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费达翰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17:05  新浪财经

图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费达翰讲话
  2008年11月13日,由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08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京召开。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费达翰讲话。(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8年11月13日,由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08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京召开。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费达翰讲话

  费达翰:

  大家下午好!

  现在是非常艰难的时刻。可能以后还会更糟,所以今天我们来讨论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我们看一下严峻的事实,全球股市市值今年下降50%。美国股市损失是最多的,美国市值已超过4万亿美元,比中国的GDP还高,市场现在还对国有化、倒闭有担忧,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所有这一切都起源于一个次贷危机。次贷02年、03年、04年的违约率是比较高的,在15%-25%之间,从05年这个违约率继续上升了。但如果看次贷危机市场,相对其他资本市场而言,这是一个很小的市场。次贷余额3000亿美元,全球资本流量是9万亿美元,全球股票、债券市场额有230万亿美元。总体对比下,可以看出次贷的比例很小,但危机是由次贷触发的,它也导致了几个循环,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危机呢?我觉得其他发言人已经谈到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的局面。有三个恶性循环,在三个行业。第一,商业循环,可以看到消费减弱,消费减弱之后,企业认为商品卖不出去导致投资减少,因此利润减少。继尔导致产出减少,就业下降,消费继续削弱,消费继续削弱会进一步引起投资的减少。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个恶性循环就是在房地产。住宅房价下降,会导致私人负债增长,负资产的增长。负资产会导致再融资困难以及断供。断供导致待售空房上升,由此又会导致房价下降,那就意味着个人资产负增长情况更严重,那就更难融资。

  第三个恶性循环就是信贷,随着价格下降,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贷款损失会增加,导致银行资本减少,银行资本减少后就意味着信贷去杠杆化,因此银行必须进行资产出售,同时紧缩信贷条件,从而导致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贷款损失进一步增加,银行资本减少。资产负债表就越来越难看了。这三个产业的恶性循环会互相影响。

  房屋价格下降会导致消费削弱,因为房屋价值减少了,信用紧缩也会导致房屋所有人进行再融资,也会导致消费进一步削弱,投资进一步减少。因为贷款更少了。产出减少也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下降,房价会进一步下降。我们现在的挑战就是打破这样的循环。

  美国金融体系正在进行重建。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国家银行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这些都是通过公共参与进行的,公共参与与金融体系的联系增加。前面几个发言人都提到了类似的数据,我们预测今年10月份时,美国金融市场的损失是1.4万亿美元。美国总共金融资产23万亿,1.4万亿是很大的损失。

  这场危机不仅仅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蔓延到了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年初时全球利差是270,到现在是891。自此之后由有所下降,但是也比年初要高很多。所以流动性和风险还是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预测,在08年和09年,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会放缓到2.2%。跟其他几年相比如何呢?这是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我们要谨慎地比较这些绝对值。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这个趋势的偏差。

  07年新兴国家增长速度在8%,现在下降到5.1%。这里有一些下行的风险,经济箫条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深,时间更长,还有一些上行的风险。有些国家计划采取一些重要的步骤,特别是在财政政策方面。这些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从而使我们恢复的速度会加快。我们现在已经采取了大幅经济政策来稳定市场,对银行进行担保,采取了货币措施,财政上的政策。这些对中国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的增长速度从历史上讲波动幅度就比较大,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跟其他国家的经济有所不同。现在政府所做的特别是在财政和货币方面的政策,就财政政策而言,我们可以积极地采取措施,而且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采取这样的财政政策。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有财政盈余,而且政府的总负债还是比较小的,07年总负债是GDP的21%,就国际标准而言,这个负债率是很低的。同时我们还推出了激励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采取放宽政策支持财政。所有这一切,我们预期激励计划,GDP在09年的增长会是8.5%。因为政策很强而且方向是对的,因为零售比较强,投资也很强。对经济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缓和,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影响有区域性的差异。我们的经济需要进一步的平衡,不仅仅依赖外需,而是扩大内需,现在的政策调整我们看到都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