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应该是经济从最热的状态开始调整,最难过的应该在后面
王小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我不太认同今年是最难的一年这个观点。去年经济刚热,今年就变冷了,又说是最困难的,这个最困难总有一个坐标系吧,跟谁比较?
今年的经济还是可以。讲中国今年经济多么不好,这是发展理念的问题。在我们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利润年增长达到30%~50%,甚至翻一倍,这是不正常的。今年应该是经济从最热的状态开始调整,最难过的日子应该在后面。
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同时高通货膨胀,这是正常的。这是经济增长周期回落时候的一个交叉,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现在的CPI、PPI上涨都是一个滞后的反应。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高峰肯定是在2007年,但是CPI的高峰一定会在2008年,因为它会滞后一年、半年多。把时间稍微拉长一点来看,增长趋势与通胀趋势肯定是一致的,增长速度下滑,通胀肯定要下来,这些规律是不会变的。
中国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典型意义的通胀
王小广:这轮价格上涨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或者讲物价问题并不是很大的问题。美国根本就没有通胀,中国也不是典型意义的通胀。价格上涨是属于正常的价格回归。通胀是合理的、阶段性的,不是货币贬值。特别要强调的是这轮价格快速上涨不是由货币引起的,通胀和货币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现在通胀降下来了,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减少,M2增长仍然达到17%、18%。现在这个通胀下来了,和货币调控的关系不大。价格回落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增长率从季度高点12%以上降到现在的10%,有两个点的回落,这个回落足够使通胀的压力下来;二是世界经济,包括美国经济的调整;三是价格上涨后,供给必然要增加,如今年夏粮产量增加,肉类的产量增加,这些年粮食年年丰收,这是供给增加。前期我们的供给受到冲击,一个是猪肉供应减少的冲击,一个是南方雪灾的冲击,我们现在开始把这个冲击慢慢地克服了,是供给增加带来的作用。这三个因素使得通胀必然下降。这也是价格的拐点。
增长的拐点来得更早,因为经济增长比价格的变化早一点。从一季度开始GDP增长开始回落,二季度继续回落,可以确定这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调整的趋势,经济增长下滑将是一个周期性的中期过程,是内在的趋势。
由于货币政策紧缩造成宏观经济调整的说法站不住脚
王小广:国内流行的说法是宏观调控是由金融紧缩造成的,特别是今年强调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这个词。货币政策从紧了吗?没有从紧,实际上是货币金融环境并不真的很紧,相反还是比较宽松的。中国对金融调控紧缩最严控的是在1993年,但是那个时候也只称为"适度从紧"(实际上可能真的是过紧了),现在我们叫"从紧",这看起来比1993年时还厉害,但实际呢,比那时松多了。当时利率是10.9%,再加10个点的补贴,名义利率高达20%,你见过吗?美国最高的利率是1980年代,曾达到19.3%。我们是20个点。所以那时是真的紧缩,紧缩得不得了。老百姓有钱马上就存入银行了,所以就紧了,不去变成购买力消费。所以说货币政策紧缩造成宏观经济的调整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