的。如何使世界1/4的人口摆脱贫困,如何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基础上,在封闭、半封闭的环境中走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这是改革之初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起点。

  昨天上午我接受中央电视台访谈的时候,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中国改革的原始动力是什么?我说第一个是生存,第二个是发展,发展也是生存。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改革死路一条,不改革开放,中国早晚有一天天会被开除“球籍”。今天我们在这儿开会,特别要感谢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给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经过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一是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二是生产力从倍受束缚和破坏走向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大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三是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走向总体小康,从贫穷走向富裕,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了全体人民。四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不完善走向逐步完善,从缺少活力走向充满生机。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民心、党心,顺应历史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已成为中国的宝贵财富。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探索,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改革开放创立出了很多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不仅是改革战线上的新老同志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连接历史、现实、未来的重要桥梁。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高屋建瓴地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总结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改革理论。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深化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的现实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在现阶段的地位、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以及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的必要性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探索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重大理论。思想理论的每一次创新,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带动了改革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其次,必须始终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经过艰辛的探索,我们终于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一目标模式把基本社会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区分开来,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注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立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崭新的体制,被世界称之为中国的模式。

  第三,必须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从中国实际出发,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先农村后城市、先放权后改制、先双轨后并轨、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震动比较小、成本比较低、成效比较大的改革之路。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目的,注重恰当地选择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既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又坚持改革是推动发展、促进稳定的动力,用改革打破困局,推动危机转为机遇。

  第五,必须坚持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结合,通过体制改革改善对外开放的条件和环境,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市场、技术、资源和智力,破除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商务规则的体制弊端,不断推动体制改革深化,使改革、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六,必须坚持制度法律建设,巩固改革成果。对于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及时总结,并以制度和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就是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形,并最终走向成熟。

  总体上讲,中国在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继续总结有关重要经验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今年以来,体改研究会、体改所、中改院及国务院体改方面的主管机构多次开会,总结有关经验,很多老同志、很多专家写了很多文章,我们看了以后确实很受启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