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高峰论坛议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0:49  新浪财经

  一、欢迎致辞及嘉宾合影(9:00—9:20)

  致辞嘉宾: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导。

  二、第一单元研讨 (9:20—11:00)

  研讨主题: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探讨

  会议主持:彭刚

  演讲主题:

  全球金融风暴与金融运行模式反思

  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发展模式一直被各国奉为主流模式。然而,此次金融动荡却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模式中长期存在的弊端。认真反思其根源,不难发现,美国一系列金融动荡所暴露的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一时疏忽,或个别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模式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如果不认清美国金融动荡的本质,即使出台再多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防范道德风险的法规恐怕也无济于事。

  奥运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预测

  奥运之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像部分其它举办奥运的国家一样出现萧条,尤其是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又会如何?一方面,面对全球范围内普遍弥漫着的对于实体经济的担忧情绪,我们似乎又一次听到了佩佐夫的“中国大萧条”预言;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了鼓噪中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救市所发出的溢美之词也是不绝于耳。后奥运时期中国经济到底会朝哪个方向行走,中国企业是否能够迎来更好的商机,显然需要我们自己做出更多的思考。

  全球政府共同救市的前景展望和深远影响

  在各国政府的救市行动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各自利益的不一致,各国政府共同救市的步调并不一致,多多少少都有各自的小算盘。面对金融危机的现实压力,面对“国家破产”的媒体宣传,各国政府显然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政策取向上究竟是该选择以邻为壑还是同心协力?这显然就是一场现实而又残酷的博弈。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共同救市是“囚徒困境”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外汇储备与金融风暴应对

  面对美国金融风暴,有分析师认为金融风暴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冲击远远大于股市,一旦出现资本大逃亡,美元储备越多的国家损失也越大,而中国的外汇储备非常多,损失是不可低估的。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时,显然比其他许多国家都要从容得多,这也是美欧等国冀望于中国出手救市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保持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保持中国外汇储备头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面对全球金融动荡,尽力求得自保的同时参与全球共同救市是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2009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预测

  在全球金融动荡的大背景下,全球政府共同参与救市似乎是博弈的必然选择,而共同救市必然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利用金融危机来挤除全球泡沫的想法,当下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停留于谁该来为这场危机的爆发承担责任的讨论上,而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增长、防衰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对于2009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我们也有更多的期待。

  演讲嘉宾:

  理查德•库珀(Richard N. Cooper):

  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美国主管经济的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顾问。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单元总结发言:

  黄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三、第二单元研讨(11:00—12:00)

  研讨主题:金融解困与金融发展

  会议主持:彭刚

  演讲主题:

  金融风暴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面对美国的金融风暴,中国的资本市场可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在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从中寻找商机,而是避害自保。对于当前的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来说,当务之急就是修好防火墙以求自保。同时,中国还要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只有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才能谋取利益最大化。在中国资本市场处于艰难转型和痛苦蜕变的时期,金融危机不仅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使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我们急需充分汲取此次危机的深刻教训,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金融风暴的爆发或许能让中国更冷静地去寻找到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资本市场发展道路。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金融机构应对策略

  在全球金融动荡的大环境中,不同的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风险偏好型的金融机构可能从金融风暴中觅得利益巨大的投资机会,也能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但是,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整体低迷,多数金融机构还是会遭受严重的冲击,甚至还会面临着破产的压力。选择适合的战略来度过这场金融危机,并通过金融危机来促进机构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应该是广大金融机构在当下的必然选择。

  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控制与治理

  从本质上看,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与治理最终还是通过众多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完善来实现的。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存在明显的误区,即重视监管,忽视治理结构建设。实际上,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金融监管无论如何重要,都无法取代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建设。美国金融风暴的爆发固然让我们有理由去质疑美国式金融监管模式的弊端,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大力推进国内金融机构自身治理机构的完善方面。吸收治理结构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借鉴监管不力的惨痛教训,应该是中国金融监管层与金融机构都应该从这场金融风暴中学习和思考的。

  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股市走势

  在全球股市受金融危机冲击而暴跌的大背景下,谁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股市也难逃这一魔咒。经历着暴涨暴跌的中国股民也需要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迎接这一挑战,股市的风云变幻、变化无常也无疑是一次对于中国股民“入市须知”知识的再教育过程。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我们期望中国股市能随中国实体经济一起早日走出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历金融风暴洗礼之后的中国股市或许能更快地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金融风暴与房地产行业发展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从房地产领域烧起第一把火的。由于房地产业在华尔街金融银行的配合下充当了美国经济在2000年之后的一个增长点,但这种增长并不是以真实需求为基础的,它实际上转变成了房地产泡沫,也埋下了日后金融危机的隐患。中国的房地产业现在出现的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相对于有真实购买力的人来讲,房地产出现了过剩的状态。所以,努力寻找到一个有利于避免泡沫又能支撑经济发展的房地产业长期发展的健康平稳的态势,才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和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演讲嘉宾:

  何 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单元总结发言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四、午餐会(12:00—13:30)

  全体午餐会、会后小憩及小范围交流

  五、第三单元研讨(13:30—17:30)

  研讨主题:贸易、产业发展与提升

  会议主持:彭刚

  演讲主题:

  金融风暴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仍在蔓延和深化,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我国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会进一步加剧,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稳定外贸进出口增长,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竞争力,成为我国抵御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不等不靠,危中寻机,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产品结构上求新求变,不断升级,才是企业度过危机的成功之道。

  金融风暴与国际油价中长期走势

  作为一种商品,石油的价格必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正是这种关系才保持了油市的相对平衡。油价的缓慢上涨与石油越来越稀贵的大趋势基本吻合,具有其合理性。但油价上涨的这种利好同时被市场上投资、投机两种力量看中,一场围绕油价涨跌的利益博弈悄悄地在国际油市上进行着。但是,在金融风暴爆发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油价涨跌的利益博弈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让我们对于国际油价的中长期走势产生了一些迷惑。在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国际油价的走势进行更多的分析与思考。

  金融风暴与外贸企业生存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外贸企业的主要需求地——北美和西欧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于美欧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将意味着金融风暴对于大多数中国外贸企业所造成的冲击将是持久的。当危机应对转变成为一场持久战时,中国的外贸企业需要对自身如何度过这场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危机具有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考。

  金融支持与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本就时常受困于资金不足的束缚,迫切需要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的支持。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金融机构造成很大的压力,并且迅速传染到对于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身上,给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一国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尤其需要国家在各个层面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演讲嘉宾:

  张燕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部副部长、研究员。

  王保庆:

  人民日报社事业局党委书记,北京三略管理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薛荣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曾兴球: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略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单元总结发言

  彭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特邀现场传译:

  程大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WTO事务中心首席专家。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